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元說
- 創作年代:清光緒八年
- 作品出處:《石遺室詩話》
- 文學體裁:古近體詩
- 作者:陳衍
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億房網
陳衍提出“三元說”,“開元 元祐 元和” 時期,為中國宋詩最發達時期。陳衍和沈曾植均為近代同光體之代表詩人。作為同光體的理論家,陳衍最重要的詩學主張就是所謂“三元說”,即學詩應該以盛唐開元、中唐元和、北宋元祐詩人為楷模。然沈曾植在與陳衍論詩、得悉陳衍”三元說”內涵並為之詮釋後,又提出”三關說”,即學詩應該打通”三關”:宋之元祐、唐之元和、晉之元嘉。過去討論同光體,著重在其成員創作和理論的共性特點,對其間所存在的差異,論述不多。其實,作為近代人員最多、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其內部無論創作,還是理論,都有差異,儘管他們都集結在學宋的大旗之下。陳衍”三元說”與沈曾植”三元說”的差異,首先是學習的對象不同,”三元說”有開元,而”三關說”將其易為元嘉;其次是學習的時序不同,”三元說”是順下,”三關說”是逆上;再次是學習的內容不同,”三元說”僅局限在詩歌的範圍內,而”三關說”則將寫詩之功夫,拓展到儒學、玄學和佛學,即學術的範疇,同時,又與時代之現實內容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