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建村於吼山西麓,為與上吼山村對應,故命村名下吼山。另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傅、劉兩姓來此建村居住,因有大獸在村西北雙嬰山上吼叫,故命名吼山村。再一說為,因晶山之北、黑山之西有泉水,經上吼山向西流經本村,以水流走向而命村名下吼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吼山村
- 所屬地區:徐家店鎮
- 地理位置:位於海陽市北部,徐家店鎮之東南方
- 面積:4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下吼山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徐家店鎮之東南方,地處東經121°02′,北緯37°04′。東與上吼山村為鄰,南與南紀家莊相連,西與曲水村、華家莊接壤,北與西季家莊、下馬山村相望。隸屬徐家店鎮。西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50公里。 本村南北最長約3公里,東西最長約1.5公里。
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160公頃,其中糧食作物106.6公頃,果園及其它經濟作物5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有519戶,1508人。有劉、趙、孫、李、王、楊、修、賀、姚、陳、於、閔、程、姜、倪、宋、鄒、方、柳、喬、紀、管、叢、季、傅、戰、周、張、侯、郭、蓋、申、鐘等33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2月侵華日軍抓走村民123人。
同年10月本村黨支部建立。
1943年12月第一次組織民兵擔架隊支前。
1945年黨支部發動青年大參軍,至1947年,有125人參軍。
1954年成立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7年投資30多萬元,建起大隊辦公大樓。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6年7月1日本村石料加工個體戶王書敏,向本縣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5位烈士的家屬捐款1000元。 1992年集體投資60萬元,建起村國小教學樓。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8公斤,總產7.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420公斤,總產74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34公斤,總產73.7萬公斤。 1986年,發動民眾栽植蘋果,品種有國光、紅星等。1994年又發展了紅富士系列品種。1997年,發展大棚大櫻桃栽培,成為本鎮大棚大櫻桃栽培基地。2000年,果園面積達53.3公頃,產量73.6萬公斤,收入150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921.7萬元,其中農業884.9萬元,畜牧養殖業24.8萬元,林業12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僅有作坊式小手工業,主要為線坊、紅爐,從業人員40多人,收入僅可自給。1966年,村集體建起了小麵粉廠、油坊、粉坊。1978年起,利用當地資源,辦起了17個石子加工廠,加工、運輸、銷售石子。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6人,收入1183.4萬元,其中工業1173.4萬元,建築業10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辦起了修配店、電氣焊部、理髮店、小商店等。1991年,建起了每逢農曆一、六交易的農貿集市。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為68人,總收入944.4萬元,其中運輸業316萬元,商飲業620萬元,服務業8.4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6年,蒿夼村、劉家莊兩處國小遷到本村。1950年,成立下吼山完全國小。1967年,由下吼山、劉家莊等周圍11個村集資,建起了下吼山聯中,有教職工15人,學生400餘人。 建國前,全村80%的人口是文盲。1951年,村里辦起農民夜校,開展多次掃盲運動。2000年,全村15─60歲的人口,基本上達到國小以上文化程度。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63人。 本村的秧歌隊,建國後一直是海陽北部的主要秧歌隊,聲譽很高。1946─1949年,曾多次參加縣、鄉組織的各種慰問演出,經常受到表揚。自編自演的小節目多次獲獎。 1972年以來,黨支部多次派人外出參觀學習,並聘請萊陽農學院的教授來村講課,培養果業技術員7人,農業技術員3人,農藝師1人。 人民生活建國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建國後,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2年,70%的農戶有農用機械,260戶有程控電話,95%的農戶有彩電,9戶有大型運輸車輛。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莊街道不整,破爛不堪。1971年開始,逐步規劃、平整街道,修築了環村路,建河橋7座,並遷建了新校園、幼稚園。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不足6平方米,擴大到21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5年,村合作醫療站成立,村民常用藥費報銷50%。1980年,村投資3.6萬元,始用電網供電。1988年,村投資12.3萬元,安裝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閻福貴由中共海陽六區區委宣傳委員於慶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10月,成立黨支部,王朋壽任黨支部書記。從此,黨組織不斷壯大,並相繼組織成立了職工會、農救會等民眾組織,領導了反奸、反特、減租減息、參軍支前等各項工作。參加當時的牙山縣子弟兵團隨軍作戰的50多人,支前民工270餘人次,小車推到了長江邊。1942─1947年,參軍的有73人。1949年10月,全村有黨員34名。2002年,有黨小組5個,黨員48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朋壽、王永起、趙洪恩、王世傑、王常宴、王世江、王善國、王世正、賀雲起、王洪浩、宋斌言。 1963年以來,本村黨支部先後多次被中共煙臺市委、海陽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0月,成立村公所,村長王丕仙。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成立大隊管理委員會,下設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丕仙、王永起、於國軍、李光壽、王世傑、王學文、王學友、王永丕、閻瑞敏、侯書民、王海衛、王世正、楊秀傑、王天晴、王洪章。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