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宮寺又名上古寺,坐落在陝州區店子鄉白石崖村黃野組東邊海拔1000餘米的高山上,店子鄉與宮前鄉劃分界之間,距市區60公里,距白石崖村8公里,東至卜雲寨,西至跑馬嶺,南至四龍潭,北至尖山頂,相傳唐太祖李淵之女在此出家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宮寺
- 地理位置:陝州區店子鄉白石崖村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皇姑墳石塔
- 又 名:上古寺
- 海 拔:1000餘米
歷史,文化,民俗,
歷史
古寺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漢末年〔公元184年--220年〕間,該寺山高林密,祥雲繚繞,溝壑縱橫,空氣新鮮,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處,就在當時有一位尚古道士,在此修行,功德圓滿, 並圓寂與此,後在此修建大佛寺,大殿幾處,供奉燃燈佛等。
相傳大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649年),已退為的太祖李淵突患疑難之症,御醫診斷需用至親明珠配伍而治,其子女面面相視,噤若寒蟬,唯聰慧睿智之長平公主願捐器官救父,父疼女而拒之,但公主愛父心切,決不放棄,隨手術而醫之。
從此公主五官毀面容陋醜見人,無意留戀宮廷生活,誠心向佛,出家上古寺削髮為尼,縱觀唐朝歷史,唐宗室先後出家的公主達六人之多,但不久多數還俗,因大唐和吐蕃聯婚之故,只有公主不願遠嫁吐蕃而出家,躲過一時即還俗嫁人,唯獨長平公主一心向善,佛心永駐,修成正果,公主壽至一百有三,無疾而終。
長平公主圓寂後,人民感念她敬老愛老之傳統美德,又得到陝州知州大力支持,在公主生前住地修建皇姑寺,與大佛寺並列依山而建,雕樑畫棟,雄偉壯觀,置神龕暖閣,塑畫金身而供奉之,奉稱“皇姑”。
文化
在1958年的大躍進年代,經過幾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紅衛兵蜂擁而至,炸毀了整個寺院,毀壞了鐵鑄大佛像,至今留下了大佛像的下身部位,皇姑塑像被人推倒,神像之骨架方木神樁完全裸露出來。殘牆斷壁,荒草叢生,回首舊鄉國,風物盡荒涼。人們在第一眼看到神柱上記載著主人身世的一行文字:“太祖李淵之長平公主”,讓人心感欣慰。
寺院原有皇姑庵一處,其遺址在廟西200米處 之林蔭深處,現有牆基留存,廟西150米處有皇姑墳三個墓冢,真假難辨,當初為防被盜而設兩個疑冢 ,皇姑俺南50米(下方)處有一口小井,常年累月水都能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滲出,在廟東30米有一蓮花石銘,也叫契約石銘,鐫刻皇姑寺所述界山範圍,當時因為南陽村水家與趙原村趙家多次打官司爭奪原始森林所用權,後經幾方多次協定磋商,達成共識,決定立此石契為據。石壁字刻兩段內容為:“大落山上古寺四至,東至寺西,西至大嶺,南至四龍潭,北至大嶺山”、寺是皇姑寺,山是帶羅山,東至卜雲寨,西至跑馬嶺,南至四龍潭,北至尖山頂”,文化大革命時,契約石有些關鍵文字被別有用心之人砸沒,已看不清楚,帶羅山指此契約劃定邊界以內地盤,為皇帝賜予公主之封地,亦即賠嫁品。
民俗
自建寺起,四方昇平,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現因年久失修廟塌像毀,村民有疾病跪原址相求病癒,久旱百姓上山祈禱下山百步大雨傾盆,欲求諸事一一靈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恰逢天下共和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2006年由黃野村民朱立群、李小巧、尚粉榮等善行居士發心倡議重修古寺,一乎百應慷慨解囊,年逾化甲破石築路,人扛肩背,增其舊置,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峻工修善一新得現昔莊嚴,開光立碑。現
有大殿一座,坐落於上古寺原址,殿內供奉有如來佛祖 、觀世音菩薩、 皇姑、迦藍、藥王、關公。殿前西面有一座空房設為寮房和齋堂,古寺為方圓百里善信集散敬神的場所,從二零零七年起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為法會日,誠邀各地有志之士善男信女參與法會。
如今的上古寺和皇姑寺重建合二為一,塑像也供奉在一個大殿之內,人們俗稱“上宮寺”,該寺地偏山高,一直禁錮著人行的腳步,近年來黃野村、白石崖村善信們相繼修通通往古寺路段,不要再讓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從此沒落。
2017年3月,店子眾善信們為了不讓古文化遺址遺失,代代相傳編輯百科發布,拿摩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