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草

三消草

三消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 L.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江蘇、貴州、雲南。具有清熱,涼血,寧心之功效。常用於癲癇,痔瘡出血,硬結腫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消草
  • 別稱: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翹搖、白三葉、蘭翹搖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車軸草屬
  • :白車軸草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江蘇、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花盛期採收全草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甘,性平。

歸經

歸心、脾經。

功效

清熱,涼血,寧心。

主治

用於癲癇,痔瘡出血,硬結腫塊。

相關配伍

1、治癲病:三消草30g,水煎服。並用15g搗絨包患者額上,使病人清醒。(《貴州民間藥物》)
2、治痔瘡出血:三消草30g,酒、水各半煎服。(《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花盛期採收全草,曬乾。

形態特徵

白車軸草,又名白花苜蓿。多年生草本,高15-20cm。莖匍匐,蔓生,無毛,隨地生根。三出複葉;具長柄達10cm;小葉3,葉片倒卵形至倒心形,長1-2cm,寬1-1.5cm;先端圓或凹陷,基部寬楔形,邊緣具細齒,上面無毛,背面微有毛;托葉橢圓形,抱莖。花序頭狀,總花梗長;萼筒狀,萼齒三角形,短於萼筒,被微毛,邊緣膜質;花冠白色或淡紅色,旗瓣橢圓形,具短爪,先端圓,翼瓣明顯短於旗瓣,龍骨瓣稍長;子房線形,花柱長而彎。莢果線形,包乾膜質的萼內。種子3-4顆,細小,黃褐色。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多栽培。分布於東北、華北、江蘇、貴州、雲南。

藥材性狀

全草皺縮捲曲。莖圓柱形,多扭曲,直徑5-8mm,表面有細皺紋,節間長7-9cm,節上有膜質托葉鞘。三出複葉,葉柄長達10cm;托葉橢圓形,抱莖。小葉3,多卷折或脫落,完整者展平後呈倒卵形或倒心形,長l.5-2cm,寬1-1.5cm,邊緣具細齒,近無柄。花序頭狀,直徑1.5-2cm,類白色,有總花梗,長可達20cm。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1、1-2周內對子宮呈興奮作用,3-4周后呈抑制作用;
2、葉能使動物甲狀腺腫大;
3、引起光敏性皮炎;
4、提高離體腸張力,加速運動。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涼血,治癲病。”

附註

1、國外民間作酊劑治婦女病、疝痛、肺結核、感冒。
2、白車軸草花及種子用於抗腫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