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關於“三大社會形態”的論述
我們關於資本時代和資本社會的論述,是對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繼承和發展。它的理論源頭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其他理論著作。
分別是:前資本社會、資本社會、後資本社會。
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對於人類社會形態的演進,作過這樣的概括:“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1]他還更明確地把這種演進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或“三大社會形態”。這些論述對於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是很有啟發意義的。他說:“每個個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會權力。如果你從物那裡奪去了這種社會權力,那么就需要賦予人以支配人的這種權力。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2]馬克思所說的這三大社會形態或三大社會階段,第一階段古已有之,第二階段是當下狀況,第三階段則是未來可能。這裡所說的每個階段都是前一階段客觀矛盾自我運動和積極揚棄的結果,同時又為後一階段的到來準備條件。
這也就是馬克思關於人類三大歷史時代及其相應的主導社會形態的劃分理論。用我們的表述方式,就是前資本時代、資本時代和後資本時代。前資本時代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雖說在不同的國度里,這三種社會的表現形式和前後進程有很大的差別,但它們都屬於以人的依賴為基礎的社會,人支配人的社會,則是沒有疑義的。對於人類社會第二大歷史形態,我們用了“資本社會”這樣的表述,下面將說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名稱改變,而有著許多重要內容的深化和拓展,以便如實地容納更為豐富的歷史實踐內容,但對以資本這種物的依賴為基礎的社會這一關鍵之點,完全堅持了馬克思的觀點。後資本社會是人類社會第三大歷史形態,指消滅了私有制和商品生產以後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形態。雖然現在許多人不相信這樣的社會能夠實現,認為它是烏托邦主義的空想,但在正統馬克思主義隊伍中,目前對這種說法也是不存在疑義的[3]。目前人們對資本社會及其向後資本社會的過渡,在認識上存在著不少的誤解和分歧。這是筆者系列文章要著力加以闡明的。
順便說一句,上述三大社會形態也可就其主要特徵,簡略地表述為權力社會[4]、資本社會和自由社會,即行政權力支配的社會、資本支配的社會和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現在我們要著重分析的就是這個處於中間階段的資本社會。
1.前資本社會
人類早期的生產是直接性的農業自然經濟和簡單小生產,其生產目的只是直接滿足個體簡單生活的需要。這還只是個自發的自然歷史過程,而不是自覺的人為創造過程,生產力發展緩慢。與低水平生產力相適應的社會形態,先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原始社會,繼之以主人-奴隸依附關係為基礎的奴隸社會,接著是以地主-農奴依附關係為基礎的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的重要特點,就是小農生產基礎上的行政權力支配社會。在前資本社會中,不但奴隸、農奴是“會說話的動物”,被剝奪了作為“人”的自主權,而且奴隸主、農奴主也是不自由的,他們對下手握人身支配之權,自己的命運又被操縱在上面的統治者手裡,被種種人身依附關係所束縛。在長達千餘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人們深受族權、教權、神權和皇權的壓迫,婦女還要多加一層夫權的壓迫。這種社會本來是在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產生之後又以種種等級特權扼殺了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嚴重地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在我們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中,這種前資本時代的殘餘仍然大量地存在著。例如,長期以來我們關於生產目的的概括是“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而不是追求更高的利潤和剩餘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們所理解的生產還帶有某種前資本時代自然經濟的特徵。而我們計畫經濟時期從中央到地、縣、鄉(鎮)和行政村五級行政機構的設定,也帶有某種程度的等級式官僚化特徵。“官本位”意識還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占有主導地位,裙帶關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仍然是行政運作和市場交易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潛在關係。尤其是在市場化改革受挫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要求回到類似於前資本關係的衝動。
2.資本社會
資本社會的支配力量是金錢和資本,資本的“歷史使命是無顧忌地按照幾何級數推動人類勞動的生產率的發展。”這就是說,“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資本正是以此不自覺地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形式創造物質條件。”[5]
在資本社會,由於物質生產擺脫了個人的直接需要,生產目的便從過去那種具體的使用價值變成了交換價值,因而使生產本身成為無限的了。這就是市場經濟能夠創造“魔鬼般的生產力”的根本原因。這種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在一定範圍內確實可以為未來社會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必要的物質前提,但其本身卻是在異化的形態下進行的。在這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中,人所創造的東西異化成“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外部客觀力量”。
從歷史發展全局來看,這首先是歷史的進步,而不單純是人性的墮落。因為由剝削帶來的大量財富積累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馬克思確曾說過,資本來到這個世界上,它的每一個毛孔中都帶著血污。這主要是針對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資本家之間的野蠻競爭來說的。就一般資本關係而言,正如馬克思所說,“毫無疑問,這種物的聯繫比單個人之間沒有聯繫要好,或者比只以自然血緣關係和統治服從關係為基礎的地方性聯繫要好。”[6]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新型的人際關係是在摧毀族權、教權、神權和皇權之後產生的,它承認人人皆有“追名”和“逐利”的平等權力,並以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與法律制度來保證公民的這種權力。這就把人們發展生產、發明創造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推動經濟與文化飛速發展。並從三個方面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創造條件:一是經濟高速發展創造物質條件;二是科技、文化、教育快速發展創造精神條件;三是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使勞動者的階級意識覺醒,組織紀律性得到提高,從而成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掘墓人。
3.後資本社會
馬克思證明,資本推動生產發展的結果,將達到這樣一個轉折點:人們的必要勞動時間極大縮短,有可能依託科學技術的自動控制裝置而退出直接生產過程,同時生產資料退出直接資源配置。於是人類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形成以自由人聯合體為基礎,消滅了私有制與剝削的共產主義社會。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後資本社會。
在馬克思看來,歷史上只有作為人類發展第二階段的資本社會,才是唯一“為生產而生產”的社會。而社會主義革命的最終目的,與其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如說是“揚棄勞動的異化”,“解放生產者”,把勞動者從權力和資本的奴役下解放出來。“解放生產力是過去一切革命共同的使命,而解放生產者才是社會主義革命特有的使命。”[7]
上述極簡要的闡述表明,馬克思是以大歷史觀來看待人類社會的發展的。他劃分三大歷史時代的理論至今無人能夠反駁,尤其是他關於前資本時代和資本時代的論述已為迄今人類發展的歷史所證明。至於他沒有預計到資本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相繼出現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二者並將長期共存,則完全是由於他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性。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在資本時代的條件下選擇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應當說是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顯然不是馬克思當年構想的後資本主義的、或作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但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堅持共產主義這個未來目標。把它定位為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初級階段,這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判斷,是鮮明地繼承和發展馬克思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