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始建於1954年。生物學是上海師範大學最早創立的學科之一,1954年上海師範專科學校設立生物科(即生物系前身),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二師範學院生物系,1958年更名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1972年五校合併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1978年恢復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1984年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1997年10月被生物系併入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01年12月,徐匯校區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與奉賢校區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合併成立了新的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18年9月,成立生命科學學院(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HNU
  • 創辦時間:1954年
  • 類型:理工
  • 主管部門:上海師範大學
  • 本科專業:5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學院概況,歷史沿革,科學研究,學科專業,教學建設,專業介紹,附屬單位,現任領導,

學院概況

生物學是上海師範大學最早創立的學科之一,1954年上海師範專科學校設立生物科(即生物系前身),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二師範學院生物系,1958年更名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1972年五校合併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1978年恢復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1984年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1997年10月被生物系併入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01年12月,徐匯校區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與奉賢校區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合併成立了新的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2018年9月,成立生命科學學院(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生命科學學院現擁有141名教職員工,其中正高28名、副高48名。主講教師110名,持有博士學位的人員比例占95%。
生科院有5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安全與檢測、園藝(中荷)、科學教育,本科生總數1200餘人。
生科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生態學),1個農業與種業(專碩)碩士點;1個博士點方向(環境生物與生態);研究生總數480餘人;1個環境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現有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植物學;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植物分子科學;上海市工程技術中心:植物種質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台:植物種質資源開發中心;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科學與技術。近年來學院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三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項。
生科院位於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兩個植物園占地30餘畝,用於科研、教學。生物標本館是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收集了3000多種脊椎動物和30萬餘號昆蟲標本。(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9月)
參考資料:

歷史沿革

生命科學學院發展簡史
1954年,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在1953年舉辦的華東速成實驗學校基礎上創建,成立生物科(即生物系前身)。
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二師範學院生物系,增設了四年制本科。
1958年7月,上海第一、第二師範學院合併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
1972年6月,上海師範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五校合併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
1978年5月,恢復為上海師範學院生物系;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4年10月,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生物系。
1997年10月,組建二級學院,生物系隸屬於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2001年12月,徐匯校區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系、化學系和實驗中心)與奉賢校區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合併成立了新的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徐匯校區的生物系與奉賢校區的生物系合併為新的生物系。
2005年,獲得環境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開始招收博士生。
2018年9月,上海師範大學成立生命科學學院。
參考資料:

科學研究

  • 科研平台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植物分子科學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工程技術中心:上海植物種質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台):上海市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上海師範大學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校級科研平台:植物分子科學研究中心、孢子植物與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遺傳研究所、微生物與免疫研究所、套用生態研究所、工程食品研究所、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研究所等
校級創新團隊:功能基因組學(負責人楊仲南)、資源植物生物技術(負責人馬為民)、食品安全與營養(負責人王元鳳)、農業生物技術(負責人開國銀
  • 獲獎情況(部分)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8)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6)
上海市自然科學三等獎(2017)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16)
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2014,2018)
國家發明三等獎(1988年)
全國第三屆發明展覽會銀牌獎(1987年)
全國第二屆發明展覽會金牌獎(1986年)
全國第二屆發明展覽會獲銀牌獎(1986年)
上海市十項國內首創科技成果之一(1984年)
參考資料:

學科專業

  • 重點學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生物學(II類高原)
上海市重點學科:環境科學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植物學
校級重點學科:園藝植物栽培學、水生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細胞生物學、動物學等
  • 碩博點
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環境生物與生態方向)
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學、生態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含一級學科覆蓋):植物學、動物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學論(生物學方向))等
專業學位碩士點:農業碩士(農藝與種業領域)
  • 本科
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安全與檢測、園藝(中荷合作)、科學教育
參考資料:以上信息據2019年7月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

教學建設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生物技術(實驗室建設)
上海市精品課程:動物學
參考資料:

專業介紹

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
■ 培養目標
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是上海師範大學為進一步完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卓越發展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依託生命科學學院雄厚師資和辦學基礎而設立的。該班級以“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為基本遵循,讓擁有夢想的優秀學生在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舞台上充分施展聰明才華,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具有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生命科學領域的拔尖人才。
■ 班級特色
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實行個性化、小班化的培養模式和科研導師制管理模式。大一學年側重於通識課與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大二學年開始,除理論教學外,學生將在科研導師的指導下進入科研實驗室,通過輪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大三學年開始,固定科研導師,通過參與導師主持的研究項目和大量的科研訓練,如閱讀、寫作、報告、學術講座、創新創業項目/挑戰杯、學術交流等,全方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鼓勵學生畢業後深造,進入科研機構和國內外高等學校繼續研究生階段學習。
該班學生的科研導師均由學院名師擔任,其中有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國家優青、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東方學者,等等。每一位科研導師一屆的學生數限制在1-3名。
■ 選拔方式
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從2018級開始試點招生,2019級開始正式招生。2019級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將從生物科學類新生中,擇優選拔學生進入該班學習。選拔通知將與大學入學通知同步送達,開學前擇期開展選拔工作。
每學年結束,生物科學卓越創新班都將進行考核,考核不通過者退出該班,自主選擇進入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安全與檢測專業學習。大一學年考核後,若班級出現缺額,將從生物科學類其他班級中擇優選拔學生補充至該班;其餘學年缺額不再補充。
生物科學(師範)專業
■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目標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教師教育相關政策要求,適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立足上海、面向全國,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師德師風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學科知識紮實、專業能力突出、具有國際交流能力,能夠在中學、相關教育機構從事中學生物教學、相關的教育科學研究和專業管理工作的實踐型、創新型人才。
■ 專業特色
生物科學(師範)專業自1954年上海師範大學前身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建校時就開始招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專業。為順應和滿足教師職業專業化提升以及社會需求的變化,近些年,本專業在學科科學研究和教師教育融合方面進行了探索,突出實踐性和創新性的專業人才培養特色,辦學優勢日趨明顯:
1.師資力量雄厚:本專業有國家傑出青年、上海市千人計畫、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教育部生物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大學生物課程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師大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上海師範大學王樂三“獎教金”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教師,校級教學團隊1個。本專業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積累了豐碩成果,如3個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項目、1個上海市重點教改項目、1個上海市精品課程、2個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個上海市優秀教材獎以及大量SCI論文等,這些成果可充分反哺教學。
2.教學資源充足:“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各專業實驗室對本專業學生開放,為學生培養學科技能提供保障。位於奉賢校區的教師教育實訓中心7個微格教室(含精品錄播教室)為學生訓練教師教學技能提供專業環境。
3.重視實踐環節:本專業設定教育見習、教育研習和教育實習三個實踐環節,教育實踐不少於18個教學周,教育實踐在本專業簽約的中學基地學校開展,實行高校教師與中學教師指導實踐的雙導師制,為學生進入教師職業崗位奠定基礎。
■ 主要課程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植物學、植物學實驗、動物學、動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理學實驗、生物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實驗、普通生態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免疫學、中學生命科學課程教材教法、中學生物教學技能訓練、計算機輔助教學、跨學科研習和文獻檢索等。
■ 就業情況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去向為中國小、教育機構、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大學)、專業管理機構等。2014年至2018年,本專業的學生就業率為100%,其中90%以上就業去向為全國各地的中國小任生物教師。
科學教育(師範)專業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掌握理、化、生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新技術和新技能、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製作能力。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科學教育及相關學科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時代特徵、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基礎教育領域的套用型、複合型自然科學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獨立從事中學的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國小科學等學科的教學、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目前主要定位於培養國中科學教師和國小自然教師。
專業特色
上海目前僅有上海師範大學一所高校開設科學教育專業,從2005年開始在全市國中全部普及《科學》課程,師資的極度匱乏讓教育界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學專業的重要性。本專業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準確把握專業的特點,密切關注中學科學課程的改革動向,培養方案中充分體現系統性、創新性、套用性的思想,強化基礎和綜合素質,注重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2018年課程方案中新增了“STEM理論與實踐”和“探究性學習研究”,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STEM課程開發和教學能力,從源頭上解決目前上海地區STEM教師嚴重缺乏的問題。
■ 主要課程
本專業在課程設定上體現創新性、整體性和系統性,重點突出,保證了課程的質量要求和學術嚴肅性。充分依託我校多學科的綜合優勢,注重生物、化學、物理、地理的滲透與交融,在課程設定上體現了現代科學重要性、發展潛力和與國際科學教育接軌。目前已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學科學教學設計”一門;上海市精品課程“中學綜合實驗理論與實踐”、MOOC“科學教學論”兩門;校級精品課程“普通生物學、科學教學論、SCIENCE”三門。
■ 就業情況
近五年,本專業每屆學生報到率為100%,通過專業介紹和班導師指導,學生的專業思想十分穩定,學習動力較強,取得的各項學業指標正常,專業學生在第六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展示活動中榮獲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
畢業生主要在中國小教師崗位工作,均能勝任崗位工作,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信任和較高評價。3年內畢業的學生當年就業率平均在95%以上,專業對口率90%以上。
生物科學專業(生物科學類)
■ 培養目標
生物科學(非師範)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自然科學基礎、人文社科素質、科學研究能力和國際化視野,受到紮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並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創新人才。
■ 專業特色
在專業辦學過程中,辦學優勢日趨明顯:
1.師資力量雄厚。本專業有國家傑出青年、上海市教學名師、教育部生物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大學生物課程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師大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教師以及校極教學團隊可為人才培養服務。這些專業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積累了大量成果,這些成果可充分反哺教學。
2.教學資源充足。“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各專業實驗室、大學生創新實驗室以及各教師的科研實驗室都對本專業學生開放。在實驗條件和設施方面有充分的保障。
3.深化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專業不斷進行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將主要課程的實驗部分單獨設課,以保證實驗教學的學時和質量,同時對實驗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出版系列實驗教材,教學效果好。
4.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在設定野外實習,專業見習、研習和實習等實踐性環節的同時,實行導師制,鼓勵學生提前進入專業科研實驗室,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科研工作。也鼓勵學生申請上海市和校級大學生創新科研項目,在上述各實驗室中進行自主科學探索。為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以及將來繼續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 主要課程
植物學、動物學、植物學實驗、動物學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微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免疫學、普通生態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生態實驗、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生物信息學、文獻檢索、儀器分析等。
■ 就業情況
近五年,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國內外升學率均超過40%,2018年升學率高達47.06%,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等雙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主要考研方向。通過進一步的發展深造,畢業生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研發或管理工作。2018年,生物科學專業就業率為100%,除考研和出國深造外,其他就業方向基本是教師、考公務員和各企業單位,80%以上的學生就業與專業相關。
生物技術專業(生物科學類)
■ 培養目標
生物技術專業為生物科學大類招生專業。以生物製藥技術為專業培養方向,以“寬基礎、重能力、抓特色”為專業培養目標,以社會經濟發展對生物技術人才的要求為專業培養出發點,引導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協調發展。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廣博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規範熟練的實踐技能,而且要求學生具有應對自如的社會適應能力,成為寬厚型、複合型、創新型和套用型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
■ 專業特色
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從事現代生物技術領域中的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生產過程所需的技術型人才。對學生在加強生物學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側重進行生物製藥專門技術的培養,讓學生既能具備進一步提升學歷的潛質,也能在醫藥研發、生物製藥、生物製品、食品輕工及環境保護等行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技術研究、生產管理、檢驗檢疫、技術培訓及產品行銷等工作。
■ 主要課程
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合成生物學、生理學、免疫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分離技術、新藥研發及篩選技術、藥理學、藥劑工藝學、藥物成分分析、儀器分析和藥品生產管理等。
■ 就業情況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藥物研發、生物製藥、生物化工、生物製品和環境保護等企事業單位,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近五年,國內外升學率均超過20%,2018年升學率達30%。
食品安全與檢測專業
■ 培養目標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針,以食品企業安全控制與管理技術為主線,注重提升學生紮實的專業技能、全面的管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外語溝通能力,培養掌握現代食品安全控制技術與管理理論的專業人才,成為企業介入型、套用型、特色型的複合專業人才。
■ 專業特色
“食品安全與檢測”專業是依據當前國家對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的規範管理要求,以及社會對食品安全管理與檢測類人才的需求,經上海市教委嚴格審核、國家教育部批准的食品方向特色套用型人才培養目錄外專業,目前受上海市教委特批進行套用型本科專業建設。專業依託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內涵建設平台、“食品安全與檢測平台”、“上海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協同創新/工程中心”、“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辦學,擁有食品研究所、城市食品開發管理與感官質量評價中心等多個下屬實驗室,現有專任教師中超過半數具有半年以上國外留學經歷,並有上海師大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上海師範大學王樂三“獎教金”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教師以及1個校級教學改革團隊服務於專業人才培養。
本專業前身為1985年創立的食品檢驗專業,有著34年的辦學積澱,是上海市屬院校中設立食品檢測與安全管理專業最早的學校之一,在上海多個檢驗檢疫單位、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市出入境檢疫局檢測中心、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上海市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第三方檢測機構、光明乳業等各大食品企業建立長期實習基地,為學生拓展知識、熟練技能、專業實習提供保障。
本專業學風優良,連續四年獲得上海師範大學優良學風示範班級及提名班級;學生們積極參加上海市大學生創新活動項目以及各類學科競賽並獲各類獎項。本專業還與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T)科學學院、食品科學專業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人員交流、科研項目合作,優秀學生有機會優先進入我校與AUT聯合開展的3+1+1本碩連讀項目,達到要求可獲得中方學士學位和AUT碩士學位。
■ 主要課程
教學以生物學(食品資源學、微生物學、現代分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和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理化檢驗、食品營養學、食品工程學、食品感官鑒評、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等)學科為主線,以國內外現行的食品安全質量管理的政策法規和技術管理體系為指導,以理化分析檢驗技術、食源性致病菌檢驗技術、現代儀器分析、轉基因食品的檢測等實驗技術方法為手段,研究食品在生產、貯藏、流通、銷售過程中的安全與質量問題,特別是食品安全標準技術知識、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以及食品質量檢驗職業資格證書是本專業的三大特色。
■ 就業情況
近三年本專業平均考研率在20%以上,優秀學生有機會進入上海交大等國內名校和瓦赫寧根大學、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世界排名前30)等世界名校進一步深造。學生畢業後能勝任實驗室檢測、食品企業質量控制、食品安全體系諮詢與管理的崗位,主要就業方向為市場監督管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檢疫部門等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三方實驗室、諮詢機構、食品生產、食品流通等企業。學生在校期間經相關部門的評估和考核,可以獲得食品管理體系(ISO22000)內審員、GLOBAL GAP認證、食品質量檢驗員等職業資格證書,為就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園藝(中荷合作)專業
■ 培養目標
園藝(中荷合作)專業是經上海市教委審核,國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通過與荷蘭套用科學大學合作,引入荷蘭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與上海市高原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植物種質資源開放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建設相結合,注重培養適應現代園藝產業鏈條各個環節、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領導力,具有國內外園藝領域知識背景,熟悉園藝產業技術體系與經營管理的套用型園藝專業人才。
■ 專業特色
本專業依託上海市高原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植物種質資源開發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平台辦學,與荷蘭套用科學大學合作辦學,師資力量雄厚。本專業借鑑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由荷蘭套用科學大學派遣專業教師和相關管理人員參與合作培養。三分之一以上課程由外方教師英文授課。
參照荷蘭套用科學大學對申請園藝專業學士學位學生設立的“綠港計畫”,以“適應園藝產業鏈條、注重能力培養”為專業建設理念,為現代都市園藝產業培養複合型技術與管理人才。在國內學習兩年後,經荷蘭套用科學大學審核合格的學生,將到該校繼續學習兩年,雙方互認學分,成績合格者將同時獲得上海師範大學學士學位和荷蘭套用科學大學學士學位。目前已有50餘名同學在荷蘭學習,其中有30餘名同學畢業後繼續在荷蘭、英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本專業注重以能力訓練為核心培養園藝專業人才,鼓勵專業教師積極指導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項目研究,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新大賽。園藝專業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連續三年在上海國際花展中獲得佳績:2016年獲得“未來園藝設計師”景點類金獎,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獲得“未來園藝設計師”景點類最高獎——鉑金獎。2018年園藝專業學生完成了5項國家級和上海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
■ 主要課程
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幹課:生物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遺傳學、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設施園藝學、花卉學、觀賞樹木學、植物分子生物學、植物組織培養、植物保護學、園藝產品保鮮與連鎖經營、園林製圖和園林規劃設計等。
主要實踐環節:植物野外實習、園藝綜合實習、企業崗位專業實習、國家相關中高級職業技能鑑定、畢業論文等。
■ 就業情況
就業方向:園藝植物種質創新、園藝植物種苗繁育、設施園藝植物生產、園藝商品行銷與管理、中小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學課程教師、園藝園林規劃及園藝產業運營管理等。2018屆畢業生中,14人考取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英國)、University of Birmingham(英國)、Erasmus University(荷蘭)、Wageningen University(荷蘭)、Inholland University(荷蘭)等國外高校的研究生,15人考取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華南師大、南京林大、貴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國內高校研究生,3人在紐西蘭和荷蘭的知名公司就業。2018屆就業率為99.75%,出國讀研和工作比率為24.64%。
參考資料:以上信息據2019年10月上海師範大學高招網顯示

附屬單位

標本館簡介
生物標本館創建於50年代,分設昆蟲展區、兩棲動物展區、爬行動物展區、鳥類展區、哺乳動物展區等。目前,展館面積約300多平方米,保存有脊椎動物標本3000餘件,其中鳥類標本600多種,哺乳動物標本200件;昆蟲標本約10萬多號。
生物標本館以珍藏生物標本種類和數量齊全、珍稀而著名,有30多種動物標本(物種)被IUCN(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聯盟)確定為國際瀕危物種;更有150多種為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動植物;擁有公認為“國寶”級的生物標本:大熊貓、朱䴉、金絲猴、褐馬雞等。
生物標本館是生物學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逐步建成以生物標本研究、採集、製作、展示、教育和交流等一體的多功能“生物標本基地”。
參考資料:以上信息據2019年7月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

現任領導

現任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康文
院長:楊仲南
副院長:曹建國、馬為民、黃學輝
參考資料:以上信息據2019年7月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