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道類事相,道教書名。唐王懸河編撰。四卷。為道教類書。輯錄道典中有關道士、神仙所居宮觀石室之文。分為六品,即仙觀品,樓閣品,仙房品,寶台品,瓊室品(即石室),宅宇靈廟品。書中徵引道教典籍百數十種,可供考校唐以前道籍之用。收入《道藏》第765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清道類事相
- 作者:王懸河
- 創作年代:唐
- 卷數:四卷
上清道類事相,道教書名。唐王懸河編撰。四卷。為道教類書。輯錄道典中有關道士、神仙所居宮觀石室之文。分為六品,即仙觀品,樓閣品,仙房品,寶台品,瓊室品(即石室),宅宇靈廟品。書中徵引道教典籍百數十種,可供考校唐以前道籍之用。收入《道藏》第765冊。
上清道類事相,道教書名。唐王懸河編撰。四卷。為道教類書。輯錄道典中有關道士、神仙所居宮觀石室之文。分為六品,即仙觀品,樓閣品,仙房品,寶台品,瓊室品(即石室),宅宇靈廟品。書中徵引道教典籍百數十種,可供考校唐以前道籍之用...
”陳國符先生《道藏源流考》謂:“ 《上清道類事相》、《三洞珠囊》、《無上秘要》、《御覽》、《大洞真經》、《大洞玉經》、《大洞經》、《玉經》文,今《道藏》所收四種《大洞經》多無其文。又《雲笈七籤》卷八釋《三十九章經》引《大洞真經》出自小本,其大本則已亡佚。至其他三種,非茅山宗傳...
此道乃未能控景登虛,高宴上清,而既無死患,形固神潔,內徹身靈,外降英聖,隱芝大洞,於是而至,端坐招真,不俟游涉,筌蹄之妙,豈得逾此。)受者齋九日,或七日,或三日,然後受之。授者為師,受者奉焉 (此師及弟子俱應結齋。齋日多少,隨其身事。若履涉世塵,宜須積日自潔。其山居清整者,三日...
《正統道藏》太平部又收王懸河《上清道類事相》四卷,亦題“大唐陸海羽客王懸河修”,有《仙觀》《樓閣》《仙房》《寶台》《瓊室》《宅宇靈廟》諸品,其性質、體例等與《三洞珠囊》完全一致。是否為《三洞珠囊》之一部分,待考。此外,《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稱北周道士王延所撰《珠囊經目》七卷...
東晉哀帝興寧二年(364),魏夫人的弟子楊羲、許謐在茅山創建“上清法壇”,用“九老仙都君”印。東晉安帝隆安年間(397—401),葛洪族孫葛巢甫撰著《靈寶經》30餘卷,至南朝陸修靜再加增修,大行於世,在閤皂山建立“靈寶玄壇”,用“元始宗壇”印和“元始萬神”銅印。北魏時期,道士寇謙之率先改革北方天師道,...
東晉哀帝興寧二年(364),魏夫人的弟子楊羲、許謐在茅山創建“上清法壇”,用“九老仙都君”印。東晉安帝隆安年間(397—401),葛洪族孫葛巢甫撰著《靈寶經》30餘卷,至南朝陸修靜再加增修,大行於世,在閤皂山建立“靈寶玄壇”,用“元始宗壇”印和“元始萬神”銅印。北魏時期,道士寇謙之率先改革北方天師道,...
曰:何為則人富:亢倉子曰:賦斂以時,官上清約,則人富。賦斂無節,官上奢縱,則人貧。句粵之簳鏃以精金,鷙隼為之羽,以之掊箠,則其與槁朴也無擇。及夫蕩寇爭虔音沖覿武決勝,加之駭弩之上,則三百步之外不立敵矣。蜚景之劍威奪白日,氣盛紫蜺,以之刲獲,則其與剭刃也無擇。及夫凶邪流毒沸...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處勝境: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輔佐的天神,地位僅次於“三清”,分別是:玉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后土黃地祗。四御之首為玉皇大帝,其次為北極紫微大帝...
尊神類的訣,比較常見的有“玉清訣”、“上清訣”、“太清訣”、“玉皇訣”、“天皇訣”、“北帝訣”等。各個道派所奉的神靈還有區別,所以除了道教共通的三清四御(或六御)外,還有其它更多的訣。比如神霄派,是以雷法為宗的,尊神就奉“玉清真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等。我學的“南宮”一派,教祖...
三清為道教尊奉的三位最高神的統稱。依畫上品字形排列,上方為玉清元始天尊,其左手方為上清靈寶天尊。右手方為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尊神是道教哲理“三一說”的象徵,《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清尊神就是“道”的人格神化。自唐宋以來,三清尊神主要供奉在道教宮觀裹的三清殿。基...
沈煉突然笑了笑,道:“我曾聽過龍鳳爭霸洪荒的傳說,後來兩族卻衰落了。原來是應在我們手上。”上清道主不答,唯有劍光一道。原來這宇宙開闢,先出洪荒。只是洪荒天地,過於堅固,強大生靈太多,導致終日征伐不休,怨氣滔天。沈煉的上清道主一戰,正是要破壞洪荒穩定的結構,才有後來共工不周山倒之事。否則那...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據方詩名《異聞集考雜》確定篇數四十二篇,篇名分列如下,標題以《太平廣記》《類說》為準:《僕僕先生》、《韋仙翁》、《白皎》、《王生》、《賈龍》、《呂翁》、《秀師言記》、《王度》、《李守泰》、《上清》、《刑鳳》、《沈亞之》、《大學鄭生》、《韋安道》、《沈警》、《解僕人》、《漕店人...
通天教主認為自己“有教無類”不能是闡教辱罵截教的理由,於是邀元始天尊來破誅仙陣。元始天尊從誅仙門入陣,通天教主發掌心雷,催動誅仙劍,將元始天尊頂上打落一朵蓮花。元始天尊觀陣後便出去了。老子到後,又將通天教主指責一通,通天教主氣不過,和老子進入誅仙陣大戰。老子使用“一氣化三清”之法,幻化出上清、...
凶穢消散。道炁長存。急急如律令。(叩)金光咒 混沌浩蕩。一炁初分。金光正炁。號為玉清。元始定像。自然至尊。青白交射。始立上清。七寶宮內。玉宸道君。三炁化結。動耀太清。祥雲瑞殿。五靈老君。中央黃炁。玉帝化生。六波天主。梵炁天君。丹霞碧落。雷祖有神。三境內外。萬聖千真。三十二帝。四府萬靈...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為道教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對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稱,這裡用來指代道教。無為:道家的哲學思想。即順應自然的變化之意。《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義:指義理。【77】 溺志:心志沉湎於某種事物。《新唐書·嚴挺之傳》:“...
道教三清之上清,主殺伐之道,道祖飛升後,玉清聯合太清排擠上清,上清大道君一劍壓服二十四位大真人,攜誅仙帶著劍峰弟子叛出道門,於東海三十六島自成一派,因門下弟子人人佩劍,一言不合便拔劍,世稱劍宗 天機閣 大鄭開國所建,一直以來依附朝廷,與暗衛府相輔相成,直到大鄭末年傅塵執掌天機閣,與大鄭朝廷貌合...
道教「末世」觀念較完整的成形,是在於六朝時期。在那時道教的一些主要道派,包括天師道派、上清道派、靈寶道派,都有感於連年災禍所造成的影響,於是就從對這些戰亂災禍的事件中發展出他們的「末世」觀點。道教所講的末世,不同於基督教的直線式時間觀所指向的永恆末世;而是類似於天文周期,反覆循環出現的「劫難」...
道家有三山符 之稱,上清 出於茅山,靈寶 出於閣皂山,正一 出於龍虎山。 符 派並非專技畫符和掐訣、念咒。符 派中也有練練養法門的,依其功法分別歸入周天法門和清靜法門裡。專技符咒者按其祖傳功法,有特殊練氣功的的內容,不像祝由科完全不練功。符 派練得最多的功法是凝神法、存神法和假想法(這些功法有...
書已亡佚,殘文中還保存一些他的論點,如論賦的四過說,“夫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遠;逸辭過壯,則與事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此四過者,所以背大體而害政教”。立論大意在以事實情義為主,不尚浮麗虛偽。這些雖是傳統常談,但對當時文風卻也算是一種批判。駢體文 建安...
符錄派是南方道教的主流派,它繼承了道教創始人張陵傳道的精髓。 符錄派包括符咒和齋醮二部分,長於符咒、齋醮法事,唐時為最盛。主要的符籙教派有上清、靈寶、正一、神霄、清微等 神霄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產生於北宋末,流傳於南宋至元明。 “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該經...
吳筠(?-778年),字貞節(一作正節),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唐代道士。吳筠少通經,善屬文。舉進士不第,乃入嵩山師事潘師正為道士,傳上清經法。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吳筠南遊金陵,訪道茅山。後又游天台,觀滄海,與名士相娛樂,文辭傳頌京師。玄宗召見於大同殿,令待詔翰林。問其以道法與神仙...
曰:何為則人富:亢倉子曰:賦斂以時,官上清約,則人富。賦斂無節,官上奢縱,則人貧。句粵之簳鏃以精金,鷙隼為之羽,以之掊箠,則其與槁朴也無擇。及夫蕩寇爭虔音沖覿武決勝,加之駭弩之上,則三百步之外不立敵矣。蜚景之劍威奪白日,氣盛紫蜺,以之刲獲,則其與剭刃也無擇。及夫凶邪流毒沸...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北魏寇謙之所作,其根據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種觀點的有宋代的黃庭堅、朱熹等。第四種觀點認為是南北朝時一位“深於道者”所作。朱熹在《陰符經考異序》引:“邵子曰:《陰符經》七國時書也。伊川程子曰:...
道是虛通之理。無物之謂。太上道君豈合有像。又不可立太清之天。此又偽也。老子驅車西域。竟無升天之由。虛標上清之位。事等系風之說。再三虛妄偽跡逾彰。所言九仙者。案經所說。仙有九等。等級差降以標其位。天尊若處其長。不出神仙之流。神仙傳中何為不載。設令是實未免生死。終為劫火所焚。不入...
至景定四年,適茅山上清經籙。嗣教宗師闕員,上特御筆,以先生名為四十一代宗師。先生少學易於鄉先生盧端叔,後得易說於池陽周元舉,遂以見聞,集為一編,進之於上。先生得易之道,知進退之機。鹹淳乙丑,浩然有歸志,乃於房院之後,築小庵以自娛。制誥類 赤松凌虛真君制 敕。道無方體,供物之求,兆...
元祐間,有旨修上清儲祥宮成,命翰林學士蘇軾作碑紀其事。坡敘事既得體,且取道家所言與吾儒合者記之,大有補於治道。紹聖元符間,黨禁興,遂毀其碑,命翰林學士蔡京別為之。京之文類三舍舉子經義程文耳,正如唐時仆韓退之《平淮西碑》,命段文昌改作。後人有詩曰:"淮西功業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
前殿和後閣之間以十三級台階相連線,象徵腳踏十三行省。閣內有石刻聯云:“三清殿內大闡慈悲之教,妙法堂中廣開普濟之門。” 前殿三清尊神兩邊花崗岩頂梁大石柱上鐫刻楹聯云:“三天無極存道氣於玉清上清太清,一統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萬世。”宮殿正門石刻楹聯:“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雲自封”,道出了...
由《大道家教令》所述可以確信,公元255年,《外景經》已定型,並已作為天師道內部的教科書。而該年,被奉為上清第一代太師的魏夫人已3歲。夫人後為天師道祭酒,在上清派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許多文獻的記載都從不同角度透露出夫人曾為《黃庭》作過註疏之類的傳,故知《內景經》應是魏夫人所作或經其加工潤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