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中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宮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 類別:地理知識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園林布局,

地理位置

位於北京故宮和景山的西側,三海是北海、中海、南海的合稱。明清時期,北海與中海、南海因在皇宮之西,合稱為西苑。北海於辛亥革命後的1925年闢為北海公園,對外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撥巨資修葺,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三海的歷史可溯源到10世紀的遼代,當時稱為瑤嶼。它是遼南京城北郊的遊樂之地。
金代 
1153年,金代以遼南京城為都城,稱中都。金大定十九年(1179),在今北海所在地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精美的離宮別苑,先名大寧宮,後更名為萬寧宮,建築規模相當宏大。當時園林的布局情況大體是以瓊華島為中心,在島上和海子周圍修造宮苑。其位置相當於今天北海和團城部分。據文獻記載,金代經營瓊華島時缺少太湖石,特從汴京(開封)拆取艮岳的太湖石來修築瓊華島。
元代 
以金代的海子、瓊華島為中心建大都,於是這裡便成了皇城中的禁苑,稱為上苑。經過多年經營,到至正八年(1348),山賜名萬壽山(又稱萬歲山),水賜名太液池。在儀天殿(今北海團城)的南面,太液池南部水中,有一小嶼,名墀天台。整個太液池的位置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北海和中海範圍。明代 在元代禁苑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奠定了現在三海的規模。明朝初葉只是對廣寒殿、清暑殿和瓊華島上的一些建築稍加修葺。天順年間對西苑進行較大規模的擴建:開闢南海,擴充了太液池的範圍,完成三海的布局;填平了儀天殿與紫禁城之間的水面,砌築了團城;在瓊華島上和太液池沿岸增添了許多新建築物。清代 對西苑又作了許多新建和改建。重要的營建有兩次:順治八年(1651)拆除了瓊華島山頂的主體建築廣寒殿和四周的亭子,修建了巨型喇嘛塔和佛寺(圖1),並將萬歲山改名為白塔山。乾隆年間,除了對北海瓊華島(白塔山)的大部分建築物進行重修以外,擴展了北海東岸、北岸並營造了許多建築。在明朝時期比較富於自然景色的南海南台(即今瀛台)以及中海東岸地區修建了宮殿樓閣和庭院幽谷。現在整個三海的格局和園林建築,主要是乾隆時期完成的。後來雖屢有修葺,只是個別地方有所增減。

園林布局

三海的規模自明代開闢了南海以後,就形成了一個縱貫皇城南北的袋狀水域。以太液池上的兩座石橋劃分為三個水面:金鰲玉梲橋以北為北海,蜈蚣橋以南為南海,兩橋之間為中海。歷史上三海和西苑兩個名稱一直並用,而中海和南海緊密相依,常合稱為中南海。三海總體布局繼承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傳統:水中布置島嶼,用橋堤同岸邊相連,在島上和沿岸布置建築物和景點。全園面積166公頃,水面占一半以上,景觀開闊。瓊島聳立於北,瀛台對峙於南,長橋臥波,狀若垂虹。島上山石和各種建築物交相掩映,組成一個整體。許多景點高低錯落,疏密相間,點綴其中。
北海 
北海主要景物以白塔山為中心。瓊島上布置了白塔、永安寺、慶霄樓、漪瀾堂、閱古樓和許多假山、邃洞、迴廊、曲徑等建築物,有清乾隆帝所題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陰”碑石和模擬漢代建章宮設定的仙人承露銅像(圖2)。北海東北岸有畫舫齋、濠濮間、靜心齋、天王殿、五龍亭、小西天等園中園和佛寺建築;其南為屹立水濱的團城,城上蔥鬱的松柏叢中有一座規模宏大、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中海 
主要景物有紫光閣、蕉園和孤立水中的水雲榭。此榭原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舊址,現在還存有清乾隆帝所題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風”碑石。
南海 
主要景物有瀛台,台上為一組殿閣亭台、假山廊榭所組成的水島景區。重要的建築物有翔鸞閣、涵元殿、香扆殿、藻韻樓、待月軒、迎薰亭等。瀛台東現有石橋通達岸邊。此外,在中南海中還有豐澤園和靜谷,是園中之園,尤以靜谷的湖石假山的堆疊手法高超(圖3)。
藝術評價 
三海自遼金以來連綿不輟地經營,歷史文獻記載豐富,現在大多數尚有遺蹟可尋。清代乾隆時的建築、山石和園林布局,現在還基本保存完整(僅中南海有較多的改變),是其他宮苑以至私家園林所少見的。瓊華島金代的艮岳遺石,廣寒殿里元代的巨大玉瓮,明代的團城,以及樹齡八九百年的蒼松翠柏等,是北京城發展史的可貴見證。三海的園林藝術繼承了中國的傳統造園技藝並有所發展和創新。園中有園、園內外借景等布局手法都有巧妙的套用。園中栽植的花草樹木除翠柏青松之外,還有各種名花奇草,品類繁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