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塘燒餅
- 外文名:Pancake in the lower pond
- 類型:美食
- 隸屬:安徽合肥
- 特點:合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典故來源,傳說一,傳說二,製作方法,方法一,方法二,下塘燒餅的特色,下塘燒餅價值,
典故來源
地點位置
傳說一
燒餅是由我國唐代極盛一時的“胡餅”發展演變而來的,是用芝麻與麵粉烙烤而成,其中唐代長安輔與坊製作的較為出色,詩人白居易曾為此寫下“胡麻餅樣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芝麻燒餅是一種極為大眾化的食品。而下塘燒餅的做法與傳統的芝麻燒餅大不一樣,說起這下塘芝麻燒餅,還有一段故事呢!
下塘鎮
傳說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時,曹軍伐吳,在合肥逍遙津被吳軍打得大敗,吳軍追擊曹軍一直到下塘地域.夜間曹軍又餓又累,但恐被吳軍發覺,不敢明火做飯,軍師想出辦法,將行軍鍋倒扣,再找一些樹根在下麵點著,“打”出了又香又脆的燒餅,曹軍軍士飽餐一頓後,士氣大振,第二天一舉擊敗吳軍,取得大勝,從此下塘燒餅的工藝流傳下來。
傳說二
老百姓獻上燒餅,趙匡胤吃後讚不絕口,而後名傳天下。
為多爭生意,燒餅師傅改進配料和烤制工藝後深受歡迎。隨著湘軍發展壯大,下塘燒餅的名聲更是在全國響亮叫開了。
製作方法
方法一
下塘燒餅的製作方法: 材料:麵粉、水、芝麻、酵面頭、土製烤爐、木炭。
做法:將面加入老面頭、水和好,放3個小時發酵,將酵面里放入適當的鹼面、柔和不酸。爐子生火,產生溫度,感覺烤手,將面做成餅狀,按上芝麻,反手貼入爐中,5分鐘既可(可加入鹹菜、肉餡、蔥餡)。
特色:圓形、外酥、芝麻香、歷史悠久、做法獨特。
做法:將面加入老面頭、水和好,放3個小時發酵,將酵面里放入適當的鹼面、柔和不酸。爐子生火,產生溫度,感覺烤手,將面做成餅狀,按上芝麻,反手貼入爐中,5分鐘既可(可加入鹹菜、肉餡、蔥餡)。
特色:圓形、外酥、芝麻香、歷史悠久、做法獨特。
方法二
首先支好灶架,把大鐵鍋反扣在灶架上,鐵鍋外用乾淨的泥土和白灰、麻刀頭(棉麻的下腳料)攪拌均勻,抹在天鍋的外邊,做保暖之用。灶中升起木炭火,把發好的面做成面劑,中間包上各種預備好的餡料,在案板上按圓,面上撒上芝麻,熟練地翻在手面上,貼在天鍋上。
燒餅要用文火慢慢烤制,火大了,外邊烤糊了,裡邊還是生的。家鄉還有一句順口溜:吃燒餅、滿嘴香、一定要喝豬血湯。
下塘燒餅的特色
“乾蔥老薑陳豬油,牛頭鍋制反手爐,面到筋時還要揉,快貼快鏟不滴油。”這一順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燒餅獨具的特色。烘烤燒餅用的是穹形吊爐,爐壁懸在炭火的上方,火勢能夠達到均勻。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燒餅酥脆可口,還有冷卻後不變硬的特點,非常符合現代社會快餐速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