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中山的木偶藝術源自三鄉鎮烏石村。
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湛江木偶戲藝人鄭開源引入到三鄉鎮烏石村的雷劇木偶,從廣州、佛山請來粵劇藝人教村民唱粵曲伴隨木偶演出,創建了中山歷史上第一個木偶戲班。
三鄉木偶戲最初表演用的是“三枝竹木偶”,後來,藝人把木偶的頭竹改短以便於操作,這就叫“楂頸木偶”,又稱“手托木偶”。
三鄉木偶始創階段,逢年過節在本村及周邊四鄉為“神誕”演神功戲或在“耍菩薩出會景”時參加巡演。
20世紀初,三鄉先後出現了“大前程”“大中興”“新中興”"“大中華”等木偶戲班,並湧現了多代傳承人。
1935年,三鄉人鄭惠壁曾帶領粵劇鑼鼓櫃組織“小雅山房”100多人應邀到香港參加“英皇銀禧大典”的巡遊演出。
1938年,美國舊金山的華人商會舉辦商業博覽會,三鄉木偶戲《獅子采青》參加。
1953年,廣東省文化局派人到中山三鄉進行挖掘民間藝術時,協助組建了“中山木偶粵劇團”。1953年10月1日,在中山石岐仁山廣場作首次演出。
20世紀50年代,三鄉木偶粵劇團以《火焰山》一劇參加“世界木偶展覽”大受歡迎。
1953年到1966年,中山木偶粵劇團一直長駐廣州文化公陽作常年演出。
“文革”期間,木偶粵劇團被迫解散,三鄉木偶的相關道具和資料流出香港。
2007年,三鄉鎮政府開啟三鄉木偶戲復興工作。
直至2008年底,三鄉木偶戲還在香港演出。
文化特徵
木偶操作
三鄉木偶戲是以木偶為主要演出道具,模仿粵劇戲班的全套演出,並配套音樂、配音、雕刻等多種藝術門類於一體的綜合民間藝術。
木偶的構造形式多樣,總體分為杖頭木偶及手托木偶。木偶偶像的基礎製作材料除實木外,還發展出“紙撲”等用料。為滿足劇情需要,藝人還會在木偶的五官以及手部安裝可活動機關。最後,根據木偶的人物角色特徵,襯以相應的臉譜和服飾。
木偶演員在戲台中間托舉著木偶演出,動作神態講究“人偶合一”,即人的動作和木偶的動作一致。通常會在台前置遮人幔,遮擋著演員,觀眾只見木偶。
唱腔伴奏
根據演出的劇情配上相應的曲目、由操縱者(俗稱舞手)演唱,以粵劇為主。一般伴奏粵曲與粵劇曲目所需的演奏基本一致,有鑼、鈸、掌板、笛子,有時也會用大鑼、大鈸。
燈光布景
最初的時候是用油碗裝燈芯燃燒作照明,用竹棚做擋板,後來,用杉板擋住,再後來,發展為用白布來做布景,用煤油燈,在舞台上吊起兩支煤油燈作照明。
代表劇目
20世紀50年代,《李闖王》《大打真軍》等木偶短劇受到民眾歡迎。
1953年到1966年,演出的劇目有:《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真假包公》《芙蓉仙子》《哪吒鬧海》等古裝粵劇,還有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山鄉風雲》,兒童劇《劉文學》和現代故事《夜擒飛天鴨》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具有綜合的民間藝術價值
三鄉木偶融雕塑、力學、彩繪,服裝等多種藝術元素於一體,使木偶戲其有和諧協調的美學欣賞價值。
2.推進了中國木偶的創新和發展
三鄉木偶戲從原來的“杖頭木偶"發展為“手托木偶”,使木偶的操作方便、靈活,推進了中國木偶藝術的發展。
3.具有豐富的藝術欣賞價值
三鄉木偶與粵劇結合一起演出,並以出色的唱腔藝術,以及豐富的舞台布景和燈光.樂隊現場伴奏等,大大豐富了木偶的藝術欣賞價值。
傳承狀況
三鄉鎮仍然健在的木偶戲藝人不多,了解三鄉木偶戲歷史淵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三鄉木偶戲瀕臨失傳。
傳承譜系
代別 |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份 | 文化程度 | 傳承方式 | 學藝時間 | 居住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護措施
三鄉木偶戲雖然在本地區處於瀕危狀態,但卻在香港等地得到保存。同時,老一輩藝人對三鄉木偶戲資料進行了悉心的蒐集整理、為三鄉木偶戲的傳承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流失至港澳的三鄉木偶道具和資料也被香港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所珍視並收藏,香港中文大學還定期邀請定居在香港的三鄉木偶戲老藝人鄭珠等人為學生上傳統木偶戲課程。在香港科學館裡,三鄉,木偶戲也被錄成視凝資料在影音大廳反覆播放。
2017年,三鄉鎮木偶戲協會成立。2019年,在中山市民政局登記註冊,張華森出任會長。截至2022年1月,該協會有演員近20名,常設劇目有5部粵劇木偶戲和6部情景教育劇木偶戲。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3年,三鄉木偶戲《獅子采青》赴廣州參加廣東省民間藝術會演,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