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彩披鬃馬之一
- 出土地點:洛陽市孟津縣唐墓
- 館藏地點:洛陽市西工區澗東路3號
- 所屬年代:近現代
- 所屬博物館: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洛陽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陝西省唐墓出土,現藏於民間。該馬通體白釉,馬鬃施以黃藍釉,鞍披綠色毛氈,釉色絢麗多變,華美異常。馬匹鬃毛齊整,飄逸...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87年洛陽市孟津縣唐墓出土,現藏於洛陽博物館。該馬通體施以黃釉,馬鬃處以條紋間隔用以黃藍釉,馬鞍、貼花施以綠釉,色...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77年洛陽市關林唐墓出土,現已流失海外。該馬通體施以白釉,馬鬃以條紋間隔施以黃白釉,馬尾、四蹄施以黃釉,而馬鞍以“...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通體施以黃釉,馬鬃、尾巴及四蹄用以白釉,鞍飾、貼花施以經典的黃綠白三色釉,顯得敦厚有力。馬匹頭部微勾,張嘴,披鬃,縛尾,怒目圓睜,...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77年洛陽市關林唐墓出土,現藏於洛陽博物館。該馬通體施以白釉,馬鬃、尾巴用以黃白釉,鞍飾、貼花施以經典的黃綠白三色...
該馬體形彪悍,雙耳直立。馬頸彎曲,雙目怒睜,後肢微微彎曲,仿佛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奮蹄馳騁,動態感十足。馬匹通身施以白釉,鬃、尾、蹄施黃釉,綠色革帶、貼花,使作品清新鮮亮。此展品現收藏於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
三彩披鬃鞍馬,唐代,1990年西安市霸橋區半坡村出土,通高56.5cm,長58cm,現藏西安博物院。三彩披鬃鞍馬,唐代,1990年西安市霸橋區半坡村出土,通高56.5cm,長58cm,現藏西安博物院。馬首向左後方回望,兩耳直豎,鬃毛左披,立於...
唐三彩披鬃鞍馬是唐朝時期文物,1990年西安市霸橋區半坡村出土,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院。文物歷史 三彩披鬃鞍馬是唐朝時期文物,1990年西安市霸橋區半坡村出土,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院。文物特徵 通高56.5cm,長58cm,馬首向左後方回望,兩耳...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81年洛陽龍門安蓄墓出土,現館藏於洛陽市博物館。該馬白色胎質,通體白釉,頭頂鬃毛、尾部及四蹄用以黃釉,鞍飾施以綠釉...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為盛唐時期作品,出土於洛陽邙山唐墓,現藏於民間。該馬體型高大,四肢筋腱;馬頭高昂,口鼻怒張;雙目炯炯有神;兩耳直立,馬鬃修剪齊整,通...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通體施以黃釉,頭頂鬃毛、尾部和四蹄用以白釉,鞍飾施以最為經典的黃綠白三色,使整件作品色彩鮮亮奪目。馬匹重心後坐,後腿微弓,馬頸彎曲...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該馬飄肥體壯,四肢勁健立於方形底板上,馬頭高昂,馬鬃修剪整齊,雙目炯炯有神;馬匹通身施以白釉,鞍毯、貼花點以綠釉加以點綴,鞍飾革帶層層...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59年西安唐墓出土,現藏於陝西省博物館。該馬通體施以黃釉,佩綠色鞍韉,革帶上杏鬃毛齊整,飄逸灑脫;雙目圓睜;膘肥體...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62年孟津唐墓出土,現藏於民間。該馬白色胎質,通體施以黃釉,鞍飾以“點彩”手法施以黃綠白三色,彰顯經典華貴。馬匹四肢...
此作品是作者按照文物真品比例採用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經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高仿藝術品。真品創作於盛唐時期。1963年洛陽市孟津縣唐墓出土,現已流失海外。該馬白色胎質,通體施以黑釉,馬鞍、尾部、貼花以“點彩”手法施以經典的黃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