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舞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思舞鹿
- 地理標誌:壯族自治區
據歷史記載,鹿和鶴一樣,都是吉祥長壽的生靈,素有仙鹿仙鶴之稱,自古以來,因“鹿”與“祿”諧音,所以,鹿又象徵著富裕。在傳統的壽畫中,鹿常與壽星作伴,示祝長壽。早在清朝時代,當地曾經有過水痘傳染病,這種病傳染範圍廣,傳染速度快,而且感染的這種病的人群多為少年兒童,如果不及時醫治時,就會嚴重危及小孩子的生命安全,當地居民就用鹿的糞便和鹿角用火烘焙乾後做藥引,給小孩子服下後,水痘病竟然痊癒了。為了紀念鹿的功德,上思縣的壯鄉人民家家戶戶就用優質黃泥、白布、牛皮紙、砂紙、漿糊、竹條、染料等材料模仿仙鹿的形狀製作鹿頭和鹿衣,每到逢年過節時就讓自家的孩子們扮演小鹿在院子裡模仿小鹿的動作翩翩起舞,以示小孩們來年少災少病、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吉祥如意,聰明伶俐。
上思舞鹿從產生以來未曾中斷,是當地壯族居民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祝福舞蹈,在壯族鄉村頗受歡迎。她具有傳遞民族精神文化的功能,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主要由舞蹈、鑼鼓演奏組成。舞鹿藝術的產生是中國民間舞蹈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它完整地保存了上思人民幾百年來生活、勞動、情趣、性格、風俗民情的記載。她具有展現地域特色的民族藝術特徵。“平安、吉祥、和睦、幸福”是壯鄉美好的願望和寄託,舉行舞鹿活動,是把希望化為具體的祝福行為。當地人認為少年兒童童真無邪,言行純真可信,以孩童舞動的鹿舞來祝賀就特別吉祥。
上思舞鹿其繁衍發展的歷史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是從萌芽到初具規模階段。從清朝初期時期的萌芽,經明清時期的發展特別是至清代中期,形成具有一定規模,趨於成熟的深受人民喜愛流行甚廣的民間藝術。
二是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上思舞鹿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新中國解放後舞鹿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是新中國成立後,原來只在上思壯鄉人民自家院落耍弄的舞鹿走進了藝術殿堂,被譽為上思壯鄉人民舞蹈的典型代表,文革期間受到嚴重的衝擊和摧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舞鹿活動藝術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