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創建於1957年,曾隸屬於化工部、國家醫藥局、國家藥監局,2000年10月轉制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國藥集團公司,2001年7月工商註冊登記,註冊資金3692萬元,現為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的成員企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 創建於:1957年
  • 曾隸屬於:化工部等
  • 註冊資金:3692萬元
院況簡介,科研力量,格局完備,成果眾多,貢獻突出,責任重大,主要產業,院長致辭,領導班子,

院況簡介

院集團在職職工2501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3人,博士點5個,碩士點7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系國家藥學一級學科單位,先後為國內醫藥工業界培養博士、碩士500餘人。自2000年2月起,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上海交大藥學院”,學院在2004年全國藥學院評估排序中已居 第6位。2008年末,全院(合併報表)資產總額12.47億元,負債總額2.69億元,所有者權益9.78億元;2008年營業收入達到9.11億元,實現利潤1.47億元(年度目標值1億元)。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發展規劃,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作為套用型科研院所,處於行業集中度甚低的醫藥行業,應當在自身做強做贏的基礎上,為行業技術創新提供廣泛服務。因此,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的主業確定為:創新藥物及工藝的研發、藥品生產、銷售。
2010年4月,經報國務院批准,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整體併入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
2010年12月,由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藥物製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等6家國內知名的科研與產業化機構整合而成的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

科研力量

研究院作為中央企業科研院所板塊中唯一的醫藥科研院所,格局完備,成果眾多,貢獻突出,責任重大:

格局完備

現有科研部門5個(化學製藥部,生物製藥部,中藥製藥部,製藥裝備研究室,藥理研究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藥物與製藥工藝重點實驗室)(籌)1個。國家有關部委在研究院設立的國家級中心4個(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國家醫藥工業信息中心,國家藥物製劑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藥品包裝材料檢測中心)。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成果眾多

院科研機構設定及科研方向涵蓋了整個藥學領域,1800餘項科研成果推廣到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轉化為生產力。70年代以前國內醫藥行業吸納的科研成果大多出自研究院。改革開放以來,研究院推出的溶血栓藥物“高純度尿激酶”、抗腫瘤抗生素“阿黴素”、一類新藥“呋喃丙胺”“頭孢硫脒”“膠原酶”、維生素B6惡唑還原合成新工藝、依託泊甙生產工藝、維生素C生產工藝等一系列創新性成果,有力推動了我國醫藥工業的升級換代,改變了對國外相關藥物的進口依賴。申報專利總數568項,獲授權專利117項,擁有新藥證書265本。獲國家科技發明獎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0餘項。尤其是2005年以來,研究院連續4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多項。滬深股市醫藥板塊中30餘家上市公司,以研究院輸出的成果作為主要產品。

貢獻突出

與海正集團、浙江醫藥集團、華海藥業集團、復旦大學等知名企業和高校聯建實驗室、構建產學研聯盟多個,為醫藥行業技術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蒽環類系列抗腫瘤抗生素”使浙江海正醫藥迅速壯大;抗高血壓普利類新藥使華海製藥被國際製藥界譽為“世界普利藥物專家工廠”;抗腫瘤化學藥物使恆瑞製藥成為國內抗腫瘤化學藥物領先企業;創新藥物“頭孢硫眯”在白雲山製藥獨家生產,每年銷售近3億元;“王牌抗生素萬古黴素”技術在浙江醫藥轉化為生產力,打破長達25年的國外壟斷,3年出口定單8億元;全合成麻黃素在浙江康裕產業化之後,使我國西部自然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環孢菌素A生產新工藝在華東製藥套用,迫使進口產品降價1/3以上,等等。不久前,國家“十一五新藥創製”重大專項第一批批准的6個企業創新藥物孵化基地中,有4家企業來自研究院的技術成果支撐。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責任重大

經過國家嚴格評審,研究院與國內其他9家科研院所、高校,從參與競爭的20餘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脫穎而出,自2009年起,共建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16項重大專項之一的“新藥創製重大專項”中最體現技術創新綜合實力的“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台”,研究院是其中唯一的套用型科研院所。同時,研究院還獲得“新製劑與新釋藥系統”“藥物安全評價技術平台”兩個單元技術平台的建設資助,顯現了研究院技術創新的整體實力和豐富積澱。

主要產業

下屬二級生產企業的整合於2009年初完成,整合之後的上市公司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研究院科研成果的中試放大基地,服務於研究院的技術創新事業;同時,作為業績良好的公眾公司,也對醫藥行業、尤其是創新活躍的中小型企業,具有示範帶動作用。該公司2004年6月上市,2006年2月完成股改,公司總資產8.7億元,在上海市2008年度120家醫藥企業利潤排序中居第6位,並進入上海市工業企業500強、中國製藥企業100強名單,“現代”商標被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該公司產品主要聚焦心血管治療藥、抗感染藥、內分泌系統治療藥等三類藥物,“阿奇黴素”“依那普利”等主幹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據較大份額,口服緩控釋製劑藥物在國內該領域居技術領先地位。公司兩個專業平台“建立具有過程控制的新型藥物製劑及工藝技術平台”和“上海現代製藥藥物集成創新技術平台”,在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十一五計畫項目評審中入選,為公司創新示範能力和行業示範效應的進一步形成提供了機遇。

院長致辭

斗轉星移五十餘載,櫛風沐雨;滄海桑田跨越世紀,春華秋實。當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進入21世紀10年代的時候,我們回眸來路,檢閱收穫;我們思源尋根,感動感恩;我們超越昨天,奮發奮進——回眸來路,一卷絢爛的圖畫鋪展在面前。自從1957年建院以來,我們不懈探索,篳路藍縷,把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初步建設成為國內醫藥行業富有特色和影響力的套用型科研院所和科技型醫藥企業。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
思源尋根,一曲拼搏進取的大合唱迴旋耳邊。我們不會忘記,以雷興翰童村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愛國愛院,培植了“求真、創新、合作、爭強”和“愛國、愛院、敬業、奉獻”的好傳統,奠定、承擔起醫工院在國內醫藥工業界的位置和使命;我們不會忘記,以許文思周后元侯惠民等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承前啟後,光前裕後,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培養了一批中青年科技精英;我們還不會忘記,歷屆院黨政領導班子嘔心瀝血、不辱使命,把我院事業不斷推向新境界;我們更不會忘記,工作在研發、產業、教育、管理、服務等等崗位上的全體員工,默默實踐,發光發熱……
超越昨天,一部企業發展史翻開了嶄新篇章。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和我院“一三四發展戰略”,我們將努力把我院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高科技醫藥企業,對醫藥行業發揮技術輻射作用和創新示範作用,我們這一代醫工院人責無旁貸。
顧後瞻前,感慨萬千;弦歌不輟,任重道遠。
讓我們自豪著、感動著、創造著,去擁抱新的輝煌燦爛!
一個目標:成為國內領先的高科技醫藥企業集團。發展戰略
三個支撐體系:技術創新體系、自主成果產業化體系、人力資源培育體系。
四個著力點:特色發展、技術領先、市場拓展、文化創新。

領導班子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黨委委員、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王浩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黨委書記:何雯。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胡國梁。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福利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胡海峰。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陸穩山。
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財務總監兼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財務總監:王小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