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倫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是封建禮教所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標準。

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最早淵源於孔子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綱五倫
  • 外文名: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 典源:《春秋繁露
  • 最早淵源孔子
  • 隸屬學派儒家
定義,三綱,五常,五倫,名教觀念,淵源,作用,

定義

三綱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五常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五倫

“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語出孟子)“。

名教觀念

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等級制度。

淵源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範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婦三種關係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係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可謂宇宙的根本法則。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名教觀念最初也始於孔子。孔子強調以等級名份教化社會,認為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導審察名號,教化萬民。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範等立為名分,定為名目,號為名節,制為功名,用它對百姓進行教化,稱“以名為教”。其內容主要就是三綱五常。但“名教”這個詞的出現是在魏晉時期,用來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魏晉時期圍繞“名教”與“自然”的關係展開了論辯。王弼老莊思想於儒,認為名教出於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晉郭象則認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後,名教被稱作“天理”,成為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如違犯封建倫理綱常,即被視為“名教罪人”。

作用

三綱五常和名教觀念,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它們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原則和觀念,被寫進封建家族的族譜中,起著規範、禁錮人們思想、行為的作用。2000多年來,它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國民性。當然,這種思想在一定時期也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