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桿

下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桿
  • 球類:高爾夫球
基本概念,下桿控制的重要性,下桿球技,內側下桿路徑,如何為你的揮桿加上力道,打向果嶺中央較安全的地區,捨棄高拋挖起桿,用除以二法則節省桿數,魔鏡、魔鏡,緊貼著地面下桿,苦練下桿動作,

基本概念

下桿,高爾夫運動專用術語。指從擺動的頂部到衝擊點擺動球棒的運動。

下桿控制的重要性

各種“上桿姿勢”的主要要求都一樣,雖然現在流行tiger的大而寬,但真正能做到,而又不造成下桿時重心回位偏移的又有多少? 上桿固然重要,但其重要目的就一個,保證下桿時有個穩定的基礎,和節奏感。上桿姿勢和高爾夫其它姿勢一樣,並沒有絕對正確與否,只要觸球的時候,桿面能夠回到上桿前的位置,球就會照這桿面的方向飛出。至於之後是否左曲右曲,涉及其它問題,跟上桿無關。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怎么改變姿勢,球路還是不正確的原因。有時候很簡單,因為在上桿瞄球時,桿面方向決定了你擊球的方向。很多時候高差點甚至低差點都會犯這個毛病,根本就是瞄歪了。
上桿不好,下桿只要能回到正確軌跡,那么擊球就會正確。例子很多,就好像Jim furyk,他被稱為全世界非常規(多數職業採取的姿勢)揮桿姿勢,但成績頂尖的選手之一。其實這種例子很多,看看pga的常規比賽就知道了。
話又說回來,一般大家認為有個好的“上桿”非常重要,這不可否認。但大家不要忘記了,是否所謂完美揮桿就一定適合自己?不要忘記了,現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選手,又有幾個在185公分以下的?更別說像老虎,els等等多數在192-196公分左右的大個子了。他們的揮桿大而寬,但主要是下桿速度快,桿面的回覆性好。一般大家都是在練習場用100%的力氣打,下場也一樣。但職業和低差點都是90%甚至是70%的力量,為什麼?因為控制!高爾夫講究的是控制,減少失誤,能控制任何情況。其實大家在看比賽轉播的時候應該看到,世界頂尖高手並不能保證開球都在球道上,或不進樹林。但下一桿的時候,他們多數能扭轉局面,至少不會讓局面惡化,他們靠的多數是下桿時對桿面的控制達到的。
上桿和下桿比較起來,難的應該是下桿。因為上桿講究的更多的是平穩緩慢和控制,但下桿是需要發力和加速的。力量的控制和身體的協調性在這裡就很重要了,跟重要的是你的肌肉的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改變揮桿動作會很痛苦的原因。多數人能做好上桿動作,但下桿動作能做好,做的流暢的又有幾個?更別提符合基本要求或完美了。
優秀的高爾夫球員的上桿可以是千奇百怪,但下桿一定要回到基本軌跡上來,否則無法控制。看看gary player 和老虎的揮桿,上桿完全不同,但下桿的基本要素完全一樣,一個是1。7還沒有,一個是1。9米多。但並不是說上桿完全不重要,只是跟下桿比較,沒那么重要而已。

下桿球技

在果嶺附近落點不好的地方需要保持頭腦清醒,控制好桿頭,手部或者腕關節的動作也應控制。然而揮桿的大多數時間,活動手部或者腕部雖然可以獲得最大力量,其實並不可取。擊球時你應該儘可能保持手部和腕部相對靜止,避免由此帶來的補償性動作。
特別在上桿的階段是這樣。桿頭應該在揮桿單平面上,肩部轉動完全,用腿部和臀部肌肉控制揮桿。只有當桿頭到達腰部高度時,腕關節才可以轉動。這才是腕部應該活動的時候。
對於很多高爾夫球手來說,容易用手控制球桿。這就是擊球容易發生的問題——假設條件是我們可以用手提供所有的力量。把這種產生誤解的本能收斂起來,讓球桿工作吧,這就是球手在擊球時要做的。
手部和腕部在整個下桿過程中應該保持靜止,服從手臂的行動。上桿由身體重心的轉移和向左的轉動產生。在下桿時手臂向下的動作或多或少都受到重力的支配——應該用臂部和手部控制加速度。
在擊球前揮桿的感覺應該是揮動網球拍或者桌球拍子那種迅速而乾脆的感受。達到這種狀態的途徑是在揮桿過程中放鬆手腕,不要緊張。手臂放鬆就等於力量。在擊球的時候,讓你手臂發力。

內側下桿路徑

以轉移重心來啟動下桿是由內側擊球的重要根本,亦是粉碎90桿的關鍵。從上桿頂點動作,你應將重心由後腳轉至前腳。避免由上半身或球桿來啟動下桿,它應像個拋球或踢球的動作。

如何為你的揮桿加上力道

美式足球的踢球員幾乎皆以「左曲球」的球路踢進門。那是因為他的腳是以目標線內側的路徑接近球。這也是你在擊球時應有的意像:為打出強力小左曲球,你必須由內側下揮球桿至觸球區。如同上方兩張圖所示,右腳在通過觸球後持續地往上、往內側舉,更促進強力的擊球。這種相同的意像亦是你在揮桿時該有的。

打向果嶺中央較安全的地區

為破90桿,想像果嶺上沒有旗竿,只專注在打上果嶺即可。每一次都瞄向果嶺的中央。只要距離超出50碼,皆引用此觀念。業餘球友傾向失誤在錯誤的地方,留給自己無法挽救的境地。安全的打法絕對可以降低你的桿數。除非你的球技可以更為的精確,否則需要更求安全。你將可因而去掉幾桿且更為快樂。
舉桿舉桿

捨棄高拋挖起桿

大部分的業餘球友都應捨棄高拋挖起桿。放棄高拋式打法,將你的挖起桿球壓低、收桿要低而簡短。球將會飛得較低,帶著更多的後旋與控制。在你破了75桿後,再把高拋挖起桿拿回來用。

用除以二法則節省桿數

如果你離果嶺還有260碼,別自動認為自己需用3號木桿。反而是,將之除以二,你會得到二個簡單的130碼球,這應較為可行。

魔鏡、魔鏡

為培養穩定度,可在鏡前研究自己的動作。檢查設定動作、上桿中途、上桿頂點及收桿。比較你自己與好球員的動作差別。

緊貼著地面下桿

即使是低差點球員,在開球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地打出“高射炮”,這種球我們通常戲稱為“高”爾夫,很直,非常高,距離只有100多碼,讓人非常難堪。更可氣的是,它還會在你心愛的1號木桿頭上留下一條醜陋的傷疤。
除非你把球架在一個6英寸高的木樁上,否則,想通過調整球座的高度來防止“高射炮”效果不大。因為導致“高射炮”的原因是揮桿時的桿頭軌跡太陡直。陡直的上桿下桿是打短鐵桿的法寶,但用1號木開球可不一樣,桿頭在觸球的瞬間,軌跡必須是幾乎平行於地面的。
首先,你要檢查一下球的位置。用木桿開球時,球位應該是正對著左肩窩。
然後,在上桿時,通過球後方的18英寸時,桿頭必須是很低,靠近地面的。如果此時手腕上翹,導致陡直上桿,你將很可能打出“高射炮”。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觸球的瞬間,頭應該停留在球的後方。如果你的頭朝目標方向移動了,觸球的時候,桿頭將還在下落,毫無疑問,又是一個“高”爾夫。
方法:空揮桿
在練習開球的時候。在球上方進行空揮桿,桿頭通過球位的時候,軌跡一定要平,如果你空揮桿的時候碰到了球,說明在通過球位時的桿頭軌跡太陡了。
如果你能連續10次空揮桿都沒有觸到球。你就可以正式開球了。平滑的觸球軌跡能保證你開出一記好球。

苦練下桿動作

首先,下桿時將重心轉移到前腳先將髖部推向目標方向,然後向左旋轉。這樣揮桿中心被略微移到球前部,也就是揮桿弧線的最低點位置。在揮桿至頂點時,想著“先移動重心,再旋轉身體”,按部就班地動作以達到最佳效果。
其次,觸球時桿身應略微地向目標方向傾斜。這就意味著雙手位於桿頭之前,且左臂和桿身在一條直線上。許多球員試圖靠右手“挖起”的動作把球挑到空中。為防止右手腕向上翻起,觸球時想著讓右手掌正對著目標。
練習:越過繩索
為了練習下桿動作,在球後方的3英寸處放上一段繩子,與目標方向線垂直。選用5號鐵桿擊球且桿頭不碰到繩子。此時你的重心必須向著目標方向轉移,同時,在觸球中雙手腕部始終保持穩固的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