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下村約有8公里長的地域與福建省浦城縣接壤,與浦城縣忠信鄉
龍洋村僅一條小坑之隔,兩村民房基本相連,可謂“雞犬之聲相聞”。相傳,千年以前這裡歸屬不定,沒有明確省際界線。約在唐末宋初,遂昌與浦城兩縣縣令奉上司之命進行劃線定界,相約各自從縣城出發步行,走到兩人碰面地方,就立碑為界。可遂昌縣令為多占管轄地域,提前在頭天晚上動身,多行了30公里路,兩
縣令正好在後來的下村與龍洋村的間隔地--小坑邊碰頭會面,就這樣定下兩省界址,後待浦城縣令發覺吃了虧,想重新再劃界,但為時已晚。
兩邊村民世代以來做到分省分縣不分親密關係,始終友好往來,和睦相處。龍洋及其他福建地界的林特產品經下村運出,工業日用百貨經下村運進,農業生產用的
化肥、
農藥、
種子,下村負責供應,下村搞農田基本建設,缺勞力、資金,龍洋村會伸出援助之手。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中,兩村共建治安聯防隊,共澆村前水泥路面,共修通往苦麻潭的7公里林區公路,防火護林、防汛抗洪也都配合協作,兩村關係親如一家。對此,兩縣人民政府都很滿意,中共浦城縣委主要負責同志曾多次親臨下村表示感謝之意。
農副業
巍巍的仙霞嶺山脈由福建入境,下村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加上多雨的氣候條件,這裡宜林山地遼闊,尤其適宜經營以杉木為主的用材林。村民祖祖輩依靠山地生活。
下村的村民長期主要從事開山種糧。在以糧為綱的五六十年代,村民勉強餬口度日,但林木資源有降無升。70年代後逐步停墾還林,但一度又以砍木頭為主,林木砍多造少,村民生活雖有所改善,而林業生機難以維持。80年代開始轉向以林為主的軌道。
80年代,下村貫徹“以林為主,全面發展”、“以林業帶動其他各業”的經營方針。村班子以身作則管好1萬畝村級統管山林,在努力搞好林業生產的基礎上,利用林木資源,興辦加
工業,把過去丟棄在山溝溪邊或當柴燒掉的次材小料和廢材加工成小方料、地板磚、毛邊板、包裝箱、鋼絲床片及木珠等多種木製產品,銷往江蘇及杭州、上海各地,年收入逐步增加。1992年,5家木材加工廠產值95萬元。村里利用林業收入增加對農田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共修建簡易
公路5條,計15.5公里;高壓輸電線路6條,計12公里;新建電灌站兩座,攔水壩9處,引水渠道2450米,開墾良田127.5畝,為村民生活帶來方便,使糧食穩產高產,不再上山開墾種糧。1992年生豬飼養量也從十年來長期徘徊的300來頭增加到1104頭。商業、飲食服務業、運輸業從無到有。1992年有商業、飲食服務業專業戶6家,運輸專業戶11家。隨著各業生產的發展,1992年下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47.2萬元,
固定資產原值達到13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為28.08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為810元(加自用竹木部份收入為915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3.7倍、4.1倍、74倍、4.6倍。
下村裡的林業生產由於做到采育並重,“造、育、封、護”結合,嚴防
森林火災,推行工程造林,營造高質量的基地林,提前消滅荒山。下村活立木蓄積量,據縣林業部門調查,從1984年的11.91萬立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13.17萬立方米,7年中淨增1.26萬立方米,森林資源增幅及森林覆蓋率名列全省前茅。林業生產從此進入“青山常綠、永續作業”的良性循環,呈現出勃勃生機。為發展林業生產付出大半輩子心血的原黨支部書記周德年被國家林業部授予“1987~1990年中國森林防火模範”的稱號。
文明建設
1935年~1936年,粟裕、劉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曾在村落周圍活動,中共浙西南特委第一任書記宗孟平犧牲在村區橫源坑。革命先烈和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業績使這裡的黨員和幹部堅定為多數人謀利益的信念,增添建設好山村的精神力量。下村的村民們解決溫飽以後,就把創建文明村的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先後集資70萬元、集工2萬多個,擴建了6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新建了總計1500多平方米的影劇院、俱樂部和電視地面接收站。開辦了幼稚園,安裝了
自來水設施。通過伸延輸電線路把電力送到每個自然村的每個農戶家庭。同時還半費為全村農戶實行家庭財產保險。逢年過節,村班子人員親自帶著慰問品挨家挨戶上門慰問烈軍屬、
五保戶、困難戶及70歲以上的老人。1992年全村各項文明建設的經費支出達到6.98萬元。
下村村子裡社會化服務工作逐步配套健全。下村集體配有兼專職的文化員、保育員、電管員、護林員、農科員、土管員、計畫生育服務員及電話總機值班員等10多個服務人員。從各個方面為村民提供服務。為此,村連續兩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村黨支部獲得1989年省級先進黨支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