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橋石化志》是登載於上海通網站的一本電子書,作者是上海高橋石化志編委會。本書主要介紹了上海高橋石化公司的發展歷史進程。
目錄,工程建設,
目錄
序言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工程建設
第二編生產
第三編科學技術
第四編經營
第五編管理
第六編職工
第七編中共基層組織
第八編職代會、工會、共青團
第九編人物
附錄 編後記
上海高橋石化志編委會及編纂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工程建設
概述
解放初期,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決定利用接管的原中國石油有限公司上海營業所高橋東廠,籌建上海煉油廠(今上海高橋石油化工公司煉油廠)。50年代初,通過國家投資,建成常減壓蒸餾和熱裂化等煉油裝置,為高橋地區石油化工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後經多次擴建,到1958年,原油年加工能力達到50萬噸。50年代後期,為了綜合利用上海煉油廠的石油氣資源,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以下分別簡稱化工部、石油部)聯合決定,在浦東興建高橋化工廠(今高橋石化公司化工廠)。到60年代初,高橋化工廠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建成年產2000噸聚苯乙烯等4套生產裝置。同期,國家為解決人民的穿衣問題,決定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化纖工業。1964年由國家投資930多萬元,建成年產漿粕2000噸、粘膠1600噸的上海第二人造纖維廠(1971年11月起改名為上海第二化學纖維廠,今高橋石化公司化工二廠)。1969年,為緩解高橋地區石化企業用電供熱的矛盾,決定以上海煉油廠的重渣油為燃料,建設一座熱電站。同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開始籌建高橋熱電廠(今高橋石化公司熱電廠),到1972年底,裝機容量為12.5萬千瓦的半地下電站建成。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受“左”的思潮影響,在工程建設中貫徹“因陋就簡,填平補齊,迅速上馬,準備打仗”的方針,甚至提出“用思想革命化代替儀表自動化”等不切實際的口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有些生產裝置因匆匆上馬,採用不成熟的工藝,建成後無法投入生產,有的長期閒置,有的追加投資改作他用,有的只能報廢拆除。
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上海煉油廠、高橋化工廠、上海第二化學纖維廠和高橋熱電廠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在各行各業的支持協作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堅持挖潛、更新、改造,陸續建成40餘套主要生產裝置,其中,煉油裝置24套、化工裝置17套、化纖裝置3套,使浦東東塘路沿線10餘公里初步形成了一個石油化工區。到1981年,上海煉油廠經過初建和改擴建二個階段,原油年加工能力已達430萬噸;高橋化工廠完成了三期工程建設,乙烯年生產能力1.10萬噸,石油化工產品年生產能力20萬噸;上海第二化學纖維廠化纖年生產能力5000餘噸,高橋熱電廠年發電量8.79億度。
高橋石化公司成立後,建立了規劃設計和工程建設管理機構,對各廠的基本建設實行統一規劃,集中管理,建設資金從過去全部依靠國家撥款,逐步轉變到以銀行貸款為主。在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總公司)領導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對部分裝置進行重大技術改造。到1991年,高橋石化公司累計投入資金21.58億元,先後完成了煉油“六五”新區和“七五”新區、化工新區以及“煤代油”電站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和公用設施的建設,新建20套主要生產裝置,生產規模有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年加工原油730萬噸,年產烯烴近5萬噸,有機化工產品約13萬噸,塑膠4萬噸,合成橡膠7萬噸,精細化工和化纖產品各1萬餘噸的生產能力。一個以煉油為主,油、化、纖並舉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正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黃浦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