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業大學校志

上海工業大學校志

《上海工業大學校志》是方明倫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工業大學校志
  • 作者:方明倫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上海工業大學校志是由概述、大事記,各專篇所組成,記述時間從1960年建院至1991年(個別統計數字至1991年以後)。1992年至1994年5月學校主要情況以補遺形式附錄於後,整個志書以文字記述為主,並配以圖表。
二、本志編篡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力求如實記述學校歷史與現狀,詳今略古。

作品目錄

封面
上海工業大學校志
題詞
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於1990年8月8日為我校建校三十周年題詞。
題詞附圖
圖片
江澤民接見錢偉長
朱熔基來校與錢偉長交談(1989)
李嵐清來校視察,受到吳程里、方明倫等的歡迎.(1994)
費孝通來校報告(1986)
朱開軒來校視察(1990)
黃菊參加校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大會(1987)
汪道涵為師生作報告(1986)
芮杏文與學生交談(1985)
學校大門
第一教學樓
行健樓
圖書館
辦公樓
學生宿舍
物理實驗室一角
金工實習車間
閱覽室
室內體育館
演講廳
游泳池
IBM-4361中型計算機
計算中心終端室
陽極轉耙X衍射儀
三座標測量儀系統
T-10加工中心
徐匡迪在指導研究生
教授和青年教師研究教學工作
教師指導學生做畢業設計
總工程師班學員在工廠調查研究
測量
向優秀的留學生授予好學生證書
機器人系的上海1號機器人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機械系液壓油用磷氮型無灰抗磨劑製備工藝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冶金系教授在研究微量元素在材料中的作用
自動化系國家專利的解耦變頻調速工業套用裝置在進行系統調試
電機系計算機書法研究開闢了工程技術和書法藝術相結合的新領域
通信系教授在研究具有畫中畫功能的數位電視
王力平回校作形勢報告
鄭令德與教師談心
軍訓
師生參加上海重點工程建設勞動
勞模大專班師生聯誼活動
參加業餘黨校的學生在討論
體育盛會
工大之舂藝術節
十月歌會
大學生科協活動
文藝界著名人士來校指導
中外著名學者相聚在工大
國際著名學者受聘儀式
張華接見來訪的蘇聯科學院院士(1985)
日本東京六大學藍球隊來校訪問
根據校際協定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代表團來訪
外國高級進修生與青年教師合作進行科研
科技開發的部分產品
鋯列系產品人造寶石晶體
中金1號及亞鉑金材料
尚功科技開發總公司在深圳的中外合資企業
財務管理電腦化
豐富美味的菜餚和點心
牙科手術
上海工業大學校園模型
目錄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組織機構
第一章 領導體制
第一節 隸屬關係
第二節 領導體制
第三節 校務委員會
第二章 行政機構
第三章 其它機構
第一節 校學術委員會
第三節 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聘任委員會
第四節 教師職務聘任監督仲裁委員會
第五節 校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會
第六節 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委員會
第七節 校文化藝術指導中心
第八節 校體育運動委員會
第十節 校學生工作委員會
第十一節 校精神文明活動委員會
第十二節 校紅十字會理事會
第十三節 校級專門委員會
第二篇 教育
第一章 專業設定與教學計畫
第一節 專業設定
第二節 教學計畫
第二章 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
第一節 教育內容
第二節 教育方法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節 專業設定和研究方向
第二節 培養計畫與課程設定
第三節 學位論文與學位授予
第四節 研究生指導教師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成人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夜大學
第三節 繼續教育
第四節 自學考試
第五節 其他教育
第五章 管理與改革作
第一節 教學行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建設
第三節 課程建設與教學獎勵
第四節 上級檢查與評估
第五節 教學改革
第三篇 科學研究
第一章 科研經費
第一節 歷年科研經費情況
第二節 科研經費來源
第三節 科研經費的使用
第二章 科研項目與成果
第一節 科研項目任務來源
第二節 科研鑑定及獲獎情況
第三節 科技獎獲獎項目一覽
第三章 重大科研成果項目簡介
第四章 科研機構
第一節 研究所
第二節 研究室
第五章 重點學科建設
第一節 重點學科建設的過程
第二節 實驗室建設
第三節 科研及研究生培養
第四節 梯隊建設與學科特色
第六章 科研管理
第一節 機構及體制
第二節 計畫、選題、檢查與設備
第三節 成果鑑定
第四節 獎勵申報
第五節 上海工業大學科技進步獎
第六節 改革措施
第七章 科技情報、學術刊物與學術活動
第一節 科技情報
第二節 學術刊物
第三節 學術活動
第八章 專利
第一節 獲得專利權的科研成果
第二節 專利事務
第九章 科技開發與創收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聯營實體及協作單位
第三節 經營項目與產品
第四節 經濟效益
第四篇 學院、系、部
第一章 學院、系、部的設定
第二章 學院
第一節 經濟管理學院
第二節 計算機學院
第三章 系、部
第一節 機械工程系
第二節 冶金及材料工程系
第三節 工業自動化系
第四節 電機工程系
第五節 機械自動化及機器人工程系
第六節 化學化工系
第七節 土木工程系
第八節 通信與電子工程系
第九節 基礎課教學部
第十節 人文社會科學
第五篇 教職工
第一章 教職工的來源與結構
第二章 教職工的培養
第一節 教師的培養和提高
第二節 職工的教育與培養
第三節 人物表
第三章 職稱評定
第一節 教師職務的晉升與管理
第二節 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名錄
第四章 教職工的離退休
第一節 離休
第二節 退休
第六篇 學生
第一章 招生
第一節 本科生和專科生
第二節 研究生
第三節 外國留學生
第二章 學生管理
第一節 本、專科生管理
第二節 研究生管理
第三節 留學生管理
第四節 獎懲翻度
第五節 助學金與獎學金
第三章 學生課餘生活
第一節 學生社團
第二節 研究生課餘生活
第三節 留學生課餘生活
第四章 畢業及分配
第一節 畢業生、學士生及雙學科學士生
第二節 畢業分配
第三節 畢業分配製度的改革
第四節 綜合測評
第五節 校友會
第七篇 教育設施
第一章 校舍與基本建設
第一節 基建發展概況
第二節 征地
第三節 人防工程建設
第四節 校園總體規劃
第五節 設計
第六節 機構與管理
第二章 實驗室
第一節 實驗室建設
第二節 實驗經費
第三節 重點實驗室簡介
第四節 實驗室管理體制及人員結構
第五節 管理與改革
第三章 圖書館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館舍與設備
第三節 採集編目與收藏
第四節 教學與諮詢
第五節 管理
第四章 校辦工廠
第一節 校辦總廠
第二節 上海工業大學機械廠
第三節 上海工業大學電子儀器廠
第四節 上海工業大學熱處理廠
第五節 油品加工廠
第五章 出版印刷
第六章 電化教育
第七章 體育場所與設施
第八篇 行政管理
第一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管理體制
第二節 經費的管理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改革
第二章 人事與勞資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勞動工資
第三節 獎勵制度與獎金髮放
第四節 校外引進人員的管理
第五節 出國人員的管理
第六節 征地農民的安置
第七節 人事制度的改革
第三章 後勤保障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醫療保健與愛國衛生
第三節 膳食供應
第四節 生活服務及其它
第五節 房產管理
第六節 校園綠化
第七節 基礎設施
第八節 交通運輸與通訊
第四章 安全保衛
第五章 審計
第六章 檔案管理
第一節 人事檔案
第二節 文書檔案與科技檔案
第九篇 國內外交往
第一章 國外交往
第一節 對外學術交流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專家工作
第三節 國際協作與交流
第四節 出國講學或學術交流
第五節 外事工作的管理與改革
第二章 國內交往
第一節 校際協作
第二節 藉助社會力量,實行開門辦學
第十篇 中國共產黨
第一章 黨委會
第一節 黨委會的建立和發展
第二節 黨委會的組織機構
第二章 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章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宣傳工作
第一節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節 形勢任務教育
第三節 黨員及幹部教育
第四節 精神文明建設
第五節 宣傳輿論陣地
第四章 黨的組織工作
第一節 黨的組織建設與思想建設
第二節 幹部工作
第五章 黨的統戰工作
第六章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第七章 人民武裝工作
第十一篇 民主黨派與民眾團體
第一章 民主黨派
第一節 民主同盟
第二節 九三學社
第三節 民主建國會
第四節 致公黨
第五節 民主促進會
第七節 農工民主黨
第二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婦女委員會
第三節 共青團
第四節 學生會
第十二篇 人物傳
鄭家俊
張敬人
熊樹人
張璣
楊一儂
陳彬
凌松年
劉美蔭
張魯伯
范兆倫
翟為霖
趙一民
胡之光
張錫令
補遺
一、大事記
二、組織機構
三、綜合改革
四、基本情況統計
附錄1 教職工名單
附錄2 學生名單
編後記
上海工業大學校志編篡人員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