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釋義:佛教謂解說佛法的七種辯說之才。 亦泛指種種無礙辯才。
語本《大智度論》卷五五:“於一切法無礙故,得捷疾辯。有人雖能捷疾,鈍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辯。說諸法實相無邊無盡故,名樂說無盡辯。般若中無諸戲論故,無能問難斷絕者,名不可斷辯。斷法愛故,隨眾生所應而為說法,名隨應辯。說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義辯。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是名世間最上辯。” 南朝 梁簡文帝 《玄圃園講頌序》:“摳談永日,講道終朝;賓從無聲,芳香動氣;七辯懸流,雙因俱啟;情游彼岸,理愜 祗園 ;靈塔將涌,天華乍落。”《敦煌變文集·維麾詰經變文》:“必知菩薩,問得 維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
出處
語本《大智度論》卷五五:“於一切法無礙故,得捷疾辯。有人雖能捷疾,鈍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辯。說諸法實相無邊無盡故,名樂說無盡辯。般若中無諸戲論故,無能問難斷絕者,名不可斷辯。斷法愛故,隨眾生所應而為說法,名隨應辯。說趣涅盤利益之事故,名義辯。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是名世間最上辯。”
示例
南朝 梁 簡文帝 《玄圃園講頌序》:“摳談永日,講道終朝;賓從無聲,芳香動氣;七辯懸流,雙因俱啟;情游彼岸,理愜 祗園 ;靈塔將涌,天華乍落。”
《
敦煌變文集·維麾詰經變文》:“必知菩薩,問得 維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
佛教·七辯/七辯編輯
[出華嚴經疏] 一捷辯謂菩薩智慧。通達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捷如影響。故名捷辯。(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二迅辯謂菩薩明於事理。心無疑暗。善赴機緣。隨問即答。語言迅疾。猶若懸河。故名迅辯。三應辯謂菩薩以一切文字名義。莊嚴種種法語。應時應機。無有差異。隨其所問。應答無窮。故名就辯。四無疎謬辯謂菩薩隨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皆契真理。無有差失。故名無疎謬辯。五無斷盡辯謂菩薩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相續連環不斷。故名無斷盡辯。六多豐義味辯謂菩薩能知名數事理。其義無礙。其味無窮。答問辯說。皆無有量。故名多豐義味辯。七最上
妙辯謂菩薩所說諸法。分別明了。清澈遠聞。聲如頻伽。眾生樂聽。最勝無比。故名最上妙辯。(頻伽。梵語具雲迦陵頻伽。華言妙聲鳥。)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東漢偉大科學家、文學家。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南陽縣石板橋鎮)人。好學深思,肯於鑽研,學識淵博,對文學、哲學、地理、機械製造方面都很精通,特別是他在天文歷算方面的貢獻尤為優秀。1950年,在重修張衡墓和讀書台時,現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先生為其碑文題辭說:“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張衡出生於官僚世家。父親早亡,祖父張堪,做過多年的蜀郡太守,為官比較清廉。張衡從小就對一般官僚紈絝子弟遊手好閒的習氣深惡痛絕。他勤奮讀書,不僅精通《詩》、《書》、《易》、《禮》、《春秋》等儒家經典,而且對當時文學家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作品也下過一番苦功。他思想開闊,不一味耽於書齋讀書。17歲便離開家鄉,出外遊歷,訪師求學,他到了當時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西漢故都長安,後來又在京師洛陽居住五、六年。沿途的山川風物、歷史古蹟,以及參觀京城太學和結交文人學友,大大豐富了他的閱歷、開拓了他的視野。公元100年,由洛陽返回家鄉,任南陽主簿。108年辭職回家,直到111年又入京都做尚書台郎中。115年任太史令,掌管天時、星曆。121年調任公車司馬令。136年被排擠出京任河間相。張衡一生的主要科學成就是在天文方面。他繼承和發展了渾天說,著有《靈憲》。這是一部重要的天文著作,闡述了天地、日月、星辰的生成和運動,集中反映了他研究天文的成果。在天文理論上有三點特別突出,發前人之未發,一是他觀察到宇宙的無限性;二是認識到月亮不會發光;三是正確解釋了日食的成因。此外,還闡明了地球的運行規律,正確解釋了為什麼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春分、秋分時候晝夜一樣長短的原因。《靈憲》中還有標明星位的星圖,統計出地平以上的星共2500顆。根據渾天說,於公元117年製成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象”,也叫“渾天儀”。用精密儀器觀察天象,對後來的天文學家有很大的啟發。公元132年,又發明了地動儀,又稱候風地動儀。可以用它測定地震發生的時間和方向,這也是先於世界別國的創舉。他利用物體的慣性來拾取地震波,進行遠距離測量,這個原理還在套用。除天文成就之外,還精通木製機械,曾製造過“指南車”。對數學也很有研究,寫過《算罔記》,可惜已失傳。在歷史學方面,他看出《史記》與《漢書》的不足之處,提出十幾條修改意見。在哲學方面,他是一位旗幟鮮明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反對當時流行的“圖讖之學”。作為科學家的張衡同時又是重要作家,長於詩賦,有獨創性。他的《二京賦》是“精思博會,十年乃成”。他雖然也模擬班固的《兩都賦》,但有新鮮內容,特別對封建統治者的窮奢極欲進行了諷刺,警告統治者不要樂極生悲,不要結怨於民,記住“水所以載舟,水所以覆舟”的危險性。張衡的小賦具有抒情的特點,打破了漢賦敷陳描寫的老一套,顯得活潑,為後來魏及晉抒情小賦的大量出現開闢了先河。張衡在政治上熱切希望東漢朝廷能夠整頓吏治,簡選人才,加強禮制,並主張減輕人民的負擔。可是在當時昏暗制度下,他的主張不但不能實現,反而連自己也被排擠出朝廷。作為封建士大夫的張衡,眼看社會風氣日下,又加上自己的不得志,便在138年,他60歲時,藉口有病,上書皇帝辭職歸鄉。漢順帝沒有批准他的奏摺,又特留他作尚書。可惜他已積勞成疾,不到一年的時間,便離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