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港鄉

下港鄉

2013年12月30日,泰安市政府依據省政府批覆撤銷岱嶽區下港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下港鎮。鎮政府駐原下港鄉政府駐地。下港鎮位於泰安市東北部下港鎮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區境東北部。北與章丘市、歷城區為鄰,南同祝陽鄉搭界,東與萊蕪市接壤,西與黃前鎮相連。面積155平方公里。鎮機關駐下港村,距泰城22.5公里。泰明、下金、港營公路貫穿全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港鎮
  • 所屬地區:泰山東麓
  • 下轄地區:4個管理區,34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82個自然村,,531個居民點
  • 地理位置:東經117°10′—117°23′,北緯36°10′—36°29′
  • 面積:155平方公里
  • 人口:4.2萬人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
  • 港口:距青島港口300公里
鄉鎮簡介,建置區劃,下轄村,自然資源,人口數據,旅遊資源,特色農產品,農業發展,工業發展,

鄉鎮簡介

區位:下港鎮地處五嶽之尊—泰山東麓,與泰山一脈相連,山山相依,溪溪相通,北與濟南市歷城區、章丘市相連,東與萊蕪市相接,南與泰安市岱嶽區黃前鎮、祝陽鎮為臨。地理坐標東經117°10′—117°23′,北緯36°10′—36°29′,距省城濟南57公里,距泰安城區38公里。 人口面積:全鄉總面積155平方公里,轄4個管理區,34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182個自然村,,531個居民點,總人口4.2萬人。
下港鄉
地形:地貌下港鎮屬北方石質山區,中、低山與河流谷地交錯分布,境內有大小山峰200餘座,最高海拔915米,平均海拔700米地勢北、西、東三面隆起,分水界明顯,南北長,東西窄,而南北方向又東側長,西側短,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地勢天成,渾然一體,迎向東方,呈一個斜置的元寶形狀
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50mm,全年平均氣溫11.8℃,最熱月平均23.1℃,最冷月平均氣溫-3.5℃,全年日照平均2678小時,無霜期200天。
植被:區內植被條件較好,森林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82.6%。在部分地段可達95%。主要樹種有板栗、核桃、山楂、蘋果、杏、桃、櫻桃、棗、松、柏、刺槐、櫟、楊等,灌木主要是以胡枝子、酸棗、繡線菊、荊條為主的野生群落。礦藏:地下礦產已探明的有石英石、泰山大理石、黃金、鐵及礦物質含量極高的山泉水。
交通: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距泰山火車站、京福、京滬高速公路30公里,距青島港口300公里,省道泰明路從境內穿越,交通便利;
水源:有庫容千萬立方米的水庫兩座,河水四季長流,水源充沛;
電力:總裝機容量30萬KVA,已架設雙迴路電線
通信:程控電話容量8060門,聯通、移動手機網路實現信號無縫覆蓋,建成現代化的數據數字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光纜。
衛生:鄉級衛生院1處,職工60人;村級衛生室32處,鄉村醫生110人。衛生院占地1.7萬平方米,開放病房40張,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25名,擁有先進齊全的診療設備,,年接診量4萬人次,住院病人1.5萬人次。

建置區劃

相傳此地遠古時期為一片水域,有上、下兩個港,故名上港、下港。鄉境,1912年屬泰安縣下梭地方。1928年屬第四區。1941年屬祝山區。1944年屬第五區。1946年復歸第四區。1949年屬第十三區。1958年建下港公社。1984年為下港辦事處。1985年改下港鄉。鄉以機關駐地村得名。1999年,全鄉轄谷山、木營、盤坡、黃芹、過馬灘、上港、大林、石河、西圈、陳寺峪、石槽、勤村、彭家莊、楊台、開山、東祥溝、西祥溝、東峪、趙峪、下港、茅茨舍、馬蹄峪、八畝地、上里、下里、楊莊、保家莊、朝陽、莊、胡家峪、周家莊黃峪、水泉峪、小安門34個行政村,178個自然村。

下轄村

自然資源

下港鄉物產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有大小山峰200餘座,最高海拔915米,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蓋率82.6%,經濟林面積達11萬畝,果品年產量10萬噸,其中“東嶽”牌板栗馳名中外,年產量1萬噸,已被國家綠色食品檢測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0473

20958

19515
家庭戶戶數
12424
家庭戶總人口(總)
40363
家庭戶男
20884
家庭戶女
19479
0-14歲(總)
8055
0-14歲男
4170
0-14歲女
3885
15-64歲(總)
28572
15-64歲男
14874
15-64歲女
13698
65歲及以上(總)
3846
65歲及以上男
1914
65歲及以上女
193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0085

旅遊資源

下港沾泰山之靈氣,澤泰山之精華,為泰山周圍最封閉、原始狀態保存最完整的休閒地。良好的植被條件形成了絕佳的生態環境和生態景觀,進入下港,猶入世外桃源,空氣清新、氣候怡人,可謂“開然氧吧”;地理環境獨特,地貌類型多樣,堪稱“五里不同景,十里不同天”;悠悠齊長城,巍巍黃巢陵,眾多的歷史古蹟,盡顯濃厚的文化底蘊。下港鄉委託山東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編制的《泰山東緣——山外山休閒度假區旅遊開發建設規劃》已通過山東省旅遊局組織的專家評審,並已列入泰山旅遊總體規劃。
下港鄉下港鄉
“仙源知何處,東緣物華新”。下港具備了旅遊大開發的各項條件,迎合了未來人群的消費心理,是“泰山東緣的香格里拉,齊長城腳下的伊甸園”。
(1)旅遊景點開發:境內有大小旅遊景點六十餘處,其中齊長城、黃巢陵極具開發價值,另有安門水上樂園、點將台、天外山寨、轎頂石、相公灣、齊魯天池、千年栗子王、核桃王等自然人文景觀也很有開發潛力;“田園超市”自采自購,寓購于樂,盡享田園風情。
(2)歷史文物遺蹟開發:下港鄉有齊長城、黃巢陵、姜女廟、關帝廟、十王廟、牛王廟、勝泉寺、聖水寺等眾多歷史文物遺址和遺蹟。(3)休閒娛樂設施開發:境內水面豐富,河道寬暢,山谷幽深,山壁陡峭,攀道崎嶇,有“水上樂園”、“水上跳傘”、“水上運動”、“開然溜冰場”、“河溪浴場”、“跑馬場”、“運動靶場”、“攀岩”等多種遊樂場所。
下港鄉下港鄉
(4)度假村開發建設:境內林木茂密,部分地段森林覆蓋率高達95%,自然含氧極為豐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加之水源豐富,氣候清爽,環境幽靜,最適宜休閒度假、靜心養性。境內興建大量“度假村”和“別墅區”。
(5)旅遊商品開發:境內有板栗、核桃、蘋果、山楂、桃、杏、李子、櫻桃、蘋果棗等特爭乾鮮果品;有青山羊、黑山羊、散養柴雞、柴雞蛋、野生菌類“松蘑”、“栗蘑”、“雲莪”;還有何首烏、靈芝、泰山女兒茶、泰山奇石(香港“回歸石”、“20世紀”石均出自境內)。

特色農產品

“東嶽”牌板栗:以其味美香甜,質糯,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糖類及微生素等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中國“甘栗”,1994年獲全國農產品博覽會銀獎,1996年被國家綠色食品檢測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A級”,1997年、1998年被山東省經濟林協會評為金獎,2006年被山東省名牌農產品認證委員會命名為山東名牌產品。薄皮綿核桃:富含70%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達20%,還含有鈣、磷、鐵、胡蘿蔔、硫胺素、核黃素和泥克酸等,具有補氣養陽,潤燥化痰,溫肺潤腸之功,為滋補良藥,全鄉已發展到面積4000畝。
下港鄉下港鄉
蘋果棗:單果平均重25克,果質色澤艷麗,金紅、糖分高,口感清脆甘甜,品質上等,已發展蘋果棗500餘畝。
“泰山芒果棗”(泰山貢棗):屬冬棗系列,比一般棗果晚熟40多天,其優點是採摘後,在常溫下不作任何保鮮處理,可存放一個月左右,是其它棗果所不及的。“泰山芒果棗”(泰山貢棗)皮薄,肉質酥脆,甘甜清香,含糖量一般在30%以上,並含有19胺基酸,有活“維生素丸”之稱。
齊長城“山韭花”:採用傳統工藝,以山韭花為主要原料配製而成,是齊長城遺址深山風味食品,具有農香出眾、回味無窮等特點。
茂鑫健康醬菜:是由日本提供加工技術,選上等優質、無公害材料精製而成的低鹽度綠色醬菜食品,風味獨特、爽甜可口,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等營養成份,是四季皆宜的佐餐小菜,更是食用生猛海鮮常伴佳品。
“老山套”柴雞:又稱山雞,生長在風景秀麗、氣候獨特的大山深處,由百姓散養,食森林中的松籽、柏籽、昆蟲和青草,飲富含“硒”元素的山泉水,因其自然覓食,生長緩慢,體瘦如柴,故稱為“柴雞”。“老山套”牌柴雞蛋,味道鮮美、營養全面,內含豐富的卵磷脂、硒、維生素、鈣和蛋白質,尤其是不含任何激素和添加劑,是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健腦益智的特優補品。
天花:即栗莪,又稱栗蘑,是一種珍貴、稀有的食藥兩用菌,寄生於板栗樹根部,其蘑肉脆嫩爽口,可解吼溫,可供美饌,食之延年。泰山松莪:又名泰山蘑菇,顆大、肉厚、色澤明亮、香氣濃郁、口感滑脆而醇厚,含多種維生素、胺基酸,常食具有降低膽固醇、高血壓及防癌的作用,是泰山名產。
下港鄉下港鄉
姜芽:分大田姜芽和溫室姜芽,因溫室姜芽不受氣候條件的限制,且種植密度大,立體種植,生長期短,相對占地面積僅占大田面積的0.7%,在產量上占主導地位,產品經加工後,95%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國。

農業發展

下港作為泰山一翼,是農業大鄉。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其以林果為主體的豐富多樣的特色物產,全鄉林果面積11萬畝,年果品收入超過億元,是名副其實的林果之鄉。境內有板栗、核桃、蘋果、桃、杏、山楂、梨、李子、中華貢棗、蘋果棗、櫻桃、柿子、軟棗乾鮮果品;木材林面積11萬畝,主要有:刺槐、楊樹等;生態林面積7萬畝,主要以松樹為主;農作物面積2.7萬畝,除了種植傳統農作物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外,特色農業生產成為下港鄉新的經濟成長點,形成了以桑園、玉米制種、蔬菜制種、生薑、薑黃、大蒜、花卉苗木、有機蔬菜等經濟作物為主的新型農業;畜牧水產業生產改變了傳統飼養模式,形成了規模養殖、科學養殖、特色養殖新格局,存養量牛950頭,青山羊25000隻,綿羊1500隻,豬5500頭,散養柴雞15萬隻,肉、蛋雞規模養殖場55處,蜜蜂500箱。下港立足實際和優勢,繼續搞好特色農業生產,2007年度繼續把桑蠶生產、制種業、生薑大蒜作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點,計畫新發展桑園1000畝,玉米制種4000畝,蔬菜制種5000畝,生薑2500畝,大蒜2500畝,早春馬鈴薯3000畝,無公害蔬菜4000畝;繼續抓好果園培優工程,引進以棗、柿子、杏、核桃、櫻桃為主的優良品種20個以上,嫁接改造各類低產園5000畝,發展優質乾雜果2000畝,種植和繁育各種苗木花卉2000畝。特別是突出抓好泰山東麓金港萬畝林果精品園建設和省長示範園、大林示範園的標準化管理,實現林果生產的新突破;充分發揮獨特的地理優勢,依託老山套、金雞窩、山溝溝等品牌,培養一批規模飼養場,散養雞養殖達到60萬隻,羊飼養量達到15萬隻,新建畜禽基地10處以上,優質畜產品基地4處,形成“山上栽板栗、山下植桑園、圈內養牛羊”的農業發展格局,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加特色。
下港鄉下港鄉

工業發展

下港鄉共有企業29處,從業人員1600人,全部為私營企業,涉及機械製造、鑄造、食品加工、包裝裝潢、檔案製品、精細化工、建築安裝、旅遊開發、商業服務等十幾個行業。其中泰安市金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通過全面推行“ERP”網路化管理和ISO9001:2000、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公司先後被授予省級“守契約重信用單位”、“山東省鑄造行業綜合實力五十強企業”、省級“誠信守法企業”、“省級成長型中小企業”、“市百強民營企業”、“市優秀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泰安市農星種業自行培育的“魯麥22號”小麥新品種在省及黃淮冬小麥產區大面積推廣種植,98年累計推廣面積達到了4700多萬畝,99年被評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泰玉二號”玉米新品種2005年通過國審,取得了國家新品種保護權。“玉米多抗性、高配合力雄性不育系的組建配套及利用研究”課題於2001年7月4日通過省級鑑定,達國內領先水平。公司先後被評為“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文明信用企業”,“農星”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06年企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董事長張華利被推選為泰安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津貼。
下港鄉下港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