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吳亭

三吳亭

三吳亭位於蘇州著名歷史老街平江路與胡廂使巷西口,亭中銀杏木匾由蘇州中醫醫院院長、蘇州書法名家葛惠男先生題寫亭名。這裡胡廂使巷河與平江路河成為“丁字形”河,有兩座古橋,胡廂使河上的為平梁橋,叫唐家橋,橋面尚有武康石,此橋也見於宋代蘇州城區地圖《平江圖》,應該是宋橋,有八百多年歷史了。平江河上的為花崗石拱橋,叫胡廂使橋,橋上有古刻橋名“胡相思橋”,橋西堍嵌有一方青石,上有橋神土地字樣,這是蘇州古代有橋神崇拜的珍貴實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吳亭
  • 位置蘇州著名歷史老街
  • 得名原因:一是紀念丁從善
  • 結構:一六角單檐亭
名字由來,簡介,

名字由來

三吳亭的得名有兩個原因,一是紀念胡廂使巷內一位前賢,叫丁從善,字寶之。丁寶之先生是蘇州三吳綢廠廠主,為人正直,被推選為蘇州絲綢鐵機公會監察委員。蘇州民國時絲織業較為發達,尤其是東半城,綢廠較為集中。蘇州當時綢廠已引進先進的電力鐵織機,逐漸淘汰木織機,所生產的綢緞精良,為當時中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享有世界聲譽的代表性工業產品,也是當時中國主要的出口創匯工業產品。絲綢鐵機公會代表的是當時蘇州絲織業的中堅,是蘇州工商業中最有代表性的行業商會。家住胡廂使巷16號的丁寶之,作為蘇州絲綢鐵機公會的監察委員,是當地代表性的士紳,值得紀念。另一層意思是,蘇州為吳郡,後分為三州(一說為蘇州、湖州、常州),稱為三吳,有名句“浪下三吳起白煙”,此亭即以三吳名之。

簡介

三吳亭為一六角單檐亭,原址在解放前為火神廟,解放後已廢,搭成為民居。蘇州平江區政府在這裡建三吳亭,既是紀念巷中前賢,也是為居民建一休憩場所、為遊客建一觀景處。由於這裡是水巷的觀景最佳處,三吳亭也受到中外遊客喜愛。這裡的雙橋,比崑山周莊雙橋的歷史還長。三吳亭和平江路雙橋與丁字形河、周邊的粉牆黛瓦江南民居、胡廂使巷口紫藤棚,構成優美的蘇州水巷景色,是蘇州小巷的代表性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