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生態用地利用與保護研究

《上海大都市生態用地利用與保護研究》是由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胡國俊、張洪武、王寒梅、施玉麒、高魏、許偉、王克強、呂珊、邵一希、謝萌秋、張群、朱蕾、曹操、饒良偉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大都市生態用地利用與保護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胡國俊、張洪武、王寒梅、施玉麒、高魏、許偉、王克強、呂珊、邵一希、謝萌秋、張群、朱蕾、曹操、饒良偉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70137
成果名稱
上海大都市生態用地利用與保護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胡國俊、張洪武、王寒梅、施玉麒、高魏、許偉、王克強、呂珊、邵一希、謝萌秋、張群、朱蕾、曹操、饒良偉
研究起始日期
2015-10-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6-04-01
主題詞
生態用地 生態質量 空間布局 碳氧平衡 需求側管理

成果摘要

課題提出從供給側角度增加生態用地數量和質量、從需求側角度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的思路,以解決上海生態用地規模下降趨勢仍延續、城市和鄉村地區生態相對質量分化、生態用地布局分散、連通性不足及多頭管理嚴重等問題。 研究提出,一是增加生態用地規模,以生態保護紅線為基礎,通過建設用地減量化、城市建築綠色化等方式增加生態面積;二是最佳化生態用地結構,加強土地複合利用、建設用地減量化和生態用地立體化發展,提高森林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三是最佳化生態用地布局,強化“環”、“廊”布局,在上海東部和東南部增加兩條生態廊道,連通市區和近海生態空間;加強“網”、“區”空間聯繫,加強立體化綠網、農田林網和生態用地保護區建設;聚焦“園”,加強郊區郊野公園、城市公園、沿海灘涂濕地公園建設。四是提升生態用地質量,建立並完善生態用地等級評價體系和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全市生態斑塊連通性和聚集度;加強需求側管理,疏解上海市非核心功能,通過減少火力發電等增加虛擬用地方式,增加生態用地面積。五是加強生態用地長三角協同管理機制,完善相關法律制度。,課題提出從供給側角度增加生態用地數量和質量、從需求側角度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的思路,以解決上海生態用地規模下降趨勢仍延續、城市和鄉村地區生態相對質量分化、生態用地布局分散、連通性不足及多頭管理嚴重等問題。 研究提出,一是增加生態用地規模,以生態保護紅線為基礎,通過建設用地減量化、城市建築綠色化等方式增加生態面積;二是最佳化生態用地結構,加強土地複合利用、建設用地減量化和生態用地立體化發展,提高森林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三是最佳化生態用地布局,強化“環”、“廊”布局,在上海東部和東南部增加兩條生態廊道,連通市區和近海生態空間;加強“網”、“區”空間聯繫,加強立體化綠網、農田林網和生態用地保護區建設;聚焦“園”,加強郊區郊野公園、城市公園、沿海灘涂濕地公園建設。四是提升生態用地質量,建立並完善生態用地等級評價體系和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全市生態斑塊連通性和聚集度;加強需求側管理,疏解上海市非核心功能,通過減少火力發電等增加虛擬用地方式,增加生態用地面積。五是加強生態用地長三角協同管理機制,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