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考棚

上江考棚

上江考棚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今老門東境內。南京在明、清兩代設有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因安徽居長江上游,習稱上江;江蘇處長江下游,故稱下江。考棚是來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考場和考生居住的房舍群。

明朝時期,每到三年各省都會舉行一次“鄉試”,老百姓稱之為“大比”之年。當時的兩江(時稱安徽為上江,江蘇為下江)各縣、州、府的秀才、廩生等雲集江南貢院應試,考中者即為舉人。參加“鄉試”之前,報考人必須通過預試。預試的場所,正稱為考棚,南京設定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上江考棚也就成了安徽學子的預考考場,這個制度一直沿襲至清朝未曾改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江考棚
  •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區老門東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

歷史沿革

南京在明、清兩代設有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因安徽在南京之西,居長江上游,習稱上江;江蘇處長江下游,故稱下江。考棚是來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考場和考生居住的房舍群。
清末廢科舉後一度閒置,張謇曾於此創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即河海大學的前身。
1923年安徽旅寧人士在上江考棚成立安徽公學(後稱安徽中學),聘請陶行知、姚文採為正、副校長。陶行知在1923年到1927年任校長期間,曾多次在此給學生講話。
1946年6月陶行知在上海逝世。為了紀念陶行知先生,把原上江考棚的正堂改為“行知館”。縣在廈門上的“行知館”匾額,原為姚文采所書,“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砸。現縣掛的匾額,為陶行知的老友、書畫家許士騏先生手筆。解放後,行知館先作為市立六中的禮堂,現為學生的閱覽室。

建築規模

上江考棚在南京前後共有三處,白下路六中院內的這一處上江考棚,是於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由安徽士紳集資修建的。現作為行知館的上江考棚正堂,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歷史。原上江考棚建築,完全是清代風格。大門前為一廣場,兩旁有雕刻精細的石獅子一對(毀於“文化大革命”),門前對面有大照壁(毀於抗日戰爭)。正堂(現行知館)開始叫明倫堂,門前有座石砌平台,周圍是花圃,有紫藤纏繞的走廊。
上江考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