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巷(東莞民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家巷”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官倉村圍心村,保存比較完整,且具典型的客家民宅建築風格。是清朝東莞四大財主之一的蔡殷寶發跡之後,令其三個兒子(長子輝南、次子燦南、三子斗南)在其祖居地(今官倉社區圍心居民小組)分別建三家同一巷的房舍。此後,官倉人稱之為“三家巷”。

“三家巷”顧名思義,它的組合形式是:三家(含宗親)人同居一巷;每家住屋三間,九間屋組成一條巷。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家巷再行擴建兩條巷,共建房舍140間(占地20畝),形成了圍心村居民小組的整個住宅區規模。蔡殷寶的宗親後裔世代集居於此,為樟木頭鎮古代民居建築的典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家巷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官倉村圍心村
  • 所處時代:清朝
“三家巷”的民宅,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宅建築,修建於1755-1765年間。建築群內不僅有蔡氏宗祠、斐然蔡公祠兩座祠堂,還有一座“正南門”門樓及12條縱橫貫穿的麻石巷。“三家巷”內的房屋保存狀況良好,多為當地居民的祖屋。
官倉社區擁有一片占地1.4萬平方米的客家古建築群,其為“三家巷”,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宅建築。建築群內三家人(宗親關係)同居一巷,每家住三間,九間屋組成一條巷,俗稱“三家巷”。“三家巷”建築群是清朝莞邑第一富豪蔡殷寶於乾隆二十年~三十年間(1755~1765年)修建的,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明朝崇禎五年(1632年),樟木頭蔡氏先祖由閩入粵居於揭陽,再由揭陽遷居東莞樟木頭官倉立村。後子孫繁衍,後裔散遷石馬、柏地、豐門、古坑等地,俗稱“蔡屋洞”。清乾隆年始,經蔡氏宗親後裔不斷擴建“三家巷”,形成了官倉客家建築群,建有蔡氏宗祠、斐然蔡公祠兩座祠堂,一座“正南門”門樓及12條縱橫貫穿的麻石巷。
“三家巷”住屋均按照客家風俗規式,一色的都是水磨青磚、重重疊瓦、屋脊雲鰲、牆頭塑龍、曲徑迴廊的清代建築,採用三間一座或五間一座,二進或三進,中間開天井。大門縮蟹口,棟飛用線塑,瓦檐作班魚條,牆角及門窗框用花崗石。其巷道迂迴,寬約2米,均取用0.8米-1.2米的長條麻石鋪砌,石面光潔、乾爽通風,巷道雖窄,但陰涼避曬。巷與巷不直通,巷頭設門樓裝防盜弄柱,巷尾牆體閉塞,巷道全鋪花崗條石。牆體下半部砌石,上部砌磨麵青磚。室內後進設屏棚,棟算下第三條人桁下設子孫桁,刻有百子千孫字樣。依託“三家巷”古村兩側青雲巷,官倉社區先後創立了麒麟教習館、客家娘酒坊、客家印象館等場館,推廣客家美食文化、刺繡文化、服飾文化、建築風格文化、紅色文化、民族風情等系列旅遊產品,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