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鄉

七美鄉

七美鄉是台灣澎湖縣最南邊的一個鄉,舊稱大嶼、南天島、南嶼,原為“大嶼鄉”,為紀念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侵犯本島時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節的“七美人冢”事跡,於1949年更名為“七美鄉”。該鄉位於澎湖列島最南邊的七美島七美嶼),為澎湖縣第五大島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美鄉
  • 外文名稱:chimi
  • 別名:大嶼,南嶼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台灣省澎湖縣
  • 下轄地區:6村61鄰
  • 政府駐地:澎湖縣七美鄉中和村2鄰10號
  • 郵政區碼:883
  • 地理位置:位於台灣海峽中,澎湖列島南端
  • 面積:6.9868平方公里
  • 人口:3,557人(2011年4月)
  • 方言台灣話
  • 著名景點七美人冢七美燈塔,吳府宮,等
  • 機場七美機場
  • 民意機關:七美鄉民代表會
  • 毗鄰:無(四面環海)
地理位置,氣候,地名由來,歷史沿革,生態,植物生態,海洋生態,鳥類生態,行政區劃,產業資源,地方產業,水產養殖業,漁業,農業,畜牧業,教育事業,國民中學,國民國小,交通出行,航空,海運,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七美鄉是台灣澎湖縣最南邊的一個鄉,位於澎湖列島最南部的七美島七美嶼)上,經緯度為東經119°40′,北緯23°16′,約在縣治馬公市南南西方29海里(36公里)處。東南東距台南約48海里,東南距高雄約58海里。全鄉總面積約6.99平方公里,周圍長度14.40公里。七美嶼乃一塊切割之方山島嶼,面積為澎湖群島第五大島。全鄉下轄6村61鄰,總1241戶,3557人。
圖1:七美鄉在澎湖縣的位置圖1:七美鄉在澎湖縣的位置

氣候

七美本身並無測候站,其氣候可參考臨近之澎湖測候站相關資訊。澎湖群島位於北回歸線上,全年平均溫度為23℃,二月均溫為16.2℃,七月均溫為28.3℃。雖然四面環海,但因為缺乏良好植被,夏季仍感煩躁;冬季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使人體的感覺溫度低於氣溫約攝氏7度。

地名由來

七美鄉舊稱大嶼、南天島、南嶼。1949年,當時的澎湖縣縣長劉燕夫前來巡視時,為紀念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倭寇侵犯本島,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節之“七美人冢”貞烈事跡,經呈報省府核准後,始正式更名為“七美鄉”。
七美鄉鄉旗(與中華民國國旗相似)七美鄉鄉旗(與中華民國國旗相似)

歷史沿革

依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七美地區在史前時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活。1983年發現的“南港文化遺址”,位於七美人冢東北方約250米處,是一處“細繩紋陶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年。1983年、2000年發現的南港、東湖、西北灣三處“石器製造場”,使七美成為台灣史前時代的重要研究據點之一。
美麗的七美島一隅美麗的七美島一隅
七美鄉居民以討海為主,每發生海難,就可能多出幾個寡婦,所以曾有“寡婦島”之稱。七美島為澎湖列島最南端之最大孤懸島嶼,故原名為“大嶼”、“南嶼”及“南天島”,史上長期隸屬望安。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年)實施五州二廳制時,為高雄州澎湖郡望安莊大嶼。大正15年(1926年)澎湖改制為廳,為澎湖廳望安支廳望安莊大嶼。一直到昭和19年(1944年)8月1日設大嶼莊,仍在望安支廳之下。原屬澎湖廳望安支廳望安莊”管轄,日治末期成立“大嶼莊”,戰後因改制為鄉,又改稱為“大嶼鄉”。1949年更名為“七美鄉”迄今。

生態

植物生態

連續或只有局部相接連的草地,是七美島典型的植被景觀,其植物組成如同澎湖的其他離島,亦是以禾草為主,如牛筋草.狗牙根等.島內最普遍的灌木叢是銀合歡.往往能形成大片的低矮林相:其他如苦藍盤.林投.馬纓丹等則多生長在沿海礫石坡地間:黃楓與攬仁樹是七美島上最高的樹種.前者花朵碩大且花期長:後者樹葉於每年冬季會轉紅.皆頗能為七美增添熱鬧的景象。

海洋生態

七美位於台灣海峽東南部.其沿海環境受黑潮與中沿岸的季節性強弱變化潮流的影響.七美附近海域在此夏季黑潮與冬季中國大陸沿海冷流的交匯下.產生了大量浮游生物與魚類.形成很豐富的海洋生態.本區海域內的魚類至少有145科700多種之多.其中以硬骨魚類中的驢形目占大部階.如鯊科.鯖科.三鰭尉.須鯛科.森參科等魚類.叢生海底礁岩表面的珊瑚.軟珊瑚.角珊瑚和水螅珊瑚較常見。

鳥類生態

七美島地勢平坦,適合鳥類棲息繁衍,主要位於七美水庫附近,常見者有白鷺絲、紅尾伯勞鳥、雲雀等以每年春季的一至四月最多。

行政區劃

七美鄉總共分成6村,包括西湖村、東湖村、 中和村、平和村、海豐村及南港村,其中除南港村有11個鄰外,其餘均有10個鄰,合計全鄉共61個鄰。
圖4:七美鄉行政區劃及交通圖圖4:七美鄉行政區劃及交通圖
西湖村
東湖村
中和村
平和村
海豐村
南港村

產業資源

七美鄉的產業有水產養殖業漁業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是七美鄉產業的大宗。由於水質無污染,養殖漁業品質高且產量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為九孔養殖業,包括珍珠九孔與翡翠九孔兩種。每年7月舉辦的“九孔美食節”,皆能吸引大量遊客。
由於周圍海域為洋流交會之處,形成魚類資源豐富的漁場,因此漁業自古以來即為七美鄉的重要產業。但因為人口外流嚴重,加上漁貨運輸成本提高,漁民收入有限,大多僅能維持生活基本的需求而已。
七美鄉的農業用地達385.54公頃,占了七美鄉用地的61.19%。但受限於氣候因素,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並不多,大多是花生地瓜玉米及冬季蔬菜,另有一些具地方特色作物如風茹草等。近年來人口外流嚴重,導致廢耕地面積比例偏高。
七美鄉由於交通不便,物資缺乏,因此畜牧業在自己自足的要求下,反而比澎湖本島還要興盛,主要飼養等。島上牛、羊飼養皆以自然放牧方式,任其啃食無污染野草,因而肉質鮮美。最近幾年來羊肉市場需求量大增,產量有明顯的大幅度成長。

地方產業

水產養殖業

七美鄉水質無污染,養殖漁業品質高且產量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為九孔。目前九孔養殖種類有二種;一是珍珠九孔以龍鬚菜養殖;一是翡翠九孔以專門飼料養殖。兩種九孔皆肉質鮮美,每年七月更會舉辦九孔美食節,吸引大量遊客。

漁業

七美鄉周圍的海域為洋流交會的區域.形成魚類資源豐富的漁場.因此.漁業從以前就是七美鄉相當重要的產業.由於目前的人口外流以及漁貨的運輸成本提高.無法提高居民的收入.因而形成現今的從事漁業的居民大多是維生活基本的需求而已。

農業

七美鄉的農業用地為385.54公頃,占了七美鄉用地61.19%,但七美鄉的農業由於氣候的影響,所以可供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並不多,大多是以種植花生、地瓜、玉米及冬季蔬菜,上有一些具地方特色作物如風茹草等,由於人口外流嚴重,導致現有的廢耕地的面積相當的多。

畜牧業

七美鄉由於交通不便,物資缺乏,因此畜牧業比澎湖本島興盛,主要飼養羊、雞、牛、、鵝等。島上牛、羊飼養皆以放牧方式,啃食無污染野草因此肉質鮮美,而使羊肉市場需求量大增,有明顯大幅度成長。

教育事業

國民中學

澎湖縣立七美國民中學

國民國小

澎湖縣立七美國民國小
澎湖縣立七美國民國小

交通出行

進出七美鄉僅有海路七美機場。主要海港為南滬港。

航空

高雄及馬公均有立榮航空、國華航空的班機飛往七美。

海運

1.馬公市至七美有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經營的定期交通客船。
2.馬公市有多家遊艇公司經營南海航線,承攬對象以團體為主,散客可跟隨團體行程,或選擇定點下船。

旅遊資源

南滬港
南滬港是搭船觀光客抵達的首站,也是南海重要的漁業中心。南淺漁場是指七美南端的海域,因巴士海峽黑潮和渤海暖流在此交會,洄游魚類及底棲性魚類頗豐,四季均有豐盛的漁產;每年冬夏兩季,四方來的漁船常把南滬港擠得熱鬧非常。
圖10:七美鄉旅遊景點示意圖圖10:七美鄉旅遊景點示意圖
七美人冢
七美人冢是島上最著名的名勝,也是規劃完美的遊憩區,周遭設有涼亭、桌椅,玄武岩築成的服務中心,古樸雅致,內設有志節廳,供奉七位貞女的牌位。據說七美人殉節後,鄉人填井為墳,不久,荒冢上竟長出七株楸樹,當地人認為是七女魂魄所化生,於是蓋了七間房舍奉祀;冢上立著七美人冢碑與七美人歌碑石。長年來,祭口除香花素果外,還貼心地擺上七份化妝品。據說七美人的小姐脾氣可不小,隨便折取楸樹枝者,還會鬧肚子痛呢!冢旁的楸樹於春秋時節會開米黃色小花,清香襲人,而七間房舍已完全掩於樹中,墓家周遭有玄武岩碎塊砌成的防風牆。
七美人冢七美人冢
南滬燈塔
南滬燈塔臨海崖而建,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燈塔,規模雖小,卻是七美南方海域作業漁船最明顯的指標。燈塔建於1939年,設有不動四等白色閃燈,每3秒鐘閃光一次,以8000燭光照耀19海里。燈塔周遭為一脈相連的草原,成群羊只漫步其間,風光閒逸,臨崖眺望,海天美景盡收眼底。
望夫石
南滬燈塔下方海岸,有一方玄武岸伸出海面,狀如一位平躺的孕婦側面;傳說昔日有位婦人每天總會在此等候捕魚的丈夫回航,後來丈夫遇難,婦人卻依舊每日苦盼,終至身死;多年之後,海邊的岩石竟被衝擊成人形,地方人士有感於大海無情,故取名“望夫石”。
大獅風景區
這裡的海崖為連續玄武岩海岸,經過長時間海蝕作用,形成多處海蝕溝與海蝕洞。循著城垛步道前行,可抵眺望平台,右前方一處凸出的海崖,形似石獅蹲伏,“大獅”之名由此而來;整隻獅子由一條條木炭般的玄武岩構成,呈現出粗獷的美感。左前方海上有處火山角礫岩構成的海蝕平台,平台上有條延伸入海的岩脈,恰似蟠龍盤踞,退潮時尤為明顯,而有“龍埕”之稱,此乃岩層受壓擠而形成彎曲排列的褶皺。大獅右側的第二個山坳口稱為“下巷”,此地有範圍頗廣的玄武岩六角形橫斷面及岩柱縱斷面,其中一處高達60公尺的海崖,褶皺形狀有如豬蹄膀,成為一大特色。
大獅子景區的玄武岩海岸一角大獅子景區的玄武岩海岸一角
牛姆坪
牛姆坪為一U型海岸山谷,海蝕平台發達,有200多個石階溝通懸崖上下,崖上是遼闊平坦的大草原,夏天適合從事露營活動。在牛姆坪灣內大小不一的海蝕平台中,有塊形狀酷似台灣島,令遊人稱奇。分叉仔位在牛姆坪右側,為強烈海蝕作用造成的海蝕柱景觀,高約50公尺,兀立海中,與牛姆坪若即若離,兩者都是海釣佳地。
頂隙月世界·雙心石滬
頂隙是由黃褐色砂岩、泥岩和泥灰岩等組成的沉積岩地區,廣闊的地表鬆軟且透水性不佳,在長年風蝕與雨水沖刷之後,導致部分地區寸草不生,形成月球表層般的荒漠地形,被稱為澎湖的“月世界”。月世界旁有座圓塔造型的“龍鳳塔”石敢當,頂端置有五彩金龍,為七美島東北角頗為醒目的地標。附近的海邊為玄武岩區,草坡延伸到海崖盡頭,崖下就是白浪滔滔的海蝕台,為極佳的海釣場。頂隙港旁有座造型十分優美的“雙心石滬”,為七美島的著名標記;石滬是澎湖傳統的捕魚方法,漁民以海石在近岸處疊起圈堤,漲潮時海水覆蓋,退潮時魚兒困在裡面,漁民即可撈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