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舊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舊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全面反映上海地區歷史發展的博物館,自1954年開始 籌備,至今已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上海歷史進程的文物和文獻,其中的精華在上海市農展館和虹橋路都有交口稱譽的展示,可以看到4百餘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在上海都有豐富的遺存,見證了上海上愈6000年創造的文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創建於1983年,原名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改 上海歷史博物館為現館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海歷史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上海浦東新區浦東世紀大道1號東方明珠零米大廳內(豐和路明珠塔路)
  • 開放時間:8:00-21:30
  • 館藏精品七寶寺藏五代金字寫經、徐光啟農書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界碑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上海市
  • 建議遊玩時間:1小時
  • 門票:35元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發展歷史,館藏文物,歷任領導,場館特色,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上海地誌類博物館籌建工作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
上海市文化局社會文化事業管理處於1953年開始籌備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由文獻博物館科編寫地誌提綱,並開展全市文物資料的採訪徵集。1954年11月,上海市正式成立“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籌備處”。1956年,籌備處借用虎丘路前亞洲文會部分會址著手地誌博物館籌建,按總體設計,分:鴉片戰爭前歷史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等,編列徵集提綱和陳列方案,開展採訪徵集活動。1957年,借用文化廣場露台下基址,改建成約3700平方米的陳列室。1959年5月因故中止籌備工作,所藏文物、文獻等分別移交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博物館等機構。
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增設上海歷史研究部,下設研究組、清理髮掘組,繼續為地誌博物館的基本陳列規劃方案,分別用專題展覽的形式,在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籌備或展出。展覽主要有:《上海社會生活今昔對比文獻圖影展覽》(1962年)、《長江水文考古展覽(上海部分)》(1977年)、《上海地方歷史文物文獻展覽》(1977年)、《辛亥革命在上海》(1981年)等。同時,經鑑定、整理,出版或印行了上海地方資料集,有《上海史料叢編?鄉里小志》二十種、《蘇松地區太平天國史料》三種、《上海農諺》、《徐光啟手跡》、《明上海露香園顧繡精品》等。
1983年9月,復籌備上海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工作,以上海農業展覽館第五館為臨時館舍,於1984年5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定名“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展覽面積約900平方米,分“序廳”、“上海的原始文化”、“古代上海”、“近代上海”、“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現代上海”等五個部分,通過1300餘件文物、文獻及圖片等資料,展示了上海自遠古至1949年數千年間的歷史畫卷。
1983年,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暫借西郊上海市農業展覽館第五館作為臨時館址,1984年5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列館通過一千三百多件文物、文獻以及圖片等資料,綜合展示了上海從遠古到1949年上海解放這一漫長的歷史畫面。
1991年7月改現名。
1991年10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虹橋路1286號全新開館,基本陳列為“近代上海城市發展歷史陳列”,展出文物1500餘件,分六個部分,全面地展示了自1843年開埠到1949年解放的百年上海風貌,內容涵蓋近代上海租界的開闢和消亡,市政面貌的日趨改善,經濟的迅速崛起,文化的日益繁榮,移民社會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百年來的政治風雲。該陳列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首次“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之一,因租賃期滿於1999年3月關閉。
2001年5月,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籌建之“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於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裙房內向社會開放。陳列館分“華亭溯源”、“城廂風貌”、“開埠掠影”、“十里洋場”、“海上舊蹤”五個部分。主要以場景和模型的藝術手法,輔以音響、多媒體資料查詢裝置及多媒體影視模型合成裝置等展示手段,以城市建築發展為主要線索,反映自古至今上海從一個濱海漁村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工商都市的過程,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歷史演變。
2003年1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年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了大量的臨時展覽和流動展,如 “孫中山與上海——文物文獻檔案展”、“摩登都會——滬港社會風貌”展、“東風西漸——歐洲瓷器展”,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效益。在把各式展覽推向社會的同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還多次舉辦“名家談上海”系列公益性講座,宣傳了上海地方歷史和文物博物館知識,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其他雜項等。其中明代韓希孟顧繡花卉蟲魚冊、侯峒曾行書軸、七寶寺藏金字寫經、近代陳化成抗英遺物“振遠將軍”銅炮、太平天國大花錢、原滙豐銀行門前銅質對獅、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界碑等是館藏重要文物。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期堅持開展對上海地方文物歷史、民情風俗、人文環境、城市變遷、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學術考察與研究,編輯出版了大量著作。自2002年起,編輯出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2007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成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城市博物館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單位。作為國際博協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OM-CAMOC)的主要成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城市博物館的合作,為推動城市博物館的發展作貢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項目作為“十二五時期重大文化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未來的新歷史博物館將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地方志博物館,定位於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一座全面展示上海古代與近代文物歷史的新博物館可望亮相申城
近年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把各式展覽推向社會的同時,舉辦了多次“名家談上海”系列公益性講座,宣傳了上海地方歷史和文物博物館知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07年,發起舉行中國博物館學會城市博物館委員會國際研討會,被推舉為首任委員會主席成員單位。此外,作為國際博協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OM-CAMOC)的主要成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城市博物館的合作,為推動城市博物館的發展作貢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系政府全額撥款運作的事業機構,人員編制74人。新館擬設上海歷史文物研究中心(陳列研究部)、歷史文物保護和鑑定中心(保管部、文物徵集部)、文化交流中心(社會教育部)、上海歷史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出版部)、辦公室、保衛處(消防安保)、行政處(保潔、物業與工程部)以及綜合服務部等部門。

館藏文物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地誌性博物館。專門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標本,對地方自然環境、資源、社會歷史發展和建設成就進行研究、陳列。臨時館址在上海市虹橋路。1984年5月開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該館藏品包括前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所存在內,總數約1.8萬件。重要藏品有七寶寺藏五代金字寫經、明徐光啟農書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劃界碑。現有陳列有出土文物、傳世文物、近現代革命文物、文獻和租界殖民主義遺物1300餘件,展示上海從遠古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介紹了上海市在長江口南岸的沖積平原上伴隨大陸逐步向海面延伸的過程,古代的漁撈、製鹽、織布、沙船海運的興起,以及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的發展。
陳列也反映了鴉片戰爭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出現租界,成為冒險家的樂園,以及後來成為中國工業和工人運動中心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直到上海解放的革命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雜類。藏品主要來自上級部門調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系統內其他單位移交(上海博物館等),另有市場徵集、參與拍賣、接受捐贈所得。重要藏品有:上海古文化遺址出土石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徐光啟墨跡,珍本上海地方志,上海碑刻拓本,陳化成督造振遠將軍銅炮,太平天國大花錢,滙豐銀行銅獅子,1893年清政府和英美租界會同樹立的界碑,1895年道白生公司製造清花機,吳昌碩墨跡,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選票,紐約版孫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四方連郵票,民國百子大禮轎等。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期堅持開展對上海地方文物歷史、民情風俗、人文環境、城市變遷、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學術考察與研究,已逐步形成一支術有專攻的科研隊伍。建館以來,先後編輯出版了《孫中山在上海》、《文物薈萃》、《上海百年掠影》、《舊聞珍影》、《四個月的戰爭:“八一三”淞滬抗戰紀實》、《海上風情》、《上海歷史油畫新作》、《走在歷史的記憶里:南京路1840-1950》、《20世紀初的中國印象》、《九府裕民-上海錢莊票圖史》、《老上海的當鋪與當票》、《百年回望——上海外灘建築與景觀的歷史變遷》、《中國的租界》、《武漢舊影》、《廈門舊影》、《青島舊影》、《海上名醫—張氏中醫世家》等著作。1998年,出版了介紹上海歷史文化的多媒體光碟《上海百年》。自2002年起,編輯出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參與上海市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上海通史》、《上海大辭典》等的編輯。

歷任領導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歷任負責人為:沈之瑜(上海市文化局社會文化事業管理處處長,1953)、汪倜然(社會文化管理處文獻博物館科科長,1953)、王言夫(1956)、吳靜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歷史研究部主任,1961)。歷任館長為:黃宣佩(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領導小組組長,兼,1984)、姚慶雄(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館長,1990-1992)、潘君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1993-2003)、杭侃(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法人代表,2003-2007)。現任館長為張嵐(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法人代表,2007- )。

場館特色

展覽部的主要任務是在館長室的直接領導下,圍繞館的中心工作,結合我館研究成果和徵集成果,開展上海史有關陳列展示工作。
展覽部展覽部
成立於2004年的展覽部是我館一個年輕的部門。在我館新館項目尚未落實、缺乏長期展覽陣地的情況下,舉辦臨時展覽無疑是我館形象宣傳的一個重要視窗。兩年來,展覽部設計製作的臨時展覽有:“暴虐與抗爭—外僑鏡頭中的八一三淞滬抗戰”、“上善若水 海納百川—館藏海上畫派精品畫展”、“雷士德工學院建校70周年紀念特展”、“前世風景—近代上海婦女服飾回眸”、 “見證歷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抗戰文物圖片展” 、“百年前海上女性時尚” 、“老上海風情—香港哲夫先生捐贈明信片展”等。為配合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和建黨80周年,還分別舉辦了系列展覽,得到了社會的好評。2006年初,在廣州市博物館舉辦了《點石齋畫報》原稿精選展。6月中旬,為配合第一個“文化遺產日”的實施,積極參與上海市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成為展會中的一個亮點。
展覽部同時承接本地及外埠的相關展覽設計製作業務,歡迎來人來電洽談。

參觀信息

捷運
乘2號線到陸家嘴站下車,從1號口出來即可。
公交
乘都市觀光旅遊2線到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站下車,或乘81、779、939等到陸家嘴環路豐和路站下車。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