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守制,喪葬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年守制
- 解釋:喪葬習俗
三年守制,喪葬習俗。
三年守制,喪葬習俗。釋義“祭七”過完到了百日,再燒化紙錢,進行祭奠。以後三年內每遇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舉行祭奠禮儀,以示紀念,俗稱“三年守制”。1程式第一年叫“頭周年”,第二年叫“二周年”,這兩年祭禮比較簡單,多為本家孝...
守制,指守孝,遵行居喪的制度。舊時,在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後,兒子或長孫需在家守孝27個月,期間不得婚嫁、應考、上任,現任官員需離任。基本資料 基本解釋:[mourning] 舊時父母或祖父母死後,兒子或長孫在家守孝二十七個月,在此期間,不任官、應考、嫁娶等,叫做“守制”。引證解釋 守孝,遵行居喪的制度。在守制期...
孝子坊 孝子坊:傳說明朝龍岡鎮安福橋生員李建學家境貧寒,父生病,無錢求醫問藥,忍痛割股煎湯給父親喝。父死後,他建廬舍守墓,守制三年。事跡被一治水官員奏明皇上,於成化八年(1472年)建木質孝子坊於安福橋北。白燕閣,清著名書法家宋曹留下“白燕閣”匾,記錄孝子王忱的感人故事。
西漢時規定在朝廷供職人員丁憂(離職)三年,至東漢時,丁憂制度已盛行。此後歷代均有規定,且品官丁憂,若匿而不報,一經查出,將受到懲處。但朝廷根據需要,不許在職官員丁憂守制,稱奪情,或有的守制未滿,而應朝廷之召出來應職者,稱起復。到明代把它定在律令,除了父母喪不必去官。奪情則另有規定。後世大體...
都吏科、八旗科及山東、山西、陝西等科。《嘉慶會典》記載還有本房、印房等。官員遭父母喪亡,要回家“守制”三年,扣足二十七個月為期滿,才能除服回任。官員的祖父母或父母年老可陳請“終養”,就是退休回家以奉養老人。以上諸事,均歸稽勛司承辦。此外,還辦理官員的出繼、入籍、更名、複姓等事項。
葛昕(1542-1602),字幼明,號龍池,臨邑德平人。生於河南督學府中,葛守禮之孫。隆慶四年,初任中軍都督府都事,後調任太僕寺丞,提督庫藏,協理西堂事。萬曆六年,葛守禮病故。葛昕回鄉奔喪,以長孫身份主持了祖父的喪事,並丁憂守制三年,其後葛昕一直在工部就職。萬曆十六年十月,因定陵修建有功,葛昕晉升尚寶...
三年守制期滿回任時,勸村內八所私塾合併於韓王廟,集人力,物力共同培養更多人才。同時將書院交其子韓曰斌繼辦。韓鎮荊,又名協義,字友白,清末生員,邑癢生,廟頭北街人,民國時期曾任國民政府新安縣勸學所視學、所長等職務。1922年,他和鄧恩波在廟頭韓王廟創辦公立“方陽國小堂”,任學董十幾年。1938...
成化二十三年開始成為太子妃的張氏,在同年孝宗即位後,張氏正式成為皇后,而且集專寵於一身,孝宗又是一個孝子,弘治元年二月,御馬監左少監郭鏞奏請孝宗皇帝預選淑女,預等孝宗三年守制素服除後再在其中選兩名女子為妃,孝宗未允,並定下了為憲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鳴鐘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