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代基因建築》是天下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育東
基本介紹
- 書名:下代基因建築
- 作者:劉育東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時間:2008年6月9日
- 頁數:335 頁
- 裝幀:精裝
- ISBN:9789862161425
- 售價:NT$900
《下代基因建築》是天下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育東
下代基因建築 《下代基因建築》是天下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育東
它是我國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基因庫,也是世界領先的綜合性生物遺傳資源基因庫。支撐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經濟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地理位置及建築 國家基因庫基地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禾塘仔”地塊,建設規模約116,000平米,分兩期建成。國家基因庫依山而建,環境優美,建築設計緣於一期《...
徵集32篇學術論文和專題報告,大會總結了20年來生土建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未來生土建築研究的發展方向:“以研究生態、生土建築的建築形態、深層結構、文化內涵,從傳統生土建築環境中發掘可構成新建築的‘基因’,為當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建築體系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為改革、創新生土建築、節約土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新仿生建築》是200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炯德。內容簡介 《新仿生建築:人造生命時代的新建築領域》介紹了:“新仿生建築”是關於當代建築設計里正在浮現的議題,包括互動裝置、編織構成與基因運算,這些剛開始被辨識的主題,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下逐漸地勾勒自身,歷經當下如“突現”、“自我組織”...
亦稱棕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波浪狀且較為粗糙的毛髮,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比黑種人淡。主要分布在位於遠東大洋洲上的島嶼上,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例如澳洲古利土著。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而在建築物的周圍則一般會採用石雕來做裝飾,海島文明顯著。尼格羅人種 亦稱黑種人。主要特徵是...
北京故宮的宮廷建築、徽派民居、客家的土樓、南方的騎樓……展現我國31個省份傳統建築文化的《中國傳統建築解析與傳承》叢書20日在北京舉行首發式,意味著我國傳統建築首次有了國家版“基因譜系”。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在首發式上說,2014年住建部村鎮司在調查編纂《中國傳統民居類型全集》基礎上,組織全國31個省份...
編碼絕不能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地被視為“計算機技術或基因遺傳技術的特有產物”,它更應該是“一切通訊和傳播的媒介”。基特勒的演講從歷史觀念的視角出發來審視編碼理論,但更重要的是,他以一種十分特殊的方式使他當時的聽眾與今日的讀者感受到在科學和文化之間搖擺的這個抽象概念有著如複合光譜般豐富的含義。20...
基因地雷是心靈終結3.3中厄普西隆的子陣營總部守衛的專屬防禦建築物。它能殘忍地殺死敵軍士兵並將他們轉化為狂獸人。這些地雷對裝甲部隊沒有殺傷力,所以請配合其他防禦工事一起使用。背景介紹 據說南極的雪地里藏滿了基因地雷。基因地雷是危險的防禦設施,深埋在地里並且用幻象技術進一步加強隱蔽性。當敵方步兵團接近...
這一系列的事件造就了新的名詞“城市建築短命症 ”。病症分析 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是造成建築“短命”的原因之一,過低的設計標準乃是“潛伏”在建築物壽命周期中的“致命基因”。很多時候,一些原本可以繼續使用的建築因為規劃設計等原因被拆除緣於“先天缺陷”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全國90多個...
劉育東,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麻省理工學院訪問學者、亞洲大學副校長與講座教授、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AleppoZONE設計團隊主持人、遠東國際數字建築設計獎(TheFarEastinternationalDigitalArchitecturalDesignAward,TheFeidadAward)國際評審委員會主席。著作包括《下代基因建築——大地建築的變與不變》(繁體字版與簡體...
下鹼又稱下鹼牆,它是古建築樣式山牆下面的一段。由於這段牆體多用磚壘加石灰砌,因此年久後會出現硝霜,即鹼,所以叫下鹼。下鹼與山牆主體之間有隔離層,其上不會出現硝霜。除防止山牆鹼蝕外,下鹼還有較好的承重性與穩定性。下鹼一般是用石頭或磚壘的,多數還用水泥抹起來,在鹼牆和山牆之間用蘆葦、油氈...
21世紀是資訊時代或者生命信息的時代,僅北京就有多處立起了DNA雙螺旋的建築雕塑,其中北京大學後湖北大生命科學院的一個研究所門前立有一個巨大的雙螺旋模型。人們容易把它想像為DNA模型,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雕塑是左旋的,整體具有左手性。就算Z-DNA可以有左手性,也只能是局部的。因此,雕塑造形整體為一左手性的...
“以研究生態、生土建築的建築形態、深層結構、文化內涵,從傳統生土建築環境中發掘可構成新建築的‘基因’,為當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建築體系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為改革、創新生土建築、節約土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創造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做出貢獻”;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點資助的科研項目《黃土高原綠色建築...
種質資源庫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發掘和收集各種農作物品種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對於品種改良,培育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並為生物學的理論研究提供豐富的種質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見作物種...
1989年初,在香港的鎮海寺第十三代當家和尚蓮舟法師與大豐縣人民政協商,決定在原址重建鎮海禪寺。 新建的鎮海禪寺是一座古建築群,四周有院牆環繞。兩扇高大的山門上,有兩個”佛"字,山門上方有"鎮海禪寺”匾額。草堰鎮 草堰鎮草堰村是一個村居合一的古村落,始建於唐宋年間,其傳統格局以鹽運文化為核心。現存...
西黃寺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黃寺大街11號,是北京城一座原生態藏傳佛教文化博物館,展廳面積4024平方米,於2018年5月26日開放。西黃寺博物館,始建於1651年(清順治八年),集藏、漢、印建築藝術於一體,堪稱藏傳佛教皇家寺院建築藝術之瑰寶。現存的清靜化城塔院採用的是漢傳佛教寺院“珈藍七堂”的傳統布局格式,...
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台,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火眼實驗室,名字取“火眼金睛”的寓意,用先進檢測技術手段第一時間“發現”新冠病毒,火眼實驗室設計檢測通量為每日萬人份級,由華大基因運營。火眼實驗室已經在全國13個城市投入使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日通量提升。在全球疫情爆發後,火眼模式...
前灘太古里,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該街區式購物中心採用開放式、里巷交錯的建築布局,在延續“太古里”獨特品牌基因的基礎上,首次以“雙層開放空間”在屋頂打造街區形態,由80米長的“悅目橋”橫貫上方,將黃浦江景致盡收眼底。項目由分布於南區、北區的建築及占地8000平方米的中央公園組成。南區為“石區”、北區...
合成生物學,最初由 B.Hobom於1980年提出來表述基因重組技術,隨著分子系統生物學的發展,2000年E.Kool在美國化學年會上重新提出來,2003年國際上定義為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統研究,從基因片段、DNA分子、基因調控網路與信號傳導路逕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類似於現代集成型建築工程,將...
作為異蟲的基礎工作單位,工蜂可以孵化異蟲建築,也可以收集資源。單位簡介 艾德賽恩行星上凶暴的蠻蜂曾遭受蟲群的異化,成為了異蟲的資源採集單位。經過漫長的進化,它們最終變異成了工蜂,擁有同幼蟲相似的基因斷組能力,可以通過變異成長為異蟲的基礎建築。變異過程中的工蜂需要從菌毯中吸收營養和形成新形態所需的...
古格王國遺址(Guge Kingdom Site),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札布讓村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約1.8萬平方千米,整個遺址建築共有房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在其紅廟、白廟及...
2020年10月20日,豫陝鄂人民軍政大學舊址“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基地揭牌儀式舉行。建築格局 豫陝鄂軍政大學舊址現存文廟大成殿和崇聖祠兩座建築。大成殿,用來祭奠孔子。多次重修,始終保持整體骨架結構及建築風格,現存建築為金代仿宋建築。崇聖祠是敬奉孔子父母及其先人的地方。面闊七間。主要建築 大成殿 大成殿...
哥特(Goth),原指代哥特人,屬西歐日耳曼部族,同時,哥特也是一種藝術風格,主要特徵為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等,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型等各個藝術領域,哥德式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