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三站鄉位於通河縣城東部,距縣城九公里,東鄰祥順鎮,南與烏鴉泡鎮接壤,北靠小興安嶺山脈南麓,屬半丘陵地形,鄉政府所在地設三站四村。三站鄉行政區域面積234平方公里,其中林被面積164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站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通河縣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0000
- 地理位置:通河縣城東部
- 面積:234平方公里
- 人口:10602餘人
- 車牌代碼:黑A
- 行政代碼:230128201
- 人口密度:45人/km2
概況,三站鄉,地理位置,行政村,崇古爾庫站,崇古爾庫站簡介,改名,人口,全鄉人口,經濟,建設,發展,建設,榮譽,榮譽稱號,安全工作,地圖信息,
概況
三站鄉位於通河縣城東部,距縣城九公里,哈肇公路貫穿全境。東鄰祥順鎮,南與烏鴉泡鎮接壤,北靠小興安嶺山脈南麓,屬半丘陵地形,鄉政府所在地設三站四村。
三站鄉行政區域面積234平方公里,其中林被面積164平方米。有1100萬立方米優質花崗岩礦藏。有大小水庫塘壩106座,水域面積1200畝。現有耕地面積9.1萬畝,其中水稻面積8.5萬畝;旱田面積0.6萬畝,其中:大豆2000畝,玉米4000畝。
三站鄉有行政村9個,21個自然屯,其中:有一村、二村、三村、四村、老站村、興鳳山村、三合村、建興村、洪勝村。轄區內有省屬岔林河農場、縣屬烏拉渾林場、烏龍國際狩豬場、漁場等單位。
現有總人口1.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0.6萬人,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從事商貿流通和交易的流動人口每年平均10萬人次。2011年全鄉社會總產值為13389.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11289.8萬元。2011年全鄉農村人均純收入為9680元。
全鄉優質無公害水稻種植面積達到8.5萬畝,占水田面積的100%,其中訂單水稻1.5萬畝;櫻桃谷肉鴨和傳統畜牧業及水產養殖業,在鞏固中健康發展;近年來,全鄉依託大通河、岔林河灌渠豐沛的水利資源和桃花園、二龍潭、烏龍國家森林公園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力打造水稻強鄉和旅遊名鎮。先後榮獲國家農業普查、人口普查先進單位、省級“先進婦聯”、市級“平安示範鄉鎮”、市級“雙學雙比先進協調單位”、市級“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集體”、市級“四五”普法先進鄉鎮、市級信訪“三無”鄉鎮等榮譽稱號。
.
三站鄉
地理位置
有1100萬立方米優質花崗岩礦藏。有大小水庫塘壩106座,水域面積1200畝。現有耕地面積9.1萬畝,其中水稻面積6.7萬畝;旱田面積2.4萬畝,其中:大豆11220畝,玉米10500畝,馬鈴薯600畝,藥材105畝,蔬菜1200畝(含香瓜165畝),萬壽菊465畝。三站鄉現有種植大戶60戶。
行政村
三站鄉有行政村9個,21個自然屯,其中:有一村、二村、三村、四村、老站村、興鳳山村、三合村、建興村、洪勝村。轄區內有省屬岔林河農場、縣屬烏拉渾林場、烏龍國際狩豬場、漁場四個單位。
崇古爾庫站
崇古爾庫站簡介
三站鄉,以其駐地三站屯得名。三站,原名“崇古爾庫站”。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吉林將軍於松花江北借地設立五站,於此設“崇古爾庫站”,因從三姓(今依蘭縣)江北起依次為第三站,故又稱“三站”。首任大通縣知縣張熙稟稱“茲查崇古爾庫等站,村屯零畸,民戶星散,自庚子兵燹後,地方凋敝,村舍盡成丘墟,田疇鞫為茂草,人煙斷望,商民交困,至今元氣未復。”他於1906年8月(清光緒三十二年七月廣馳赴大通縣任所”,租用民房並院落1所,“開用關防任事”。
改名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4月,縣公署由三站遷往岔林河口新縣址。三站街劃歸通河縣第二區管轄。東北淪陷後期,設立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設定三站區,後改為第五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定三站鄉。1958年10月,改稱三站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為三站鄉。
人口
全鄉人口
全鄉有3180戶,10602人,其中農業戶2970戶,農業人口9801人。
經濟
2006年全鄉社會總產值為16916.3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農業總產值為8072.3萬元,比上年增長11.5% ;工業總產值為8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2.6%。2006年該鄉農村人均純收入為4582萬元,比上年增長7.6%。
建設
發展
與此同時,該鄉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鄉優質無公害水稻種植面積達到6.3%萬畝,占水田面積的90%,其中訂單水稻1.5萬畝;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4000畝,占旱田面積的20%。其中萬壽菊種植465畝,為全縣種植面積最大鄉鎮;傳統和特色牧業及水產養殖業,在鞏固中健康發展;引進了軒豐米業、興盛木材經行銷售公司和忠顯精米加工廠三個加工企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達350萬元,並首次實現了木材加工產品出口創匯;引資工作到目前為止到位資金165萬元;全鄉有效轉移富餘勞動力3504人,較上年增加692人,實現年勞務收入1000萬元;實施了三合、建興兩個村投資680萬元的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
建設
協調電業局架設農業用電高壓線路12公里,水田電灌面積新增5000畝;高標準推進了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興村和老站村2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完成了大通河路、烏拉渾路2條通村公路的建設工程,實施了新農村建設典型示範村三合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鄉共修建白色路面38公里,15萬平方米;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榮譽
榮譽稱號
先後榮獲省級“先進婦聯”、市級“平安示範鄉鎮”、市級“雙學雙比先進協調單位”、市級“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集體”、市級“四五”普法先進鄉鎮、市級信訪“三無”鄉鎮
安全工作
縣級“四五”普法先進集體、縣級“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縣級“廉潔文化進家庭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縣級“政協先進代表組”、縣級“廉潔文化進農村黨風黨紀知識競賽活動現場會”、縣鄉“五個好”鄉鎮黨委、縣級“安全工作先進”鄉鎮、“平安創建”先進鄉等榮譽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哈爾濱市通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