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初創於 1907 年,1952年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而停辦,1985年恢復建系。2007年“岩土工程”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08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並且連續三次通過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專業評估。2010年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12年獲上海市建設世界一流學科B類資助。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並第四次通過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專業評估。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B+,位列全國14名。

土木工程系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二級學科有: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基本介紹

系史沿革,系情總覽,科研概況,師資力量,部分專家學者,國際合作,

系史沿革

1907年,交通大學開設鐵道工程專科班;
1913年,鐵道工程專科改為土木科;
1920年,土木科調入交通大學唐山學校;
1929年,交通大學上海校部復設土木科;
1952年,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而停辦;
1985年,恢復建立土木建築工程系;
2007年,“岩土工程”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2008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
2010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試點單位之一;
2012年,獲上海市建設世界一流學科B類資助;
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並第四次通過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專業評估;
2018年,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土木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B+,位列全國14名。根據英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科位列世界36名,居國內第三位。

系情總覽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歷史悠久,早在1907年學校就設立了土木專業,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設立土木工程專業的院校之一。交大土木工程學科人才輩出,校友包括茅以升張光斗劉建航董石麟孫鈞等著名學者。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併入同濟大學,1985年恢復建系,目前隸屬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現有本科專業為土木工程,已連續四次通過國家住建部的專業評估,教學特色是力求培養“複合型”、“寬厚型”和“外向型”人才,在重視基礎性知識學習的同時,強調外語、經濟管理能力的培養。本科畢業生獲工科學士學位。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設有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三個碩士點,並設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岩土工程”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08年土木工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0年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12年獲上海市建設世界一流學科B類資助。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恢復建系30餘年來,土木工程專業發展迅速,據2018英國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科位列世界36名,居國內第三位。
2013年,土木工程繫結合“卓越工程師”計畫調整了課程大綱,重點強化了設計、施工類課程的專業實踐環節,形成並加強了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目前,土木工程系共設定了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和個性化教育課程等四類課程,總計179個學分。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學分占16.2%,基礎類與專業類課程學分占33.5%,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占22.9%,人文社科類通識教育課程學分占20.7%。
近五年來土木工程系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60餘名、碩士研究生350餘名。獲得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2人,獲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稱號8人、上海市優秀碩士論文稱號5人。擁有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門(21世紀的工程人才),上海市精品課程4門(結構概念設計、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土木工程概論、鋼結構基本原理)。學生屢獲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和全國大學生岩土工程競賽一等獎。土木工程系產學研合作卓有成效,國際化辦學富有特色,與上海建工集團、上海寶鋼集團等大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將成果套用於重大工程建設,如上海科技館、三峽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上海磁懸浮與軌道交通、上海世博會場館、首都機場航站樓等,與美、日、德、英等國20餘家大學和大型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

科研概況

圍繞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海洋岩土力學與工程、地下工程中的岩土問題、大跨空間結構與新型結構、結構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土木工程與海洋結構安全防災等方向的學科特色日漸凸顯。近5年學科總科研經費近1.5億元,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20多項;主持承擔百餘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近5年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重點和面上項目50餘項(專任教師人均近1項),國家“973”計畫項目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計畫項目10餘項。五年來發表期刊論文逾600篇,含SCI收錄論文400餘篇;高水平論文增長顯著,2010年來在土木工程領域SCIE論文發表量已進入全球高校前40名,且在影響因子前25%期刊的發表論文數量躋身全球高校前30名。近3年申請發明專利100多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轉讓與套用近30項。10餘人次擔任國際期刊的主編或編委。編寫著作與教材10多部。
土木工程學科現有科研機構有:岩土力學與工程研究所(葛修潤院士任所長)、上海交通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趙金城教授任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安全與防災工程研究所(陳龍珠教授任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胡昊教授任所長)、隧道與橋樑工程研究所(瀋水龍教授任所長)、上海交通大學BIM研究中心(劉西拉教授任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周岱教授任主任)、環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張衛剛教授任主任)、建築工業化研究中心(楊健教授任主任)、核電新型結構安全與耐久性聯合試驗中心(宋曉冰副教授任主任)、土木工程與建築實驗中心等。

師資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現有教師67人,其中正高24名、副高23名,55歲以下專任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海外博士學位18人。高層次人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中組部千人計畫學者1名、青年千人計畫學者2名、青年拔尖人才計畫學者1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名、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上海市教學名師1名,上海市千人計畫學者3名,上海市東方學者1名,上海市領軍人才計畫學者1名,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計畫學者1名,上海市曙光學者2名,上海市啟明星學者2名,上海市晨光學者1名,上海市浦江學者7名。多支創新團隊實力水平快速提升。

部分專家學者

葛修潤(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石麟(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西拉(講席教授、上海市教學名師)、鄭東生(講席教授、千人)、張璐璐(青年長江學者、青年拔尖人才、優青)、楊健(青年千人)、韓兆龍(青年千人、上海市東方學者)、周岱(長聘教授、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瀋水龍(長聘教授,上海市浦江學者)、趙金城(長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徐永福(長聘教授、新世紀優秀人才)、陳務軍(長聘教授)、陳龍珠(上海市曙光學者)、柴錦春(上海千人)、張國平(上海千人)、楊峻(上海千人)、羅先啟(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振南(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劉清風(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畫”)、包艷(上海市浦江學者)等。

國際合作

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等10餘所歐美日一流大學建立了實質性、平等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關係。5年內38人次到國外進修學習、合作科研或講學,含4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22人次。包括美、英等國土木工程學會主席在內的國際知名專家學者訪問上海交大常態化,全學期授課或舉辦前沿系列講座;接待來訪海外學者59人次,學術報告25人次;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近百人次。根據2013-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繼連續五年入圍世界前100名榜單後再創歷史新高,位列世界第30-40名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