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府

三府

1. 漢制,三公皆可開府,因稱三公為“三府”。後世因之。亦用以泛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2.通判的別稱。官品低於知府、同知,故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府
  • 讀一:sanfu
  • 廣義:漢制,三公皆可開府
  • 狹義:亦用以泛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簡介,詳情,

簡介

1. 漢制,三公皆可開府,因稱三公為“三府”。後世因之。亦用以泛稱國家最高行政長官。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三府製法,未聞赦彼有罪,獄貨惟寶者也。”《後漢書·承宮傳》:“三府更辟,皆不應。” 李賢 註:“三府,謂太尉、司徒、司空府。”
韓翃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詩:“一丘無自逸,三府會招賢。”
顧炎武 《郡縣論九》:“有學術才能而思自見於世者,其縣令得而舉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無失士矣。”
2.通判的別稱。官品低於知府、同知,故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這通判是個三府,所以他一個六品官,和四品的知府是平行的,拜會時只拿個晚生帖子。”

詳情

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成帝綏和元年(前8),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居此職而專擅朝政。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