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行

《上太行》是明代政治家于謙所做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通過描寫巍巍太行的西風勁草、落日暮雲、高天歸鳥等蒼茫壯闊景象,表現出詩人闊大的胸襟;末尾一句描寫詩人立馬太行,雄視千里的英雄形象,使讀者感受到了他兩鬃霜華卻壯心不已,輾轉千里卻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懷。全詩寫得沉鬱頓挫,感人至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太行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于謙
  • 作品出處:《于忠肅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上太行
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空鳥獨還。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內的太行山。
②斑斑:草色間雜。
③霜華:形容如霜花一樣花白。千里客:作者自稱。

作品譯文

晚秋西風蕭瑟,落日斜照著茫茫的山野,放眼處寒草斑斑,氣清雲淡,高空中飛鳥獨還。
兩鬢白如霜雪的老人在山道間策馬前行,他策馬奔行再次前去巡視太行山。

創作背景

宣德五年(1430年)時于謙三十三歲,以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兩省,達十七年之久。回京議事,因未給操縱朝政的宦官王振送禮,被誣下獄。數月後釋出,又派他巡撫山西、河南。這時他已五十餘歲。從詩的後兩句來看,這首詩當作於第二次出巡兩省時。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行旅詩,前兩句描繪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蒼茫的秋景圖。最先曝露讀者眼帘的是“西風”兩字,既點明上太行的季節,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勁掃落葉的秋風拂面吹來,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肅殺而惆悵思歸。詩人登臨眺望,只見夕陽西墜,或枯黃或殘綠的雜草在落暉中陰暗參差,顯得色彩錯雜斑駁。平視惟有滿山遍野的衰草,夾著殘光慘澹的落日,一片蕭索;仰望呢,暮雲逐漸密布了高遠的秋空,籠罩了連綿的群山,朦朦朧朧、寂寂寥寥,只有一隻回山歸巢的鳥兒在孤飛,夠淒清的。蕭索淒清構成了詩人即景抒情的環境氛圍。在這裡,歸鳥的描寫頗有畫龍點晴的妙用,它不僅僅以其飛動點活了靜態的畫面,也不僅僅以其渺小襯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於以其獨還故巢寄寓了作者濃厚的思鄉之情,與前面令人思歸的氣氛正相呼應。這兩句寓情於景,為後兩句的抒情作了鋪墊。
“兩鬢霜華千里客”,是詩人自謂。詩人自二十五歲入宦途起,先後出使湖廣,招撫川貴,巡按江西,三十三歲時巡撫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經鬢髮花白;長年累月地遠旅他鄉、奔波道路,寫此詩時在山西巡撫任上,與家鄉錢塘遙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為客。這一句準確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鄉歲月之久,距離之遠,卒使人想起元人馬致遠的一首著名散曲《天淨沙·秋思》:“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前三句從語言到意境,與這首曲子的後三句是何等的相似。然而,“憂國忘家。計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謙畢竟不同於消極遁世的文人馬致遠,最後一句陡然振起“馬蹄又上太行山”。聞馬蹄之聲,如見騎馬之人,他策馬奔行、風塵僕僕地巡視太行,雖年事漸高,仍不倦地為國事到場奔忙。“又上”兩字頗寫出詩人的壯心,老驥伏櫪,自強不息,一洗斷腸的哀怨,為全詩增添了一種爽朗豪健的情調。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隨著結句而完整地躍然於紙上。
全詩意境如太行秋空遼遠開闊,筆調如上山馬蹄矯健有力。《四庫全書總目》評于謙詩歌“風格遒上,興象深遠”,此詩很能體現出這一特點。它在寫法上也頗具一格,看似景與情分寫,其實一體連貫,承轉自然,形成先抑後揚的感情波瀾,讀來別有一番頓挫之致。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教授王英志《元明清詩詞選》:全詩寫得沉鬱頓挫,感人至深。

作者簡介

于謙(1398~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于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當時朝務繁雜,于謙獨運徵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有《于忠肅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