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愛春、惜春的心情。開頭二句說明春日已盡,詩人不忍送春歸去;結末二句反映了詩人對春天的愛惜和對春天將逝的不捨之情,說明了春光對於苦吟詩人而言非常難得。全詩語言樸素、明暢、自然,感時抒懷,高昂樂觀,在眾多的唐人惜春之作中特別引人注目,顯示了詩人高超的遣詞造句之技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作品別名:三月晦日送春
  • 創作年代中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賈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與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晦日:夏曆每月的最後一天。一作“三十日”。評事:官名,掌管平決刑獄之事,屬大理寺。
⑵正:一作“更”。三十日:即晦日。《公羊傳·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⑶風:一作“春”。風光:即春光,風景,春色。苦吟身:苦苦吟詩的人。苦吟:反覆吟詠,苦心推敲。言做詩極為認真。唐馮贄《雲仙雜記·苦吟》:“孟浩然眉毫盡落,裴祐袖手,衣袖至穿,王維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作者與孟郊,人稱“苦吟詩人”。此處是作者自稱。
⑷君:指春光。不須: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堯不須許由、巢父,而建號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齊,而王道以成。”睡:一作“寢”。
⑸曉鐘猶是春:一作“五更還是春”。曉鐘:報曉的鐘聲。唐沈佺期和中書侍郎楊再思春夜宿直》:“千廬宵駕合,五夜曉鐘稀。”

白話譯文

今天是三月三十日,是三月的最後一天,春天美麗的風光就有離開我這位苦吟詩人了。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覺了,在晨鐘響動之前,總算還是春天吧。

創作背景

此詩是因季節轉換惋惜春光難留而作並贈予友人的一首詩,作於某一年農曆三月三十日,具體作年不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賈島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詩人,長於五言律詩,集中五言律詩也最多。他的律詩,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尋味。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等,或氣象雄渾,或情景幽獨,頗為人們所稱誦。不過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寫得好的律詩並不多,這是由於他過於醉心詞句的琢磨,往往忽視了全詩的整體的藝術境界的創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詩,雖然對仗工整,卻有雕琢的痕跡,不夠自然,缺乏動人的情懷,使人讀後,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絕句,無意求工,寫得自然、樸素,別有情致。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較優秀的作品。
這是一首抒寫送春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極力抒寫的是“苦吟”詩人不忍送春歸去,但也無計可留,只有長坐不睡,與那即將逝去的春天共守殘夜,哪怕是一剎那時光,也是值是珍惜的。首句“三月正當三十日”,點明三月晦日,表達春天即將逝去。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後一個月,三十日又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詩人此刻把春天的離去精確到了最後一天,讓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次句“風光別我苦吟身”,意思是說:春光雖然別我而逝,但我這個苦吟詩的人,怎忍別春。不說送春,而說“風光別我”,是虛寫“送”字。這句用的是擬人手法,顯得很自然而有情味。
“與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前句寫了詩人與友人願一夜不眠不寐,後句則寫了這樣做的目的,僅僅只是守住最後的一線春光。前兩句把春天精確到最後一天,這裡卻精確到了最好一刻。末二句說雖然已到春盡之期,無計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鐘未動,明朝之夏未來,仍然還是春天。因此,當這最後一夜之時,願與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飲酒,以表送別之情,這樣也還是能夠很好地享受這最後一夜的春光。“猶是春”三字,可如宋蘇軾所說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這首詩頗有古詩的“何不秉燭游”的意思。但二者旨趣並不相同。古詩的作者秉燭夜遊,是由於感嘆人生短暫,韶華易逝,應及時行樂;這首詩的作者良夜不眠,則是為了流連春光,愛惜韶華,並無傷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時光,刻苦吟詩,這就從惜別春光中,引出了“鍥而不捨”的精神。

名家點評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賈島“三月正當三十日”,與顧況“野人自愛山中宿”同一法,以拙起喚出巧意,結語俱堪諷詠。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中唐巧境。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卻是晚唐。島亦自知吟苦,蓋才澀故也。
清代何焯《唐三體詩評》:只是秉燭游耳,然後人送春詩更道不到此,正是善學摩詰《渭城》者。
清代岳端《寒瘦集》:第一句破題,第二句承題;三四惜春,即是作詩本意。中間用“共君”二字,“劉評事”才不落空。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注》:用意良苦,筆亦刻摯。
清代王闓運《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加倍寫春之意。究竟有何好處(首二句下)?
現代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首演春日已盡。次言春光雖好,亦僅供我苦吟,況又別我而去耶?所言已到盡頭,故後半一轉,謂雖已至春盡之期,然最後一宵猶未過去,共君不睡,尚能消受之也。“猶是春”三字,可謂一刻千金,一字千金矣。流連光景,愛惜韶華,纏綿之情,而出以險仄之筆,包括多少執著痴頑在內。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稱賈長江。其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律見長,注意詞句錘鍊,刻苦求工。與孟郊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有《長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