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九港

三九九港

從1405年到1433年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到達當時印尼爪哇島港,當時印尼東、西兩王相爭時,鄭和船隊的170餘人被西王誤殺。西王行情後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大明王朝黃金六萬兩。但鄭和胸懷寬廣,怕一旦大開殺戒,影響“九港之行”,有損“大明威望”。大明王朝正在修建故宮,皇帝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鑒於西王誠惶誠恐,就決定放棄對印尼西王賠償的要求,兩國從此和睦相處。印尼的爪哇島港口,是鄭和傳播中國文化的第一港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九九港
  • 地點:印尼爪哇島港
  • 性質:行政區域
  • 類別:港口
三九九港的由來
一、三九——九曲迴腸 、九天攬月、九九歸一。
寓意:
弱冠而立,拼搏進取,為九曲迴腸;
不惑天命,登峰造極,為九天攬月;
花甲耄耋,健康安逸,為九九歸一。
二、九港——1、漂泊歸航,回歸港灣。2、多國貢品
14年後,紫禁城建成,其規模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皇宮。鄭和船隊28年的航海生涯中,正是明朝“永樂盛世”時期,他先後到達越南港、泰國港、蘇門答臘巨港、馬六甲港、孟加拉吉大港、斯里蘭卡港、印度古里港、伊朗阿巴斯港、沙特麥加港等各國港口。相傳,每當船隊歸港的時候,鄭和船隊都要向大明王朝叩拜,以謝天道賜予平安,在鄭和看來,“九港即家”,與大明王朝同等重要。鄭和從中國輸出的是瓷器、絲綢、茶葉、漆器等,而換回珠寶、香料和藥材等,貢奉給明成祖朱棣後,被稱為“九港貢品”。
鄭和船隊七下西洋返航途中,由於勞累過度,在印度西海岸與世長辭。身為朝庭高官的穆斯林回民鄭和,臨死時告誡下屬王景宏:我一生坎坷崎嶇,少年得志,承先王厚愛,遠渡重洋,客死滄海,最終未能在自己的家園安享天年,抱恨終生,望奏皇上注重養生之道,為大明王朝世代成就霸業。原文為:告王景宏曰:“吾與汝追隨先王,航海廿八載,遠及九港,為社稷之大用。上奏吾皇養身效國,揚大明萬世之威”。
明宣宗朱瞻基聽後痛哭流涕,親筆書寫“養生園”匾額,讓御醫王銘山,將匾額懸掛於宮後宛(御花園)拱門。他雖然未能“養身效國”,但對鄭和仍給予很高的評價,並親點墓穴將鄭和葬於風景秀麗的南京牛首山上。《明史》中稱,鄭和帶回的香料和藥材為“九港養生藥料”。
在古漢語中,“九”是多的意思,“九港”,泛指是“多國”。
回望鄭和的一生:
九曲迴腸:11歲閹割,被送到北京的燕王府,從此追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28歲時,鄭和、王景宏等人參加靖難之役,九死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幫助朱棣登上皇位。
九天攬月:34歲開始,鄭和被命欽差總兵官七下西洋,歷時28年,62歲死於印度古里港附近。
九九歸一:皇上遵從鄭和臨終呈請,親題“養生園”匾額,懸於御花園。皇上為鄭和親點墓寢,葬於南京,長眠于山清水秀的牛首山南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