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旦勞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2.25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21.7℃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截止至2010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24畝(其中:田274畝,地150畝),人均耕地1.6畝,主要種植水稻、番茄、洋蔥等作物;擁有林地496.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青棗、龍眼、芒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414.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戶分別占(總數的87.93%和43.1%)。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4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畝394,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2.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1萬元,占總收入的70.83%;畜牧業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18.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3頭,肉牛74頭,肉羊251頭);漁業收入0.8萬元,占總收入的0.56%;第二、三產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7.92%;工資性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348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6.42%),在雲南省內務工8人,在雲南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雲南省外。2009年種植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4.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6.34%。該村正在發展青棗、番茄、洋蔥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青棗產業。擁有企業2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58戶。
人口衛生
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人,占人口總數的3.8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0人,參合率93.02%;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黃瓜園鎮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黃瓜園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2公里。截止至2010年,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截止至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4552元,人均93元,一事一議籌勞516個,勞均3個。2010年末集體總收入0.7萬元,有固定資產0.5萬元,2010年末集體有收益0.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低保、糧食直補、獨生子女獎勵。
基層組織
截止至2010年,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女黨員2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5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青棗、洋蔥、番茄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5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43頭、牛74頭、羊251隻;發展勞務經濟15700元,每年轉移勞動力12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3486元增加到44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