《不乖:哈佛導師的自我突破心理學》是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於2018年09月出版發行的一部心理學圖書,全書共7章,作者是(日) 加藤諦三 。
基本介紹
- 書名:不乖:哈佛導師的自我突破心理學
- 作者:(日) 加藤諦三
- 譯者:巫文嘉
- ISBN: 9787559420152
- 定價:48.00
-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09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第1章 為什麼“乖孩子”是問題,第3章 不安所引發的心理疾病,第4章 表面上的”適應”,第5章 隱藏在“另一個自己”背後的欲望,第6章 自我消滅與愛情渴求,第7章 無私的父母與乖孩子構築的枷鎖,第8章 追尋自我確立,
內容簡介······
從小,被大人教導的我們都深信:“乖巧”就有理,“聽從”便無罪。
長大以後恍然發現,童年時期關於被表揚的經歷,居然都只與滿足了大人的期待有關——而不是你本來就很好。
一直在壓抑真實的自己,靈魂深處的不安感要如何擺脫?
哈佛心理導師加藤諦三在本書中深層剖析了“乖孩子”在長大以後自我認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適區等種種負面心理背後的深層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長過程中抽絲剝繭,分析了家庭環境、父母的態度對成年後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響,提出了找回自信、實現自我價值的處世智慧,鼓勵讀者擺脫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 美卻真實的自己,喜歡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嚮往的生活。
作者簡介
(日) 加藤諦三:
193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系、社會研究科碩士。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情感暴力:你會和親近的人互相傷害嗎》《我們為何如此不安:哈佛導師給迷茫者的心靈地圖》《性格中的蜜與毒》等數十部經典的大眾心理讀物。
目錄
序言 幼年的心理創傷,支配人們的一生
遭父母忽視的恐懼
無法信賴自己,並輕視自身的苦楚
遭父母忽視的恐懼
無法信賴自己,並輕視自身的苦楚
第1章 為什麼“乖孩子”是問題
某個“乖孩子”的悲劇
“做好事、得褒獎”的陷阱
“我都做到這種地步了……”
隱藏的神經質愛情索求
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殺者
不安罩頂而無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企圖把孩子當精神奴隸的父母
持續背叛自己會對生命絕望
乖孩子核心裡的“厭惡”情感
由於“應該表現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
放棄自我渴求,實現父母願望
第2章 過剩的愛與支配慾
孩子淪為父母精神糾葛的犧牲品
過剩的愛,是愛情饑渴的強迫行為
占有、支配才是愛?
遷怒到孩子身上
憂鬱症患者年幼時也是“乖孩子”
雙重束縛的溝通
第3章 不安所引發的心理疾病
不安的三種基本性格
與母親的關係缺乏信賴
比起被遺棄的恐懼,寧願選擇服從
藉由迎合對方來自我保護
將憎恨與敵意壓入潛意識
酸葡萄與甜檸檬
第4章 表面上的”適應”
閃避與人對立的原因
轉移到自身的怒氣
為了實現自我,“利己”是必要的
表面上的“適應”
重要的是,擁有“選擇自己所信仰”的勇氣
當深藏不露的負面情感爆發時
順其自然的孩子與刻意適應的孩子
“認真大好人”壓抑著敵意
第5章 隱藏在“另一個自己”背後的欲望
壓抑導致對己對人緊閉心扉
當察覺到對父母的憎恨時
“乖孩子”無預警地成了家暴者
孩子期望被父母疼愛
二次壓抑與糾葛的折磨
夫妻失和導致孩子精神扭曲
玩樂不足釀成問題兒童
第6章 自我消滅與愛情渴求
深藏心底的真正動機
神經質愛情索求者付出親切等同於請款單
致力給人好印象,吃力不討好
夾在“不準存在”與“給我死命工作”的兩難絕境
“我最好消失”的自我印象
對自己灰心喪志者眼中的世界
第7章 無私的父母與乖孩子構築的枷鎖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自我中心者缺乏自我
“必須得到他人需要的人”
乖孩子罹患“母愛缺乏症”
“無私父母”的利己主義
忽視他人期待,一味吸引關注
矛盾心態
不願被束縛,又離不開父母
第8章 追尋自我確立
“不安的鞭子”驅使孩子乖乖念書
關懷與溫柔的背後,都有著不安虎視眈眈
“真實面貌的自己”遭拒所引發的自卑感
父母失望的嘆息讓孩子淪為奴隸
升遷憂鬱症、搬家憂鬱症的機制
服喪之人犯罪的緣由
支撐老頑固的“規範意識”
只能扮演乖孩子過活的孩子們
沒有確立自我,成了“表面高手”
缺乏某物就活不下去的成見
緊緊抓牢拒絕自己的對象
遭到“去勢”的乖孩子
親子關係會深深影響到戀愛能否順遂
結語 父母給孩子最棒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