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七太極拳

三世七太極拳

清末民初太極拳大家、許禹生吳鑒泉的老師宋書銘所傳太極拳名三世七,該拳共有三十七個姿勢,因此也稱三十七勢。亦稱宋(書銘)式太極拳。 所以稱三世七,是取“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後、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門外、入門、階及、當堂、入室、開竅、神化七個層次)之意。 宋拳即獨立存在,又互融於楊、吳式太極拳,關於宋式太極拳及宋書銘情況,劉習文先生曾有文章發表在武魂、武當雜誌上,名《談談宋書銘》、《關於宋拳的思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世七太極拳
  • 創立年代年代:盛世唐朝
  • 創立者許宣平
  • 又稱:三十七勢
源流,名稱解說,何以太極名之,心訣,練法要點,套路,單勢,連綿無斷,招勢名稱,

源流

據《徽州志》記載,在一千多年以前的盛世唐朝,有一位隱居於城陽山中的修道之人,名為許宣平。許宣平曾題詩於傳舍(客店)壁上,詩曰:“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間朝飲碧泉。樵人歌隴上,谷鳥戲岩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李白見到此詩,以為是仙,訪之而未遇,復題詩於許宣平寓舍壁上,詩曰:“我吟傳舍詩,來訪真人居。煙岑迷高跡,雲林隔太虛。窺庭但蕭索,倚柱空躊躇。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據傳說,許宣平是安徽歙縣人。隱居於城陽山中(即是現在的歙縣南鄉的覆船山,主峰擱船尖,歙縣南鄉在歙縣東面,有陽山之稱)。他長髮披肩,行走如飛,有一身超常的本領,因此人們都叫他“許仙人”。關於許宣平,在許多書中都有記載,多描述為:“身長七尺六寸,髯長至臍,髮長至足,行如奔馬。”當時,許宣平的故事被“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知道了。於是,李白就途經九華山黃山齊雲山,最後準備到翠微山里尋訪許宣平。李白來到山腳下,只見林海茫茫、小路崎嶇,一時不知所往,於是就漫步走到江邊,想找人問問路。正巧看到野渡之上泊有一條小船,他連忙跑到近前朗聲問道:“船家,可知許宣平、許仙人住在哪裡?”聞聲,船篷內走出一人,斗笠遮面,長髮披肩,手拄一枝竹篙,歌曰:“山中輕霧繞,迷濛石徑遙;欲問許仙人,門前僅一篙。”李白聽後答謝一聲即匆匆離去,他沿著石徑在山中仔細地尋找。江南的山裡到處都生長著竹子,更有好多門前有竹子的人家,然而僅有一棵竹子的卻始終沒有見到。看看天色將晚,李白只好無可奈何的返回江邊,尋到一間酒樓休息。有了酒,這位詩仙靈感就來了。他猛然想起在江邊問路的船上,在艙外不就立著一枝篙嗎?那位船家一定就是許宣平啦!他急忙又跑回江邊,只見暮靄沉沉,煙波浩渺,江面上哪裡還有什麼船啊!李白心裡感到十分懊悔和悵惘,後悔當時沒有悟出船家詩歌中的意思,與許宣平失之交臂。他踱回酒樓揮毫寫下了《徽州志》中的那首詩。後人為了紀念許宣平與李白,把這座酒樓改名為“太白樓”,把橋名更名為“望仙橋”。
許宣平所傳太極功拳,名為三世七。在宋譜中明代宋遠橋在記載家學太極功的承傳過程時寫道:“自予而上溯,始得太極之功者,受業於唐於歡子許宣平也,至予十四代也……”清末《端芳王府太極拳秘訣抄本·張三豐祖師承留後世論》中也記有“……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合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予來,自著宣平許……”由此可見三豐祖師所傳的太極功法中很大一部分是師承於許宣平。
太極拳功曾有多個名字,南北朝時期程靈洗上承韓拱月,傳“小九天法”,其中有“小九天法式”“用功五志”“四性歸原歌”,講究練拳結合易經,“太極者非純功於易經不能得也”。唐許宣平所傳的太極功名為“三世七”。唐朝又有李道子,所傳太極拳功,名為“先天拳”,留有“先天拳”歌訣,即“授秘歌”。揚州胡境子傳宋仲殊再傳殷離亭一脈的太極拳功,名為“後天法”,宋仲殊曾游姑蘇台,在柱上倒書一首詩:“天長地久任悠悠,你既無心我亦休。浪跡天涯人不管,春風吹笛酒家樓。”直至張三豐代李道子所傳的太極拳功,名為“十三勢”。雖然太極拳功分成多種名目,但核心只為太極。
太極拳功傳至張三豐祖師的“十三勢”已經臻於大成,而隨後的傳承卻由於偏於武用而使太極拳功失卻了不少虛靈之氣,後來再改編普及,又使本來“先天逆運隨機變”的修道太極拳,漸漸流傳成了民間體操。本書即是還原太極拳功的本來面貌,修養精神,陶冶性情,使學者領悟天人合一之道。
推及武術的淵源,可遠推到遠古的黃帝戰蚩尤及近古的華陀五禽戲,再後來嵩山少林寺達摩面壁九年,悟健身體靜靈魂之術,始創易筋、洗髓二經及十八法散勢。後覺遠高僧將十八法散勢化為整勢,增至七十二手法,仍覺不足,於是融會古來技擊及華陀五禽戲增至一百七十餘手,始成少林外家拳宋末張三豐,隱於武當山,師承道家,集太極拳之大成,為武當派之始祖,觀察天地自然之理,博採少林及眾家拳術所長,融會貫通,創編太極十三勢
當今時代,修煉精神遠勝於武用,所以新編三世七太極拳,意在挖掘“十三勢”之前的太極精髓,由拳悟道。

名稱解說

三世七也有稱三十七的,稱三十七是指本套太極拳共三十七勢,但為何又稱三世七呢?當然不是讀白了或寫錯了而成為三世七的,如果說出錯,由“世”錯成“十”或有可能,由“十”錯成“世”就不太容易了。三世七中的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與來世。
也許,如果不是經歷過破除封建迷信的時代,三世七的名稱由來也不至於如此撲朔迷離。
既然三世七的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和來世,那么練太極拳功,是否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與來生呢?
現在我們不必去爭論人到底有沒有前世與來生,因為爭論也沒有意義。筆者在考證三世七名稱由來之初也覺得有些故弄玄虛,但經過很久以來的息心體認,終於感覺到了這三世的內涵。如果說前世、今生、來世有人不敢苟同,那么如果換成過去、現在和未來如何呢?理解這件事情有些複雜,容筆者慢慢道來:
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已經不在,未來尚未到來,過去與未來相交於一瞬。這一瞬,不足以稱之為現在,因為這一瞬過於短暫,短暫到幾乎沒有。
過去、現在、未來,排成先後次序,如一顆流星的生命軌跡划過寂靜的長空,然而這條人生的軌跡,卻沒有一處是實點,因為過去已經不在,未來尚未到來,而現在不足以謂現在。
當我們靜漠的注視著蒼穹,看到一顆流星划過,印在我們腦海中的是一條顏色漸變的半弧,而不是那顆漸漸消逝的星星。然而,在這半弧中屬於實體的,似乎僅僅是那顆分處於不同時間不同位置而且在不斷變化的星星。
過去,現在,未來。描述的是變化和運動。如果一隻手旋轉著劃出一道半弧,那么我們可以說這隻手正由它的過去走向它的未來。如果另一隻再沿著這半弧的軌跡旋轉跟來,那么前手是後手的將來,後手是前手的過去。兩手之間那段虛無縹緲的空間,才是活脫脫的精神。這精神空間承載著半弧的曲度,也承載著由半弧而分割的寂靜長空。
當前手如流星一樣漸漸消隱時,後手卻漸漸顯現。
過去與將來,消逝與生成,一段組成S形曲線且首尾相銜的半弧,一處由S線分割成相互影象的空間……
這是一幅樸素的太極圖景。
如果您可以體會到這裡所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那么若說“三世七”太極拳能讓人感應到前世、今生及來世也許並不會覺得有什麼玄虛之處了。
佛說:未知生,安知死?
難道句話的意思真的是要想知道死後如何,需要先知道到生前如何嗎?當然不是。這句話正確理解應該是不經過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反省,就無法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
誰說未來不可知,現在就是以前的未來。

何以太極名之

見1988年李先五先生著的《太極拳》一書,書中說:“太極拳之動作,在表面觀之,似乎無力,其姿勢亦不及他種拳術表現生龍活虎之狀。其實不然,須知太極拳之用勁在內,姿勢順著勁道,合乎自然之理,且運用圓活,如環無端,故每式皆含一圓形。其象似太極圖,其變化之處,亦與太極仿佛,故名太極拳。”
這段話講了為何太極拳名謂太極的道理,同時也講了一個太極拳練拳的方法,那就是“姿勢順著勁道”,那么如何能姿勢順著勁道?其實道理很簡單,當我們練成三世七太極拳的三十七勢,自然首尾相繼,而後不再去想某勢接繼某勢時,自然能夠體悟。正如我們練固定套路練久了,總是以固定的節奏接繼固定的下一勢,若是忽然放緩了動作,同時用意思改變接繼的下一勢,就能感受到有一種似乎已經習慣了的內在推動力,出來糾正自己。如果我們能夠順應這種內在推動力而不斷調正自己的拳勢,即為姿勢順著勁道。

心訣

太極乾坤手(楊譜):
一平二經三緯環,背轉乾坤雙手連。三環套月成球體,抽絲掤勁細究研。
太極歌(宋譜):
太極原生無極中,混元一氣感斯通。先天逆運隨機變,萬象包羅易理中。
固有分明法(楊譜):
概人生降之初,目能視,耳能聽,鼻能聞,口能食。顏色、聲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覺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與四肢之能,皆天然運動之良。思及此,是人熟無?因人性近習遠,失迷固有。要想還我固有,非乃武無以尋運動之根由,非乃文無以得知覺之本原。是乃運動而知覺也。
夫運而知,動而覺;不運不覺,不動不知。運極則為動,覺盛則為知。動知者易,運覺者難。先求自己知覺運動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董勁然也。
四性歸原歌(宋譜):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人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賴天地而存身,天地無物不成形。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獨靈。
心會論(宋譜):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喉頭為第二之主宰,地心為第三之主宰。丹田為第一之賓輔,掌指為第二之賓輔,足掌為第三之賓輔。
授秘歌及註解(宋譜):
無形無象,忘其有己。全體透空,內外如一。應物自然,隨心所欲。西山懸罄,海闊天空。虎嘯猿鳴,煅煉陰精。水靜河清,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氣血流動。盡性立命,神充氣足。

練法要點

套路

三世七太極拳共三十七勢。練三世七太極拳,應一勢練成,再練一勢,不能心急齊練。至三十七勢全部練成,無論何勢先,何勢後,只要將勢練成,自然三十七勢相繼不斷,一氣貫成,所以又可以謂之長拳。

單勢

每一勢中雙手均是以指尖領勁,走太極S曲線。如下圖所示,箭頭曲線表示領勁之手的運動軌跡,左腳與右腳所在的兩個點,正是繞S曲線所依的圓心。當手運到中間,無法穿過胯下而繞成完成的S曲線時,只要以意思走出完整的S曲線就可以了。
S線示意圖S線示意圖
再接繼下來的動作也是如此,周而復始,由正反S曲線首尾相連成閉環。總之每一勢中,手的動作均以指尖領勁,走如圖所示的S曲線。雙手均作如圖所示的S曲線時,手自然會一前一後,前手起到引領的主導作用,稱之謂乾手,後手起到配合的賓輔作用,稱之謂坤手。
事實上,當我們作動作時,不可能做出完全水平的太極S曲線,而是立體扭曲的封閉S曲線環,如下面的三視圖所示。
無論是從正面看,還是從側面看,或者俯視,這個由手指領勁繞成的封閉S曲線環都呈現出半個太極圖的樣子。而實上它是一個空間扭曲且首尾封閉的莫比烏斯環。
乾手與坤手,一前一後走在這個封閉的S曲線環上的時候,當乾手正在畫立圓的時候,坤手正在畫平圓,接著乾坤交換,反之亦然。當乾手由立圓到水平圓變化成扭轉的S環時,坤手正在由水平圓到立圓變化成扭轉的S環。乾坤兩手相交錯繞環,套在一起,從任意一側看投影圖,都是如右圖所示的半個太極圖。
太極投影圖太極投影圖
一隻手的一個完整S曲線運動軌跡共經歷了十二個階段,即易經中乾卦的六爻與坤卦的六爻。當乾手以乾卦第一爻起,坤手即以坤卦第一爻開始,直至運行到第六爻乾坤互易,再至第十二個階段第二次乾坤互易復歸於初。
乾手初始時用為乾卦的初九爻,即潛龍勿用,而坤手此時正是初六爻,即履霜堅冰至。
當乾手三者轉到九二爻見龍在田之,利見大人時,坤手亦運到六二爻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當乾手轉到九三爻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時,坤手亦用到六三爻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當乾手運到九四爻龍躍於淵,無咎時,坤手運到六四爻括囊,無不利。
當乾手運到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時,坤手運到六五爻黃裳,元吉。
當乾手運到上九爻亢龍,有悔時,坤手運到上六爻,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接下來,即是乾坤易位,周而復始。
潛龍勿用的勁道主沉藏,既為沉藏就是有,不然無以沉藏。有,遲早會被發現,接下來必然見龍在田。龍現于田,必招至注意,所以此時宜夕惕若厲,謹小慎微的同時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機。而後如潛龍騰淵躍躍欲試。再後即達飛龍在天。龍飛的過高,但不能超過極限,用悔字加以制約,有化坤之象。按時間次序,依循神意氣勢,即時乘六龍,但六龍不分主次氣意圓融,謂之群龍無首。
履霜堅冰至是一種見微知著。直方大蘊藏著一種胸懷和厚重,在這種情境下,雖行坤德已經可以有所作為,但仍含蓄於內,誠之於中,是謂之含章可貞。由於坤德以體察與內斂為主,所以對於情勢了如指掌,但坤德仍要求進一步深藏而不隨意顯露,即是括囊。而後坤德積累到極至,無論內外均達到精微的感應而且能完全融合。再後坤德陰極而陽,似由牝馬而化強龍,陰陽相易,是謂龍戰於野。
正反S線的一周,乾坤統之為一。行太極拳由坤卦入手,坤極返乾的過程可謂之降龍。
一套太極拳是一個人一生建功立業的濃縮,一個正反S線是一套太極拳的濃縮。所以當你能夠靜下心來,體察正反S線的乾坤交變時,就能激發出潛能和靈感,往往很多工作生活中的疑難,都可會靈光一閃而豁然貫通。

連綿無斷

當單勢的乾坤交變已完全領會後,整套相繼不斷練時亦應注意相繼之處只要保持正S線不間斷其勢即不斷。
演練要均勻,連綿,和緩。左右協調同步,相對靜止如一。
身姿要求的練習要點
頭,順項自然,不偏不倚,舌輕抵上顎。肩肘,肩宜鬆開,使往下沉,肘自然下沉。手,無論握拳與否,均涵鬆柔之意,手指依次領勁隨轉隨換。胸,略內凹,以舒適為度。背,玉枕、夾脊、命門,豎三關,以舒適為度。收腰斂臀,儘可能保雙足平行或略有內扣以使命門鬆開,胯自然鬆開,亦達到松腰的目的。邁步如盪出,無絲毫拙力出。
太極乾坤圖太極乾坤圖
起步落步動在方中,象徵為地。身手的旋轉進退,動呈圓形,象徵為天。練太極拳時,一身猶如八卦羅盤,中間為八卦排列組成六十卦方陣,為地。四周為六十四卦排列成圓,象徵為地的六十四卦中,坤居西南,乾居東北,守坤德,自然朋友多多,所以坤卦說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意思是主張修煉者多修坤德。而不是如很多易學大師所說的,往西南去就得到朋友等等,實在是沒什麼道理可言。
修煉三世七太極拳的意義
修煉三世七太極拳,感知地心與自己的互動作用,融身心與宇宙自然,漸入天人合一的道境。
修煉三世七太極拳,領悟勁路的明暗升降及上下,培養見微知著、時刻反省過去、能夠預知未來的潛能。
修煉三世七太極拳,動靜皆依循易理,可以感悟每一個人生階段自我定位的重要,辨吉凶,知進退,守坤德,通權變。
修煉三世七太極拳,動轉為太極S型螺旋線,在外則證易經64卦,在內則與人體DNA遺傳密碼相共鳴,可以開發潛能,破除病變,強健身體,內固精神。

招勢名稱

1. 攬雀尾/
2. 單鞭
3. 提手上勢
5. 摟膝拗步
7. 搬攔捶
8. 如封似閉
9. 十字手
10. 抱虎歸山
11. 斜單鞭
12. 肘底看捶
13. 倒攆猴
14. 斜飛勢
16. 扇通背
17. 撇身捶
18. 雲手
19. 高探馬
20. 左右分腳
21. 轉身蹬腳
22. 栽捶
23. 右蹬腳
24. 左右打虎
26. 披身蹬腳
28. 玉女穿梭
29. 下勢
30. 金雞獨立
31. 白蛇吐信
32. 十字擺蓮
33. 指襠捶
34. 七星
35. 跨虎
36. 雙擺蓮
37. 彎弓射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