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劇,戲曲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地區建德、淳安等縣,以及江西東北部。明代末葉,這一帶就已盛行高腔和崑腔。清乾隆前後又相繼流入亂彈、徽戲以及灘簧、時調。這些劇種和聲腔長期在這一帶同班演出,相互影響,在表演藝術上漸趨接近,形成了統一的風格。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秋始改稱為婺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合班
- 性質:戲曲劇種
- 俗稱:金華戲
- 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
婺劇,戲曲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地區建德、淳安等縣,以及江西東北部。明代末葉,這一帶就已盛行高腔和崑腔。清乾隆前後又相繼流入亂彈、徽戲以及灘簧、時調。這些劇種和聲腔長期在這一帶同班演出,相互影響,在表演藝術上漸趨接近,形成了統一的風格。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秋始改稱為婺劇。
三合班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婺劇,戲曲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地區...
漢調二簧班社。姚丙勝等在原“三合班”的基礎上重建於山陽。...... 漢調二簧班社。姚丙勝等在原“三合班”的基礎上重建於山陽。中文名 五福班 前身 三合...
光緒三十二年,西安三合班解散,各行把式,多半投入。使三盛班在西安、涇陽、三原、鎮安、山陽、龍駒寨、荊紫關方圓聲名大震。清宣統三年(1911)九月,抗清反正中,...
最初,高腔、崑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後發展為合班,並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以後,徽戲傳入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
樂器分文場武場,二合班只有武場(即打擊樂器),三合班內為常用的民族樂器;道具原指道士用具(如雲帚),今指一切舞台用器,服飾原指道帽道袍,後因人物不同而變異...
清末民初,昆班慣例,凡與京、秦(梆子)、吹腔等班混合組成者,曰“三仙湯”,與浙西之三合班、二合半班類似。...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
傳統文化有婺劇、越劇、十響班、三合班、座唱班,說書附本地傳統戲曲演唱班,以及舞龍(迎龍燈)、舞獅、喜訂樂隊、映歌。傳統工藝有剪紙、麥桿編、竹編、草編、木...
江和義(1876~1964)中國婺劇演員,工老生。浙江蘭溪人。15歲進金華三合班品玉科班學老生,中年入三合班、文錦班演戲,能唱西吳和西安兩種高腔,對高腔劇本中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