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平谷地震

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河北省北部燕山地震帶發生的大地震。此震是中國東部人口稠密地區影響廣泛和損失慘重的知名歷史地震之一,是北京附近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據史書記載,以河北省三河縣和北京市平谷縣的災情最重,震中烈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千米 ,北京城內皇宮有多處損壞。據《乾隆三河縣誌》記載:“巳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如小舟遇風浪,人不能起立,城垣房屋存者無多,四面地裂,黑水湧出,月余方止,所屬境內壓斃人民甚眾。”《民國23年平谷縣誌》記載:“七月平谷地震極重,城鄉房屋塔廟蕩然一空,遙望茫茫,了無障隔。”從地質構造上看,該區處於燕山隆起帶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北北東向同近東西向的二組斷裂在此交匯,地質構造複雜。

基本介紹

  • 名稱:三河-平谷地震
  • 時間:1679年9月2日已時
  • 地理位置:震中位於河北省大廠縣夏墊鎮
  • 震中經緯度:40.0°N,117.0°E
  • 震級:芮氏8級
  • 震中烈度:Ⅺ度
  • 傷亡人數:不詳
形成
從地質構造上看,該區處於燕山隆起帶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北北東向同近東西向的二組斷裂在此交匯,地質構造複雜。華北地區大地震的重複期約300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發生在此震以後的297年,與此復發期的估計是吻合的。從公元1000年左右到1679年三河-平谷8級大震發生,該地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7次,兩次較強的地震是1057年北京南郊的6.75級地震和1484年居庸關一帶的6.5級地震。距三河—平谷地震區最近的一次強震是1665年4月16日通縣的6.75級地震。三河-平谷8級地震發生之後一個月內發生強餘震10餘次。其中9月3日、9月5日及9月29日4次強餘震估計震級均在6級左右。主震三個月以後,餘震強度才逐漸減弱,有感餘震延續了一年多。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記者張景勇、周婷玉、鄒聲文)“中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強烈和地震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中國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專題講座時,對中國的地震災害與地震地質構造作了全面介紹。他說:“積極開展防震減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應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他說,1900年到2007年間,我國大陸地區已經發生7.0至7.9級地震70次,8.0級及以上地震6次,這些地震造成的災害涉及28個省份,死亡59萬人,傷殘76萬人,受災達數億人次。
張培震指出,中國大陸強震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其最顯著特徵是西強東弱,有歷史記載以來,以東經107度為界,西部共發生7級以上強震91次,東部只發生27次(台灣省和東北深震除外)。但是由於東部人煙稠密經濟發達,地震形成的災害要遠大於西部。地震活動西強東弱的原因是中國大陸構造變形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印度板塊對青藏高原的推擠。
他表示,大陸強震還具有明顯的分帶性,強震沿地震帶集中發生。
——新疆的強震主要沿南天山和北天山地震帶發生,特別是南天山與帕米爾交界的烏什地區更是全球大陸強震的高發區,地震類型以擠壓逆沖為特徵,反映了天山山脈向塔里木和準噶爾盆地的雙向逆沖作用。
——青藏高原的強震多數發生周邊地震帶上,其南邊界是弧形的喜馬拉雅地震帶,有歷史記載以來發生過5次8級以上強震;東邊界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帶,“5·12”汶川大地震就發生在這裡;北邊界是祁連山—阿爾金地震帶,也控制了一系列7級以上歷史強震的發生;高原內部的強震則主要發生在一些大的斷裂帶上,如1954年西藏當雄8級地震發生嘉利斷裂帶上,2001年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發生在崑崙斷裂帶上。
——川滇地區也是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強烈的地區,有歷史記載以來共發生7級以上強震23次,主要沿鮮水河—小江地震帶和滇西(騰衝—瀾滄斷裂)地震帶分布。
——由陝西渭河盆地、山西盆地帶、內蒙河套盆地帶、銀川盆地和六盤山區組成的鄂爾多斯周緣地震帶則是另一個強震活動帶,控制了有歷史記載以來的19次7級以上強震的發生。其中1556年陝西華縣8級大地震及後續次生災害造成了83萬人的死亡,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事件。而1920年寧夏海原8.5級地震形成了長達215公里的地表破裂,造成了20萬人的死亡。
——華北平原地震區有歷史記載以來發生過7次7級以上強震。東部沿郯城—廬江斷裂1668年發生過8級強震。北邊界的張家口-渤海斷裂帶與盆地內北北東向斷裂的交界地帶往往是強震的孕育場所,如1679年三河—平谷8級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級地震。華北平原的7級以上地震還沿內部主要活動斷裂發生,如1937年山東磁縣和1966年邢台地震。
——東北吉林和黑龍江一帶的7級以上強震發生在600-700公里深度範圍內,不對地表形成強烈破壞,是太平洋板塊下插入日本島弧和中國大陸之下的結果。除了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受台灣海峽地質構造運動影響發生過7級以上強震之外,中國大陸的其他地區強震活動相對較弱,一般很少發生7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
張培震表示,上述強震活動受中國大陸周邊動力環境和內部地質構造的控制。中國大陸地處歐亞板塊的東南部,為印度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所挾持,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和板內動力作用控制著中國大陸地震的空間展布格局,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巨大的活動斷裂十分發育,將中國大陸切割成為不同級別的活動地塊。
“活動地塊邊界帶也就是重要的地震帶,例如青藏地塊的東邊界帶就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帶,這次‘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在其中段的龍門山斷裂帶上,這就是中國大陸地震成帶分布的原因。” 張培震說。
他特地指出,距“5·12”汶川大地震200多公里的岷江斷裂,1933年發生7.3級疊溪地震,地震本身造成了約6000人的死亡,但地震滑坡形成了幾個堰塞湖,48天之後潰壩,沖毀了下游村莊,造成2500人的死亡。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表明,中央採取果斷措施,迅速治理“5·12”汶川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是完全正確和非常及時的。
由於絕大多數7級以上強震都發生在活動地塊邊界的活動斷裂帶上,查明這些斷裂帶的活動習性和長期地震危險性,是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環節。“建議有關部門統一規劃,按輕重緩急分階段地對全國主要活動斷裂開展詳細調查和綜合研究,為防震減災提供基礎信息。”張培震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