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六番薯,廣東省遂溪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下六番薯生鮮薯光滑無皺痕,少凹陷、少蟲皮,質地水潤細膩甜脆;煮熟時薯皮微裂開,易剝離,香甜濃醇,肉質鮮美,入口甜滑,無渣無根,薯香誘人,含有鈣、鎂、鐵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處。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下六番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六番薯
- 外文名:The next six sweet potatoes
- 產地名稱:廣東省遂溪縣
- 品質特點:外表光滑,大小均勻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監總局2016年第128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6年12月28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下六番薯生鮮薯光滑無皺痕,少凹陷、少蟲皮,質地水潤細膩甜脆;煮熟時薯皮微裂開,易剝離,香甜濃醇,肉質鮮美,入口甜滑,無渣無根,薯香誘人,含有鈣、鎂、鐵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產地環境
下六番薯產自廣東省遂溪縣草潭鎮,草潭鎮地處雷州半島西北部,瀕臨北部灣,呈扁擔形,土地平曠,東高西低,海拔5.7~25米之間。多為沙泥土,共有耕地15877畝。
遂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為1759.4毫米,通常7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
歷史淵源
20世紀末,廣東省遂溪縣下六鎮堵海造田,在海地上種植番薯;
2002年,廣東省遂溪縣下六鎮大量培植番薯;
2001年,廣東省遂溪縣成立了“南洋圍”和“惠群”兩個番薯種植專業合作社。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廣東省遂溪縣種植下六番薯面積約15000畝。
產品榮譽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下六番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下六番薯產地範圍為廣東省遂溪縣草潭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品種
大葉紅、香芋薯、天鵝薯、雞蛋黃。
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河流沖積土發育而成的河沙泥、河泥田或河粘土田,pH值範圍為6.0-7.0,土壤有機質含量2-3%。
栽培技術
育苗
選200克-300克薯塊,3月中旬-4月上旬排種,5-6月剪苗,進行二級假植擴繁,苗高20米時摘心,當苗高30米以上,有5-7片葉時剪苗栽插。
種植
7月下旬-8月上旬移栽,選割第一段壯心苗栽插,採用水平單行插,苗長約30厘米,苗長約30厘米,薯苗入土3-4個節,覆土深度5厘米左右;種植密度每667平方米≦4000株。
水肥管理
667平方米入有機肥≧1500千克,收穫前20-30天停止灌水。
收穫:12月中下旬至1月下旬,葉片局部變黃,及時收穫。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薯塊外表光滑,大小均勻,肉質鬆軟,口感香滑。
理化指標:鮮薯含澱粉≥26.73%,總糖≥29.70%。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下六番薯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遂溪縣市場監管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下六番薯的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