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鹼就是山牆下面的一段,大概占山牆的三分之一。下鹼部分通常會砌築得厚於上部的山牆段,這樣有利於增強建築的穩定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鹼
- 領域:建築學
- 功能:增強建築的穩定性
- 含義:山牆下面的一段
詳細描述,功能,隔鹼,
詳細描述
下鹼又稱下鹼牆,它是古建築樣式山牆下面的一段。由於這段牆體多用磚壘加石灰砌,因此年久後會出現硝霜,即鹼,所以叫下鹼。下鹼與山牆主體之間有隔離層,其上不會出現硝霜。除防止山牆鹼蝕外,下鹼還有較好的承重性與穩定性。下鹼一般是用石頭或磚壘的,現在多數還用水泥抹起來,在鹼牆和山牆之間用蘆葦、油氈、塑膠薄膜隔開,以防止鹼化、潮濕的部分向山牆上面侵蝕。
功能
清式建築牆體的下部,也稱為下肩”。早期建築的“下鹼”由石材築,磚的使用促使磚構“下鹼”的形成,而隔絕地面潮濕以防對土坯磚的影響,是“下鹼”牆出現的直接原因。早期的土坯磚牆,極易發生酥鹼,因此,磚“下鹼”起著隔斷鹼化的作用。“下鹼”以乾擺和絲縫做法為主,其比例在整個磚牆中占1/3,其高度為柱的3/10。根據屋頂形式的不同,“下鹼”牆的做法也不同,但砌築“下鹼”從宋至清始終是古建築牆體定式。
隔鹼
宋式建築磚作牆體部分,清式建築稱“下鹼”或“下肩”,位於牆體中上身的下部,為黏土磚體。據宋《營造法式》中記載,“隔鹼”全稱“牆下隔鹼”規定為股閣、廳堂、廊屋等建築牆體採用,其高度分別為五尺、三尺、二尺等,起防止其以上的土牆部分潮濕鹼化作用。至明清時期,磚砌牆體仍保留“隔鹼”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