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不爭

三個不爭

三個不爭,簡稱“三不爭”,是李尊白教授在其經典著作《瑞典人的三不爭》中提出的哲學概念,內涵是“不與天爭、不與地爭和不與人爭”。三個不爭的概念是道教儒家都認同的一個哲學思想,道教認為其是“不爭"的延伸,在現當代有了新的發展和延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個不爭
  • 外文名:The Three Not Fight
  • 別稱:三不爭
  • 表達式:Zunbai = Core of NewExpress
  • 提出者:李遵白
  • 提出時間:2004年
  • 套用學科:哲學社會科學
  • 適用領域範圍:全部領域(放之四海而皆準)
內容,歷史,影響,

內容

三個不爭,簡稱“三不爭”。
1.不與天爭,正確的時間乾正確的事情,不要在心情浮躁的情況下為錯誤的事情爭分奪秒。
2.不與地爭,不要為了利益去破壞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以及政治環境。
3.不與人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朋友。與人合作時,不擾民,不勉強,不硬來;價值觀衝突時,不爭論,不解釋,不強求。
三個不爭是源自道教和儒家都認同的一個哲學思想,是道教中“不爭"的延伸,在現當代有了新的發展和延伸。

歷史

道德經》第八章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所謂“三個不爭”,《道德經》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天地萬物的運行和人的行為都應順乎自然而不能強求,與自然無為的教義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無為不爭”之說。《道德經》第八章載:“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論語·衛靈公》中記載:“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靈公》中記載:“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張之洞在自我評價時說:“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士爭名,三不與無謂爭閒氣。”
魯迅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說法。
2004年,貴州大學學者李尊白髮表文章《瑞典人的三不爭》,該文將“不爭”的概念闡述為”利萬物而不爭“,並將其擴展為”不與天爭、不與地爭和不與人爭“。

影響

道教的教義影響深遠,特別是三個不爭在哲學領域的發展。魯迅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說法。2012年,清豐縣仙莊鎮政府明確提出將“三個不爭”運用在工作中,破解工作中的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