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
耕地總面積 3438畝(其中:旱地3438 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
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1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72畝,主要種植核桃、竹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73畝;草地550畝;荒山荒地 20499.3畝,其他面積329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32戶飲用自來水,608戶飲用井水,有144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98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45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7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97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建有集貿市場 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3 輛,農用車20輛,機車217輛。
到2009年底,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6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5.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0萬元,占總收入的31.53%;畜牧業收入271.5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07 頭,肉牛157頭,肉羊295頭);林業收入172.5 萬元,占總收入的14.31%;第二、三產業收入145.8萬元,占總收入的12.10%;工資性收入176.7萬元,占總收入的14.66%。農民人均純收入218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9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9人,在省內務工78人,到省外務工20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84 戶,鄉村人口3895人,其中男性1962 人,女性1933人。其中農業人口3895人,勞動力206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810 人,彝族85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4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10人,參合率95.25%;享受低保33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7.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6 所,校舍建築面積1911 平方米,擁有教師 26人,在校學生537人,距離鎮中學17.5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73人,其中小學生537人,中學生136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0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57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1人、副主任2人組成,下設上海、下海、格老、五馬、中寨、楊家、朱家、刁坪、廟坡、猴子、二道、麻窩、橋上、頭道、廟坪、鍋房、羅漢、海壩、大爐等19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0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0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56.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條件差,醫療衛生設施不完善,教育還比較弱, 全村總體缺水。。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及勞務經濟,擴大辣椒種植面積。。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56人,黨員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7人。 團員4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7.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獼猴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昭通市彝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