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依託同濟大學,並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共建,是同濟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和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成立時間:2010年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依託同濟大學,並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共建,是同濟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和基地。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依託同濟大學,並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共建,是同濟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和基地。研究方向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國家需求和學科前沿發展為導...
人工微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6年立項建設,2009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驗收正式掛牌。簡介 該實驗室作為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的強力支撐,根據本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現有工作基礎,面向新材料、信息和能源建設的國家需求,針對人工微結構設計和製備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從新型人工微結構設計...
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南京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機構於2012年9月10日正式成立,中心將針對後摩爾時代人類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以新型微結構材料中的量子調控科學與技術為核心,推動信息載體和信息處理手段從經典到量子系統的演變,為...
實驗室主要圍繞信息的獲取、轉換、處理和存儲等高科技前沿領域,研究並發展新型信息功能薄膜材料及其製備新技術和新方法,開展信息功能薄膜材料的電學、光學、磁學和結構特性等基本問題及其器件套用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1)化合物半導體微結構材料與器件:包括光通信用量子阱雷射器和探測器材...
建成了多個高水平基地服務科研教學工作,包括模具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中心、上海市雷射製造與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上海鎂材料及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塑性成形技術與裝備研究院 塑性成形技術與裝備研究院的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學塑性成形工程系...
學院下設材料工程系、電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微結構研究中心、分析測試中心)、上海大學複合材料研究中心等部門。擁有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複合及先進分散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驗室。師資力量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
鄭婉華,1966年2月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人工微結構材料與光電子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固態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濰坊先進光電晶片研究院院長,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榮譽教授。鄭婉華於1988年從山東大學光學系畢業,保送到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無機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透明光功能無機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特種無機塗層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先進結構陶瓷及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 其他部委平台:工信部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產業技術基礎服務平台、古陶瓷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
2000年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2001年至2002年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2002年至2003年擔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至2014年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其他科研平台:同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聲子學與熱能科學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波耳固體物理研究所、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同濟大學精密光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近五年,牽頭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5項、參與6項,...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防類)、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化學品分析、風險評估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寶石及材料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內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深海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海底過程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納米聲子學國際合作聯合...
項目獲得2017年陝西省二等獎。科研工作 主要從事多種類型氣凝膠的合成、微加工以及溶膠-凝膠機理方面的研究。主持陝西省科技廳項目1項,陝西省教育廳項目1項,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西安理工大學博士啟動項目1項。已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SCI論文4篇。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結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溶膠-凝膠法製備弱結合力超疏水薄膜,2017.4-2019.4,主持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啟動費,表面顆粒影響下水滴的形變及其控制,2016.1-2017.12,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液體橡皮泥的若干力學和熱學行為研究,2018.1-2019.12,主持 獲獎榮譽 2024年 IAAM Advanced Materials ...
主持和參加“高性能13.9nmX射線雷射濾光膜的研究”、“超快閃爍晶體的表面維數改變及輻射研究”、“光子帶隙材料製備及光體仿真若干重要基礎問題研究”、“一維摻雜光子能隙材料對短脈衝雷射修飾反應的研究”等,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王占山,1963年6月出生於遼寧 ,吉林東遼 人 ,中國共產黨黨 員 ,國際光學與光子學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濟大學高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上海市數字光學前沿科學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全光譜高性能...
特殊磁性材料的泵浦-探測超快探測、光-磁混合記錄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5完成人)、上海市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96-98年被聘為德國洪堡研究員。1987: 復旦大學物理系 獲學士學位 1990: 復旦大學物理系 獲碩士學位 1993: 南京大學物理系 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6-1998; 德國Max-Planck微結構物理所訪問學者 ...
自2000年回國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任職以來,承擔了復旦大學985一期物理化學學科的建設任務,主持成功申請獲得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參加了復旦大學化學系985二期和三期、211等學科建設,主持了復旦大學化學系的雙一流學科建設工作。長期關心和熱心參加中國化學會的工作,積極參加由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大量學術會議及...
陳效雙,漢族,1963年生於安徽,現任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近年來主要從事半導體紅外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子人工帶隙微結構的光子學和納米材料的電子性質研究,圍繞國際學科發展的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工作,解決了半導體光電子材料物理和器件中許多複雜的問題。在國際SCI刊物Nat. Mater., Sci. Adv., Nat. ...
10月,在閔乃本的推薦下,祝世寧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MRL)開展合作研究工作。同年,以微結構功能晶體為主題的第一屆中美物理學雙邊會議在南京大學召開,祝世寧在會上介紹了實驗結果,這項工作發表在世界級學術刊物《科學》上,該工作後來入選了科技部1998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2005年,祝世寧擔任...
1989年—1997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結構開放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結構中心主任。2005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裕恆與他人合作,從實驗上證實了高溫超導體R-T曲線展寬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動效應通過對YBCO/PrBCO多層結構的觀測,對高溫超導材料的Hall效應出現負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
龔旗煌於1983年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98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001年至2017年擔任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至2015年擔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掛職北京大學發展規劃部副部長;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至2017年擔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呂維潔,男,1973. 2出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材料學。 研究方向:1.結構功能一體化金屬基複合材料;2.稀有金屬 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973,863項目,核電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基金等40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10多項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