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鳥》由蓬草著,在法國生活的點滴,有身受的體驗,更多時候,作者是站在一旁,靜心觀察,描寫某一個人物,刻劃另一種心情。也有對法國文學和藝術表演的感想,出外旅行時碰上的難忘的人和事,當然更有對出生地的依依的眷戀。 《七色鳥》適合文學愛好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七色鳥/巴黎文叢
- 作者:蓬草 閻純德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4760143
- 品牌:大象出版社
- 外文名:L'Oiseau Sept-couleurs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頁數:180頁
- 開本:16
- 定價:24.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熙熙攘攘來往於北京與巴黎之間的學者和作家中,不少人都是一流的法國文學翻譯大家和作家,他們的辛勤耕耘,使中法文化長河兩岸的景觀日益賞心悅目。
“巴黎文叢”很像一次關於法蘭西的文學筆會。蓬草的《七色鳥》是其中之一。作者基本都通曉中法兩種語言,深諳中法兩種文化,多是神奇的“畫師”,他們自擬文題,用其或樸實或高雅的筆墨,從不同的視角,既形似又神似地描繪了他們所認識的法蘭西精魂。
讀本書很像乘坐旅遊車觀光,既可在時光隧道里讀歷史,又可在紛紜社會中看現實。總之,本書多維度、多層面地展示了法蘭西的魅力與誘惑,同時也是對法蘭西精神的記錄與詮釋。
“巴黎文叢”很像一次關於法蘭西的文學筆會。蓬草的《七色鳥》是其中之一。作者基本都通曉中法兩種語言,深諳中法兩種文化,多是神奇的“畫師”,他們自擬文題,用其或樸實或高雅的筆墨,從不同的視角,既形似又神似地描繪了他們所認識的法蘭西精魂。
讀本書很像乘坐旅遊車觀光,既可在時光隧道里讀歷史,又可在紛紜社會中看現實。總之,本書多維度、多層面地展示了法蘭西的魅力與誘惑,同時也是對法蘭西精神的記錄與詮釋。
作者簡介
蓬草,原名馮淑燕,原籍廣東,在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柏立基教育學院英文系,在港時曾從事教職及編務。1975年赴法國巴黎,先後畢業於巴黎第三大學及法國國立高等翻譯學院。著作有長篇小說《婚禮》,短篇小說集《蓬草小說自選集》《頂樓上的黑貓》《北飛的人》《森林》《老實人的假期》《出走的妻子》,散文集《親愛的蘇珊娜》《櫻桃時節》“還山秋夢長》。編譯有《蕭邦傳》《不聽話孩子的故事——世界文壇大師童話選》等。撰有劇本《花城》《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已在香港拍成電影並放映。
圖書目錄
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代序)
野外室內
讀書之樂
踏與不踏
冬末話語
逛市場
街頭
盧森堡公園的木偶戲
親頰
風雨中
冰封三月
浪人
寒夜
快餐和外賣
不醉
追不上
紅磚屋的大門
阿爾及利亞女人
候診室里
身歷聲唱機
維爾第的歌劇
迷宮
露宿
人之初
什麼也有了的孩子
“美滿”收場
鄉村神甫
機車的一群
“地球日”聯想
星火
青春
我愛電台
小圈子
中國城
幻景
乞者
說不清的理
不快樂的國家
歌聲
走了一個朋友
機場
別
重回
鄰座的女人
星期日午場
路
遠航
往昔不變
半盒月餅
年花
市聲
迎送生涯
曾是
倒掛
蝴蝶
過時
維也納閒情
賞花
小巷的畫家
舞娘
野餐
希臘
夜船
島的人事
遠足的同伴
請喝茶
七色鳥
《如花倩影中》的痴
小島和大世界
分期死亡
針刺的皮毛下
女傭
米修·突尼耶
萬花筒式的《不朽》
冬天的故事
蒙迪安諾
野外室內
讀書之樂
踏與不踏
冬末話語
逛市場
街頭
盧森堡公園的木偶戲
親頰
風雨中
冰封三月
浪人
寒夜
快餐和外賣
不醉
追不上
紅磚屋的大門
阿爾及利亞女人
候診室里
身歷聲唱機
維爾第的歌劇
迷宮
露宿
人之初
什麼也有了的孩子
“美滿”收場
鄉村神甫
機車的一群
“地球日”聯想
星火
青春
我愛電台
小圈子
中國城
幻景
乞者
說不清的理
不快樂的國家
歌聲
走了一個朋友
機場
別
重回
鄰座的女人
星期日午場
路
遠航
往昔不變
半盒月餅
年花
市聲
迎送生涯
曾是
倒掛
蝴蝶
過時
維也納閒情
賞花
小巷的畫家
舞娘
野餐
希臘
夜船
島的人事
遠足的同伴
請喝茶
七色鳥
《如花倩影中》的痴
小島和大世界
分期死亡
針刺的皮毛下
女傭
米修·突尼耶
萬花筒式的《不朽》
冬天的故事
蒙迪安諾
文摘
野外室內
春寒料峭,是北歐的春天。
曾在某年的四月,十分勇敢(只因十分無知)地跑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露營。抵達的那一天,中午的氣溫是十六攝氏度,我們正慶幸天氣不算太冷,誰知從那一夜開始,氣溫像和我們開玩笑似的直往下瀉,此後的四五天裡,最暖和的時候才不過是六攝氏度,加上沒有一天不下雨,有一個晚上,甚至降下冰雹來。我們躺在帳幕里,蜷在睡袋中,聽著風、雨和雹的各種刺耳的聲響,昏昏地倒也睡著了。
那時節我們仍是窮學生,住不起旅店,卻很愛旅行。四月去阿姆斯特丹,只因為我傻傻地說要看鬱金香和水仙花田,想著春天是花開的季節,便完全忘記了那是一處比巴黎還更北上的地方。露營,其實是不可以的。結果我們冒著風雨看了花田,穿著厚厚的、墊了棉的大衣,全身包紮得像一隻粽子。鬱金香和洋水仙是美麗的,但荷蘭的春天,實在是很冷的。這樣子的露營經驗,一生難忘。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高興到底在仍屬年輕的時候做了這樣的傻事,在給風、雨和冰雹鞭撻的曠地上住宿了五天,雖然覺冷,二人竟然可以連噴嚏也不打一個,這不是奇蹟,只是年輕。
春暖花開,是南歐的春天。
車子走在西班牙的公路上。越往南行,天氣越溫和,陽光普照的五月天,公路兩旁的斜坡上,野花綻放,待等我們走進西班牙中部的托利多省時,原野上便是一片鮮紅的麗春花了,我們忍不住,把車子停下來,走進花叢中。這是印象派畫家筆下的春境嗎?身旁閃耀的是光彩,晃動的是紅影。我望向遠方的古城,塞凡蒂斯曾在很久很久以前,描述了一個騎驢的武士,他有著一副“憂傷的臉孔”,一顆堅持要維護“真理”和“正義”的心,卻有著一個完全不能明白和接受“現實”的腦袋,他向風車宣戰,向農婦下跪,他的歷險多是慘澹收場,但他仍舊大無畏地繼續往前行,他曾經走過這兒,我像聽到“嘚嘚”的蹄聲,武士走進城門,消失了。我呆呆地遙望,同伴催我:“上車了,還得趕路呢。”
另一次的春暖花開是土耳其。漫山遍野,紅色、黃色、白色……說不出名字來的花朵,重重疊疊,纏纏綿綿,就像土耳其的手織掛毯,除了“錦繡”一詞外,我想不出更貼切的形容詞。更令我們目瞪口呆的是無意來到一個古墳場,開滿了紫藍色的鳶尾花,花梗高與人齊,我踏步進去,便消失在淡紫中了。未來土耳其之前,無法想像竟有如此綺麗的風景,真正的無限的春光,我算是看到了。
只是,足不出戶,是否也可以見到春天?有不少人如我,執意要見到大自然,像非如此不算見到季節的移遷,但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jre,1821—1867)自有他的看法,在他的詩集《惡之華》中,有一首題名為“風景”的詩,描寫一個居住在頂樓房間裡的人,從他的小窗,不僅看到巴黎的城市風景,更看到季節的風景。詩的後半段是這樣的:
騷亂,徒然風暴似的敲打我的窗,
不會使我從書桌上抬頭,
只因我浸濡在極樂中
專誠地要使春天展現。
從心中發出一個太陽,
溫暖了氣氛,以我燙熱的思想。
巴黎的簡陋的頂樓房,我認識,我住過,且有多年之久。一床一桌一椅的方塊地,炎夏時是焗爐,冬天則是冰櫃。在波特萊爾的詩中,住在小房間裡的人,對生活上的一切物質缺乏,不僅不以為苦,還能穩坐在小小的桌子旁,面對一書一紙一筆,進入了一個神奇的、美麗的國度。窗外是嚴寒漫長的冬天,室內的人卻有一個屬於他的太陽。思想是馬兒,帶著主人,賓士在繁花似錦的草原上,觸目便是春光。
詩人是有道理的,春天不僅是枝頭鳥唱,陌上花開,春天更是心境,是詩情,只要心間有太陽,又在乎什麼窗外的寒風冷雪,人世的騷擾動亂,更不會在乎是一年中的哪一個季節了。
於是,我把書本打開,走進春天的詩里。
P1-2
春寒料峭,是北歐的春天。
曾在某年的四月,十分勇敢(只因十分無知)地跑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露營。抵達的那一天,中午的氣溫是十六攝氏度,我們正慶幸天氣不算太冷,誰知從那一夜開始,氣溫像和我們開玩笑似的直往下瀉,此後的四五天裡,最暖和的時候才不過是六攝氏度,加上沒有一天不下雨,有一個晚上,甚至降下冰雹來。我們躺在帳幕里,蜷在睡袋中,聽著風、雨和雹的各種刺耳的聲響,昏昏地倒也睡著了。
那時節我們仍是窮學生,住不起旅店,卻很愛旅行。四月去阿姆斯特丹,只因為我傻傻地說要看鬱金香和水仙花田,想著春天是花開的季節,便完全忘記了那是一處比巴黎還更北上的地方。露營,其實是不可以的。結果我們冒著風雨看了花田,穿著厚厚的、墊了棉的大衣,全身包紮得像一隻粽子。鬱金香和洋水仙是美麗的,但荷蘭的春天,實在是很冷的。這樣子的露營經驗,一生難忘。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高興到底在仍屬年輕的時候做了這樣的傻事,在給風、雨和冰雹鞭撻的曠地上住宿了五天,雖然覺冷,二人竟然可以連噴嚏也不打一個,這不是奇蹟,只是年輕。
春暖花開,是南歐的春天。
車子走在西班牙的公路上。越往南行,天氣越溫和,陽光普照的五月天,公路兩旁的斜坡上,野花綻放,待等我們走進西班牙中部的托利多省時,原野上便是一片鮮紅的麗春花了,我們忍不住,把車子停下來,走進花叢中。這是印象派畫家筆下的春境嗎?身旁閃耀的是光彩,晃動的是紅影。我望向遠方的古城,塞凡蒂斯曾在很久很久以前,描述了一個騎驢的武士,他有著一副“憂傷的臉孔”,一顆堅持要維護“真理”和“正義”的心,卻有著一個完全不能明白和接受“現實”的腦袋,他向風車宣戰,向農婦下跪,他的歷險多是慘澹收場,但他仍舊大無畏地繼續往前行,他曾經走過這兒,我像聽到“嘚嘚”的蹄聲,武士走進城門,消失了。我呆呆地遙望,同伴催我:“上車了,還得趕路呢。”
另一次的春暖花開是土耳其。漫山遍野,紅色、黃色、白色……說不出名字來的花朵,重重疊疊,纏纏綿綿,就像土耳其的手織掛毯,除了“錦繡”一詞外,我想不出更貼切的形容詞。更令我們目瞪口呆的是無意來到一個古墳場,開滿了紫藍色的鳶尾花,花梗高與人齊,我踏步進去,便消失在淡紫中了。未來土耳其之前,無法想像竟有如此綺麗的風景,真正的無限的春光,我算是看到了。
只是,足不出戶,是否也可以見到春天?有不少人如我,執意要見到大自然,像非如此不算見到季節的移遷,但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jre,1821—1867)自有他的看法,在他的詩集《惡之華》中,有一首題名為“風景”的詩,描寫一個居住在頂樓房間裡的人,從他的小窗,不僅看到巴黎的城市風景,更看到季節的風景。詩的後半段是這樣的:
騷亂,徒然風暴似的敲打我的窗,
不會使我從書桌上抬頭,
只因我浸濡在極樂中
專誠地要使春天展現。
從心中發出一個太陽,
溫暖了氣氛,以我燙熱的思想。
巴黎的簡陋的頂樓房,我認識,我住過,且有多年之久。一床一桌一椅的方塊地,炎夏時是焗爐,冬天則是冰櫃。在波特萊爾的詩中,住在小房間裡的人,對生活上的一切物質缺乏,不僅不以為苦,還能穩坐在小小的桌子旁,面對一書一紙一筆,進入了一個神奇的、美麗的國度。窗外是嚴寒漫長的冬天,室內的人卻有一個屬於他的太陽。思想是馬兒,帶著主人,賓士在繁花似錦的草原上,觸目便是春光。
詩人是有道理的,春天不僅是枝頭鳥唱,陌上花開,春天更是心境,是詩情,只要心間有太陽,又在乎什麼窗外的寒風冷雪,人世的騷擾動亂,更不會在乎是一年中的哪一個季節了。
於是,我把書本打開,走進春天的詩里。
P1-2
序言
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代序)
“看你筆下的巴黎,和某某描寫的巴黎,教人以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城市呢。”香港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子笑著和我說。
我一想,也笑了,某某,或所有富裕遊客認識的巴黎,是富麗堂皇、金粉繁華的一面。夜總會,時裝展覽會,美食餐館,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咖啡室,名牌商品的店鋪……這些既是他們涉足的地方,順理成章,便成了他們描寫或報導的內容,在這方面來說,他們的態度倒是忠實的——只要不武斷下結論,認為所有巴黎人,甚至所有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便可以了。事實是,絕大部分的巴黎人,既出入不起夜總會,也無能力購買名牌商品,更無資格被邀參加國際性的時裝展覽會。他們像世上絕大部分的人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主婦們則每天帶著袋子,或拖著購物小車到超級市場,選購一家人要吃的瓜果菜肉,心中埋怨著:“怎么東西越來越貴了!”
就像我出生和長大的城市——香港,也常給人誤會了。偶然我讀到一些旅居香港的作家和記者所寫的文章,教我無法相信,香港和香港人竟是這個樣子。這些作家著意刻畫上流社會的明爭暗鬥,商場政界的猥瑣齷齪,事實上,大部分的香港小市民,是不會有資格走進這些人的行列中。如果有作家在筆下斷言:香港就是這個樣子,那不僅是不公平,說這句話的人,也實在是太膚淺、太幼稚了。
認識一個城市,不僅需要一段悠長的時間、客觀的判斷力,更需要的是一份人文性的了解和愛心。構成一個城市的,是千千萬萬源自各階層的人。只能活在一個小圈子中的我們,如不放眼觀看小圈子以外的大世界,那又怎么能夠明白:這個城市,有的可能是另一種人情和面貌,而不是自己輕率相信的那一套?
於是閒來我最愛做的,便是在城中漫步。走過兩條街,拐了一個彎,赫然發覺來到一處完全陌生的地方,心中除了感到詫異,還有意外的高興了。我想:即使在這個我居住了多年的城市,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永遠的“旅客”罷了。我不認識的事物已有這許多,我不認識的卻又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城中的人,即使他們不在街道上,但日間從煙囪冒出的炊煙,夜來從窗戶流出的燈火,全在向我肯定:他們默然地、堅毅地活著。今天,可能不是一個輕鬆愉快的日子,但人們已學會接受,並且願意鼓起勇氣去活過。
關於城市的書籍,我讀過的最美麗的一本,便是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一1985)所寫的《看不見的城市》了。看不見的,怎可能是城市呢?卡爾維諾要告訴我們的正是:我們如不用心去體會,使想像力超逾身處的四堵牆壁,單憑我們肉眼看到的是這么少,這么不完全,那又怎能說認識一個城市呢!要看自己看不到的事物,要感覺別人的氣息;生活在一個城市,應抱著探索者的態度;如動身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那更要記著:在那兒,正如卡爾維諾所言,你將“發現你不曾有過,也將不會為你所有的一切”。如此說來,對於一個城市,不管是自己身處的還是路過的,我總應該懷著一份謙卑的及永遠是求知的心情吧?
在《看不見的城市》中,作者描寫史美哈汀城時(當然,這個城,在地圖上是不存在的,儘管我們對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便這樣子說了:“在史美哈汀,最按照常規的、最風平浪靜的生命,度過歲月,沒有重複。”小小的人兒,給高大樓房的陰影壓逼得無氣也無聲,我們過著表面看來是乏善可陳的生活,但在每一個早上醒來,知道要面對的是新的一天,和昨日的總不會完全一樣,如此一想,自覺或不自覺地便成了一個勇士,鋼筋水泥砌成的叢林,也可以是策馬馳驅的場所了。
活在城中的你,可看見這許多無名的但勇敢的戰士嗎?
“看你筆下的巴黎,和某某描寫的巴黎,教人以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城市呢。”香港的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子笑著和我說。
我一想,也笑了,某某,或所有富裕遊客認識的巴黎,是富麗堂皇、金粉繁華的一面。夜總會,時裝展覽會,美食餐館,香榭麗舍大道上的咖啡室,名牌商品的店鋪……這些既是他們涉足的地方,順理成章,便成了他們描寫或報導的內容,在這方面來說,他們的態度倒是忠實的——只要不武斷下結論,認為所有巴黎人,甚至所有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便可以了。事實是,絕大部分的巴黎人,既出入不起夜總會,也無能力購買名牌商品,更無資格被邀參加國際性的時裝展覽會。他們像世上絕大部分的人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主婦們則每天帶著袋子,或拖著購物小車到超級市場,選購一家人要吃的瓜果菜肉,心中埋怨著:“怎么東西越來越貴了!”
就像我出生和長大的城市——香港,也常給人誤會了。偶然我讀到一些旅居香港的作家和記者所寫的文章,教我無法相信,香港和香港人竟是這個樣子。這些作家著意刻畫上流社會的明爭暗鬥,商場政界的猥瑣齷齪,事實上,大部分的香港小市民,是不會有資格走進這些人的行列中。如果有作家在筆下斷言:香港就是這個樣子,那不僅是不公平,說這句話的人,也實在是太膚淺、太幼稚了。
認識一個城市,不僅需要一段悠長的時間、客觀的判斷力,更需要的是一份人文性的了解和愛心。構成一個城市的,是千千萬萬源自各階層的人。只能活在一個小圈子中的我們,如不放眼觀看小圈子以外的大世界,那又怎么能夠明白:這個城市,有的可能是另一種人情和面貌,而不是自己輕率相信的那一套?
於是閒來我最愛做的,便是在城中漫步。走過兩條街,拐了一個彎,赫然發覺來到一處完全陌生的地方,心中除了感到詫異,還有意外的高興了。我想:即使在這個我居住了多年的城市,我也只不過是一個永遠的“旅客”罷了。我不認識的事物已有這許多,我不認識的卻又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城中的人,即使他們不在街道上,但日間從煙囪冒出的炊煙,夜來從窗戶流出的燈火,全在向我肯定:他們默然地、堅毅地活著。今天,可能不是一個輕鬆愉快的日子,但人們已學會接受,並且願意鼓起勇氣去活過。
關於城市的書籍,我讀過的最美麗的一本,便是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一1985)所寫的《看不見的城市》了。看不見的,怎可能是城市呢?卡爾維諾要告訴我們的正是:我們如不用心去體會,使想像力超逾身處的四堵牆壁,單憑我們肉眼看到的是這么少,這么不完全,那又怎能說認識一個城市呢!要看自己看不到的事物,要感覺別人的氣息;生活在一個城市,應抱著探索者的態度;如動身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那更要記著:在那兒,正如卡爾維諾所言,你將“發現你不曾有過,也將不會為你所有的一切”。如此說來,對於一個城市,不管是自己身處的還是路過的,我總應該懷著一份謙卑的及永遠是求知的心情吧?
在《看不見的城市》中,作者描寫史美哈汀城時(當然,這個城,在地圖上是不存在的,儘管我們對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便這樣子說了:“在史美哈汀,最按照常規的、最風平浪靜的生命,度過歲月,沒有重複。”小小的人兒,給高大樓房的陰影壓逼得無氣也無聲,我們過著表面看來是乏善可陳的生活,但在每一個早上醒來,知道要面對的是新的一天,和昨日的總不會完全一樣,如此一想,自覺或不自覺地便成了一個勇士,鋼筋水泥砌成的叢林,也可以是策馬馳驅的場所了。
活在城中的你,可看見這許多無名的但勇敢的戰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