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摩崖石刻

三國時期摩崖石刻,是指2009年7月,晉城市遺址專題調查隊發現於澤州縣山河鎮山里泉景區的三國時期摩崖石刻,這是迄今為止晉城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摩崖石刻。

三國時期摩崖石刻,是指2009年7月,晉城市遺址專題調查隊發現於澤州縣山河鎮山里泉景區的三國時期摩崖石刻,這是迄今為止晉城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摩崖石刻。
三國時期摩崖石刻
石刻位於山里泉景區水電站西約50米,沁河北岸一斷崖崖壁上,距離地面約100米。整塊石碑高約0.7米,寬約0.6米,共9行95字。內容為“正始五年十月廿五日督治道郎中上黨司徒悌監作吏司徒從采位下曲陽吳放督將師匠徒千餘人通治步道作偏橋閣鑿開石門一所高一丈八尺廣九尺長二丈”。後有三行落款,“都匠木工司馬陳留成有、當部匠軍司馬河東魏通、開石門師河內司馬羌”。
據考證,我國古代建元“正始”者有四:北燕高雲之正始,三年而終,且今晉城市不在其統轄區域;《北史·蠻傳》載樊素安之正始,今晉城市也不在其統轄區;北魏宣武帝之正始,五年八月便改號永平,無十月;該摩崖所載正始五年十月,只能是曹魏齊王曹芳所用年號。由是可知,這是迄今為止,山西境內發現較早的一塊摩崖石刻,也是迄今為止晉城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摩崖石刻。
該石刻所述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曾孫魏育王曹芳當政五年前後的事情,是由當時的上黨交通官和工程兵部隊千餘人通力協作而興建的的從山西通往河南曲陽(今濟源市西)的一條通道,或作軍用,或作商道,兩者兼而有之。碑文中所記載的“石門”,是我省有史以來修建的最古老的隧道,比我國公元63年建成的七盤山古隧道還高出0.74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