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令·不寐倦長更》是南唐後主李煜所寫的一首詞。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的小詞。它抓住了“秋”與“夜”的特點,用白描手法描繪了一幅“秋涼如水”“夜長風冷”的清淒的畫面,把畫中主人公的秋夜無眠,孤寂惆帳的動態和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台令·不寐倦長更
- 創作年代:南唐
- 作品出處:《南唐二主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李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台令
不寐1倦2長更3,披衣出戶行。月寒秋竹冷,風切4夜窗聲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不寐:不能入睡。
- 倦:懈怠。
- 長更:即更長。
- 切:急迫。
- 窗聲:風吹在窗戶上發出的聲音。
白話譯文
夜太長了,儘管我已經很疲倦了,但還是難以人睡,只好披上衣服,走出戶外,一個人在暗夜裡獨自行走。寒月下秋竹嗖嗖發冷,急切的風聲拍打在窗戶上,更讓人心裡發涼。
創作背景
這首詞乃李煜後期的作品。依詞意看,寫的是秋夜難眠,愁苦無限,當作於作囚俘時,即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的期間。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以清筒之筆記錄瞬間所感。
起拍“不寐倦長更”,份量極重,“不寐”二字異常醒目,耐人尋床,是全詞的根。“倦”字借“不寐”自然生髮出來,揭示出因無眠而生倦怠的邏輯關係,可以想見詞人心緒的煩悶了。第二句又從時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談,卻是承上啟下不可或缺的過渡。第三、四兩句,筆鋒一頓,停留在出門所見所感上面。“月寒”句在點明季節之餘,更以“寒”、“冷”二字借物傳心,將鬱悶之思隱隱帶出,是這首詞重心所在。最後一句著筆於風搖竹林、龍吟細細,以景結情,自然收束,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的妙筆。
通觀全詞,只寫深夜無眠及出門所見所聞,絕不去作胸臆語,純以畫面取勝,而胸臆自現,物我合一,是典型的即景即情之作。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王曉楓:最後一句余意無窮,留下無限遐思,留下無限遺恨,令人揪魂牽魄。(《李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