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揚子台褶帶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模式研究

《上揚子台褶帶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模式研究》是由成都理工大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鄒灝、張壽庭、徐勝林、方乙、曹華文、侯典吉、劉磊、李傑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揚子台褶帶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模式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 主要完成人:鄒灝、張壽庭、徐勝林、方乙、曹華文、侯典吉、劉磊、李傑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10306
成果名稱
上揚子台褶帶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模式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
主要完成人
鄒灝、張壽庭、徐勝林、方乙、曹華文、侯典吉、劉磊、李傑
研究起始日期
201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6-12-01
主題詞
揚子褶皺帶;重晶石-螢石;礦床;成礦模式

成果摘要

研究區位於上揚子台褶帶,該地區重晶石-螢石礦規模巨大,分布面積廣,前景十分可觀,分布面積大於1.8萬平方公里,目前已發現的已發現的重晶石-螢石礦床(點)達到134個,重晶石-螢石礦脈 310多條。 項目從實際地質調查為出發點,開展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和流體包裹體研究等多技術(方法)聯合套用,查明上揚子台褶帶地區熱液脈狀層控重晶石-螢石礦的形成演化過程,並建立成礦模式。以熱液礦床成礦理論與層控礦床控礦理論為指導,著力於上揚子台褶帶地區熱液脈狀層控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過程和成礦模式研究。 項目確定了礦區的成礦地質背景和礦床控礦因素,查明了礦床的成礦溫度、成礦時代和成礦物質來源,總結了該區域的成礦規律與找礦模型,為下一步找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地質依據和指明了方向,並將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了10篇,其中2篇被SCI收錄,1篇為被EI收錄,5篇為中文核心期刊。此外,該項目的成果為四川盆地東南部地區重晶石-螢石礦的找礦與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礎地質資料和理論指導,在實際生產中取得廣泛的套用,並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價值,為相關礦產的勘查節約的成本。,研究區位於上揚子台褶帶,該地區重晶石-螢石礦規模巨大,分布面積廣,前景十分可觀,分布面積大於1.8萬平方公里,目前已發現的已發現的重晶石-螢石礦床(點)達到134個,重晶石-螢石礦脈 310多條。 項目從實際地質調查為出發點,開展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和流體包裹體研究等多技術(方法)聯合套用,查明上揚子台褶帶地區熱液脈狀層控重晶石-螢石礦的形成演化過程,並建立成礦模式。以熱液礦床成礦理論與層控礦床控礦理論為指導,著力於上揚子台褶帶地區熱液脈狀層控重晶石-螢石礦的成礦過程和成礦模式研究。 項目確定了礦區的成礦地質背景和礦床控礦因素,查明了礦床的成礦溫度、成礦時代和成礦物質來源,總結了該區域的成礦規律與找礦模型,為下一步找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地質依據和指明了方向,並將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了10篇,其中2篇被SCI收錄,1篇為被EI收錄,5篇為中文核心期刊。此外,該項目的成果為四川盆地東南部地區重晶石-螢石礦的找礦與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礎地質資料和理論指導,在實際生產中取得廣泛的套用,並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價值,為相關礦產的勘查節約的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