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種拜禮。主人對眾賓客行三拜之禮,以示對客人普遍行禮。長跪後兩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為拜,重複三次,謂之三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拜
- 外文名:Three worship
- 文化:佛教禮儀
- 屬性:詞語
概念,來歷,
概念
古代拜制嚴格複雜。一般地說,長跪、彎腰、垂首至地為“拜”。拜時頭低垂觸地,並略作停留,稱為“稽首”,或稱“叩首”,俗稱“磕頭”。古時常禮為兩拜稽首,稱為“再拜”。有時以示尊重或誠意,則變常禮為三拜稽首,稱為“三拜”。
來歷
【三拜】佛教禮儀。指頂禮三次,表示尊重。在中國佛教界有展具三拜之禮,此中又分大展三拜、同展三拜兩種。若行三次三拜則稱九拜。《南海寄歸內法傳》謂(大正54·221a)︰‘禮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見行,致敬起為三禮,四部罔窺其事。(中略)西國見為三拜,人皆怪之。(中略)如經律雲︰來至佛所,禮佛雙足,在一邊坐,不雲敷坐具禮三拜在一邊立,斯其教矣。’可知三拜在印度並非佛教的禮法。然《祇洹圖經》中有受戒登壇須禮佛三拜的記載,而《法苑珠林》曾引用《西國寺圖》所載‘行至佛所禮三拜竟’的記載,故一般相信三拜為佛教固有的禮法。《釋氏要覽》卷中亦云(大正54·277c)︰‘三拜(中略),俗中兩拜者,蓋法陰陽也。今釋氏以三拜首,蓋表三業歸敬也。智論雲︰內式禮拜,大約身口業也。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三拜為禮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