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絕句

《三絕句》是盛唐詩人杜甫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這組詩寫出作者惜花、愛鳥、護竹的深情。第一首,看見斬新的花蕊,剛生在樹上,便想到它的下場:寧肯在不知不覺的醉眠中讓風吹去,而不忍親眼看見被雨打落。第二首,鸕鶿久別,一旦相見,便覺察到它有畏人、猜忌乏心,於是希望它頻頻來往,相親相近,免除隔閡。第三首,春銃滿林,決定專心守護,使成新竹,寧接受來客的嗔責,而不作迎送之舉。作者不僅對人有深厚的感情,對物亦無不如此。其胸懷浩蕩,物我一體,於此可見。近人梁啓超稱作者為“情聖”,不是無故的。這組詩語言平淡,多用俗語,而意境卻極高遠,非淺嘗所能領略。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詞句注釋,白話譯文,背景創作,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絕句
其一
楸樹馨香倚釣磯1,斬新花蕊未應飛2
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3醒時雨打稀。
其二
門外鸕鶿去不來4,沙頭忽見眼相猜5
自今已後知人意6,一日須來一百回。
其三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7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8,客至從嗔9不出迎。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1.楸(qiū)樹: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小花。倚釣磯:是說楸樹緊靠釣台。
2.斬新:嶄新。未應飛:大概還未落掉。
3.可忍:哪忍。
4.鸕鶿(lú cí):水鳥名。又叫魚鷹。
5.沙頭:岸頭。眼相猜:眼生;心懷疑懼。
6.知人意:知道人無害它之意。
7.密掩:緊閉。
8.會須:定要。上番:輪番。看:看守。
9.從嗔(chēn):任客嗔怪。

白話譯文

其一
花兒芳香的楸樹緊靠釣磯生長,樹上剛開的花蕊不應很快就凋謝。
不如在我醉眠不醒時讓風把它全部吹掉,怎能忍心醒時看著它被雨打得七零八落呢。
其二
草堂門外一群鸕鶿離去之後好久都不返回,沙頭又突然出現我竟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
從今以後鸕鶿應當了解我是如何喜歡它們,天應當飛來一百回。
其三
無數春筍長滿了整個竹林,要緊關柴門以斷絕往來人行。詩人藉口保護春筍不想再同外界來往。
一定要精心保護頭批竹筍成長,客人到來隨他怎樣嗔怪我都不出迎。

背景創作

這三首絕句詩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762)春天,杜甫往往將目光投向自然,江邊花樹、園中新竹成了杜甫的抒情寫懷的對象,《三絕句》即表現了這種生活。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主要是寫花,寫詩人惜花之情。詩從花香寫起。“楸樹馨香”四個字,把詩人的喜花、愛花之意透寫了出來,為後面寫惜花之情先墊寫一筆。次句寫詩人的惜花之情就應從花香的消歇著筆,但是詩人並沒有這樣直接寫,而是變了一個角度,轉了一個彎子,從花開花落立意。從花的飄落來寫詩人的惜花情。 “斬新花蕊未應飛”七個字,說明他早已看見楸花紛紛飄落了。眼下,他猜想只有那剛開的花,大概還沒有飄落。詩人明明早已看見楸花飄落,可是又不直說;明明是寫詩人由花落引起的惜花之情,可是詩中又不把它點破。這樣寫來,情思表達得極為婉轉含蓄。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只是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惜花之情,那么詩的後兩句便是直抒這樣感情: “不如醉里風吹盡,何忍醒時雨打稀。”寧可自己在醉眠中不知不覺時,一陣狂風把花吹落,必然是不忍心又親眼看著一場暴雨將花打稀。人在落花時節本易傷情,再目睹花落,其情更難堪了。所以這兩句中,一個“不如”,一個“何忍”,將詩人在“醉里”與“醒時”對落花的感受進行對比,先退一步,後進一層,把詩人的惜花之情寫細了,寫深了,寫活了。
花落而引人憐惜,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主題之一。這首詩雖然也是這樣的主題,但構思上卻有它的特色。詩人本來是由早開的花被風吹雨打盡,而引發出對新開的花蕊前景的擔心;再由這種擔心,而引發出詩人的惜花之情。但詩中並沒有寫“先見有謝者”(《讀杜心解》),而是從“斬新花蕊”立意,從虛處著筆,暗寫落花情景。將詩人的惜花之情,由暗到明,先退後進,寫得十分深切。
第二首主要是寫鳥,寫詩人愛鳥的深情。人世間夫妻、朋友分離,相思情切。常常以夢幻為真實,以假為真。而一旦相見,卻又往往以真實為夢幻,將真作假。如宋代詞人晏幾道的《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一詞就這樣寫道:“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杜甫在《羌村三首》里,描寫亂離中與親人相聚也有這樣的詩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這首詩寫的雖非盡為人世間情事,而是人與鳥的感情,但在構想上卻與上舉各句頗為相同。
門外沙灘上那鸕鶿走了許久,詩人無比思念。首句“去不來”三字,點出了這一背景,寫出了詩人對久去的鸕鶿的思念情懷。也正因為詩人對鸕鶿思念情深,所以,詩的次句寫他“沙頭忽見”時,又不禁“眼相猜”,懷疑起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錯了。一種去久忽見的驚喜之狀躍然紙上,驚喜之情溢於言表。此時此刻,他的以真疑假,正可見出他平素想念鸕鶿鳥時,以假當真的情景。這一句真可謂將詩人的情寫痴了,寫傳神了。
這時,詩人對鸕鶿的一片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面對去久乍見的鸕鶿,不能讓它再次飛去。在詩人的心靈里,又怎能再次承受鸕鶿“去不來”的痛苦。所以在詩的後兩句中,詩人這樣叮囑道: “自今已後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從今以後,你應了解我願意與你為友,很想常常能夠見到你的心情,你就天天到這沙灘上來吧。後兩句凌空一筆,將詩人對鸕鶿的深情寫透了。
中國古典詩歌中,不少詩人在描寫物我關係時,常常採用移情於物的手法,給一些無情之物以人的感情。這首詩的後兩句正是採用了這種表現手法。詩人的筆下,那大自然中的鸕鶿鳥仿佛會思想,感情似乎可與人通。所以他要對那鸕鶿如此叮囑,訴說衷情。
這首詩從寫詩人對鸕鶿“去不來”的思念,到“沙頭忽見”時的“眼相猜”;從去久乍見的驚喜,到擔心它日後再“去不來”,而殷勤叮嚀“一日須來一百回”,將詩人的愛鳥之心步步寫來,十分真切。將詩人由此而展開的種種心理活動寫得很深很細。全詩讀來,語雖平淡似口頭話,卻富有韻味,很有情趣。
第三首是寫竹,寫詩人的愛竹之意。“無數春筍滿林生”,詩一開始從春筍滿林寫起,又是“無數”,又是“滿林”,把春筍生長繁茂的情景寫了出來,給人們展示出一幅充滿活力,充滿生機的畫圖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對這自然景象的無比喜悅之情。
詩人知道,眼前這春筍,既不能讓它們成為人們觀賞的玩意兒,更不能讓它們成為人們宴席桌上的美味佳肴。因為今日之春筍,正是他日之新竹;今日春筍滿林,可知他日新竹萬竿。此刻詩人必然是細心看護。所以,詩的次句這樣寫道: “柴門密掩斷人行。”他要把柴門關得緊緊,謝絕一切客人。
寫到這裡,詩人的護筍之意已明。但是詩人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在詩的後兩句中進一步申說: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詩人一定要將這頭批筍子看護好,使它長成新竹。寧可任客人責怪自己,也不對他的到來親自出迎,詩的上句不僅點出了詩人細心護筍的原因,而且也寫出了詩人對未來的憧憬。多么希望眼下這一根根春筍在不久的將來都能長成新竹。詩的下句“客至從嗔不出迎”,與“柴門密掩斷人行”相照應。詩人在這裡用“從嗔”二字貫於“不出迎”之前,深一層地寫出了他那專心護筍的決心。
相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很愛竹,他聽說吳中有一家人有好竹,便驅車前往,直到那家院內竹下觀賞,“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他也不理睬。當他盡興而去,主人才將門關上(見《晉書·王羲之傳》)。因此,在唐詩中有“(竹何須問主人”的詩句)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杜甫在此卻將主客關係顛倒過來,從“主不迎客”著筆,暗中反用了王徽之故事而又不露痕跡。巧妙的用意,寫出了詩人對春筍,對新竹的一往情深。
全詩寫竹,卻從筍寫起;寫愛竹,卻從愛筍著筆。由筍而竹,將詩人的愛竹之意寫得不是浮泛,而是深沉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詩中寫詩人的愛竹之意,不是用一些抽象的詞語來表白,而是通過“柴門密掩斷人行”,“客至從嗔不出迎”等具體行動來表現。這樣寫來,詩人的情懷顯得格外實在,格外真切,也格外感人。

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家胡震亨唐音癸簽》:“斬新花蕊未應飛“,非“斬“,字不能形容其新。
明代文學家楊慎升庵詩話》:“楸樹”三絕句,格調既高,風致又韻,真可一空唐人。
清朝歷史學家浦起龍讀杜心解》:《三絕》與《七絕》(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直開宋、元家數。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